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題

四方擾擾,而義軍無遇戰事,今晚的魚獲依然不少。

婦孺營中新獨立出了一營,這一營有孤兒三十二人,負責照看孤兒的農婦六人,馬車四架,馬伕四人,其配備帳篷兩頂,一頂給男娃睡,一頂給孤兒中的女娃睡。

婦孺勢弱,而孤兒更勢弱,為了防止有人侵吞孤兒口糧之事發生,孤兒這一營,另開一灶。

當晚,李孟羲就在這個遺孤營吃的晚飯。

伙伕是熟人,李孟羲特意把伙伕中的什長調來專門給遺孤營做飯的。

李孟羲千叮嚀萬囑咐,再三告誡,讓伙伕千萬別省糧食。

話裡的意思,其實就是告誡,別盯著孤兒的口糧剋扣。

雖說,其他婦孺,也很弱勢,但要是發現口糧少了,粥越來越稀了,大人們還有能力反饋這個問題不是。

而孤兒們呢,沒爹沒孃的,真的剋扣了他們的口糧,根本沒辦法反抗。

夥頭軍什長聽李孟羲交代了一遍又一遍,拍著胸膛說,就是再沒良心,也不會去貪苦娃娃們的口糧。

李孟羲這才點頭。

反正,孤兒單列一營,著人照看,是劉備親自下令的。

再怎麼說,哪怕李孟羲不管,劉備也會時不時過來看看的。

不然,他劉玄德親自下令照看孤兒,結果,孤兒還是沒被照料好,豈不打了他劉玄德臉。

怕被打臉也好,還是其他的,劉玄德於情於理,都得時不時到遺孤營看看。

並且,李孟羲發現跟劉玄德溝通起來沒什麼代溝。

沒代溝的意思是,李孟羲來自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在李孟羲眼裡,狗皇帝的命和路邊一個乞丐的命,都是命。

因此,李孟羲說,給騰出來幾輛車,行軍時跟著民夫大隊前後跑,看誰走不動了,上去歇歇腳,劉備一聽,這好啊。於是就遵從李孟羲的意見,照做了。

李孟羲見軍中有一些很小的小孩子,揹著沉重的鋪蓋卷,走都走不動,跑的氣喘吁吁的,還是跟不上。

李孟羲於是就提議,把軍中婦孺老弱全部集中起來,用車拉著,省得看著心疼。

劉備一聽,這好啊,劉備照做了。

看到孤兒們少人照料,李孟羲說找一些人,專門看護,劉備一聽,覺得很好,還是照做了。

李孟羲的出發點,是人人平等,任何弱勢者需要幫助,都應伸出援手。

而劉備,受傳統儒家道德觀的薰陶,尊長愛幼為基本操守。

所以,他兩人在照拂老弱方面,並無衝突。

劉備品格可貴之處,就在這裡。

騎馬勞累,誰不知道坐車上舒服一點。

要是換了袁紹,你看袁紹會不會把自己的車駕騰出來,給老弱婦孺乘坐。

完全不會的。

袁紹不把老弱婦孺丟給敵軍就不錯了,照拂?不可能有。

袁紹不會如此,曹操大概也不會如此。

餘下漢末諸侯,呂布孫堅等人,又有誰會能把車駕讓給百姓呢。

所以,百姓之所以棄家舍業隨劉玄德逃亡,是因劉玄德值得追隨。

放眼漢末群雄,真君子只劉使君一人而已。

因為遺孤營新成,這晚捕魚隊捕魚回來之時,多分了一些魚給孤兒營。

一個大陶罐,半罐都是煮著的魚。

李孟羲發現,好多小孩子不怎麼會吃魚的,小孩子用手拿著魚啃,魚刺不會吐,用手剔的。

小孩子們手也沒洗就抓著魚吃,要不怎麼隔三差五的就有人肚子疼了呢。

要提醒小朋友們飯前洗手的話停在了嘴邊,沒說出去。

李孟羲默默啃著魚頭。

魚頭除了魚腦鮮美以外,魚頭鰓肉部分一點刺也沒有,吃起來不用吐刺,這個也是一個優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啃完了幾個魚頭,弟弟也把手裡的魚頭啃完了。

“哥哥,俺還要吃。”弟弟把魚頭丟到了火裡。

李孟羲猶豫了一下。因為小朋友們一人一碗魚肉,都有定數的,而自己和弟弟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讓人看著,有些不太公平。

其實,李孟羲和弟弟也沒比別人多吃多少,只是挑魚頭挑著吃而已。

一個小的問題發現了。

打定主意,下一次給弟弟拿大碗,一次盛夠,省得在灶邊挑著吃,遭人非議。

李孟羲朝瓦罐裡看了一眼,沒找到還有魚頭,不過其他魚肉還有不少。

“你吃尾巴嗎?”李孟羲夾起一塊魚尾要給弟弟。

“俺不吃了。”弟弟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

這傢伙已經吃飽了,只是再想多吃一個魚頭而已。

等李孟羲吃完,等小孩子們也把飯吃完。

李孟羲看瓦罐裡,還剩不少的魚,於是便問,這魚剩了如何處理的?

伙伕答到,按規矩,是留在明日,明早加點黍子(小米)煮粥。

小米粥煮魚,這什麼吃飯,簡直黑暗料理,李孟羲心呼臥槽。

“要不,弄兩個瓦罐,一個煮魚,一個煮粥,你看如何?”李孟羲跟伙伕建議。

伙伕停下筷子,“咱只一個瓦罐啊?”

軍中物資匱乏,做飯的炊具都不太夠的。

婦孺營配備的物資已經夠多了。

在民夫營,因為炊具不太夠,為了一次做夠足夠多的飯,粥熬的戝稠,分飯的時候,一人只一勺飯。

這樣,才能一灶做夠足夠所有人吃的飯。

人均口糧規定有定數,要是做的稀了,一人就得盛兩碗,一鍋稀粥,只能讓一半人吃上飯。

不僅說炊具缺乏,李孟羲還覺得,盛水的用具也缺乏。

要讓小孩子飯前飯後洗手,怎麼著也得一隻打水的水桶吧。

可惜,水桶缺乏。而木匠營生產能力有限,水桶這玩意兒並不好做,費時費力,做水桶勢必耽誤其他事情。

當預計婦孺營所有人都吃完飯,李孟羲把所有大人們叫到一起,說飯前不洗手,髒東西吃到肚子裡,容易害病,從明日開始,要飯前洗手。

至於水桶,婦孺營就這麼一點人,湊個十來個水桶就能把問題解決了。

實在不行,讓木匠們把手頭的活放一放,先做一些木桶再做別的。

如果,再碰到什麼村落就好了。

一個正常的村落,再怎麼著,也能買到十來只木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