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八章 多有良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零八章 多有良方

按田卜所說,雙有雙花一種藥材,

黃有黃精,黃梔,黃柏,黃芪,黃皮等十幾種藥材。

連有連翹,連根,連草花,連植等至少十種藥材。

那麼,根據藥材名要逆推出雙黃連這副藥的藥方到底是什麼,李孟羲給排列組合了一下,就按以黃為首字的藥物有十五種算,以連為首字的藥物按十種算,那麼,排列組合為10x15,共計一百五十種排列方式。

藥配好了,到底有用是沒用呢,還得找人試藥對吧。

就按最少的試驗次數,一個藥方只試驗五次,而且得有對照組吧,對照組最少兩人,一個按田卜的方法服用田卜的藥,一種服用雙黃連,看那個退燒快。

一次不行,可能有偶然的因素,至少得對照試驗三五次,才勉強足夠。

假設,病號充足,每天都有足夠的發熱病人。

那麼,至少五天,才能驗證一個藥方有用或是無用。

一百五十種藥方,按這個速度,得七百五十天才能完全驗證完。

從數學排列上,是這樣的,耗時日久。

而李孟羲不清楚的是,田卜熟知藥性,知道藥物間的君臣佐使之間的關係,雖說,以黃字開頭的藥物和以連字開頭的藥物種類繁多,但田卜大致能感覺出是哪幾味藥材。

黃應該是黃連,黃連味苦性寒,可以入心經肝經以及膽經,清熱燥溼,瀉火解毒,多用於溼熱,黃疸以及嘔吐,心火旺盛等症。

連,應該是連翹。連翹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等用。

花即是雙花,金銀花。

金銀花,黃連,連翹,此三味,藥性無相沖之處,且都有解熱之用,極有可能,是這三味藥材,田卜猜測。

專業人士就是專業人士,讓李孟羲來,得用窮舉法試驗完150種排列才能反推出藥方,田卜根據對藥理的熟悉,直接就猜的八九不離十了,根本不用試驗150種之多。

一個良方就在眼前,可惜,苦於手中無有藥材,沒辦法配藥,田卜忍不住站了起來,有些焦灼的走來走去。

“田卜,你聽說過,小柴胡湯嗎?某記得,全名應是柴胡桂枝湯。”李孟羲又問。

藥方在前,卻不能立刻把藥配出來,如同入的寶山,卻只能望山興嘆,田卜只能乾著急。

李孟羲又丟出了一個藥方,田卜無處施力的無力感更加強烈了。

柴胡湯是治發燒的,李孟羲依稀記得,有些盒子上,寫到是柴胡桂枝湯。

柴胡顆粒沖水喝,味道極其苦澀。

柴胡,田卜知道是啥。桂枝,田卜也知道是啥。

並且,田卜覺得這兩味主藥,藥性比較衝,應有溫性的藥物為輔助。

可惜,田卜鬱悶的跺腳,沒有藥材!沒有柴胡,也沒有桂枝!

田卜請求李孟羲,多多收購藥材。就算田卜不說,李孟羲也會交代商隊多採買藥材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中藥藥類繁多,鄉下能收購到的藥材,大多是尋常草藥,比較稀缺的草藥得到大地方,至少得是交通中樞,和物資集散地那些州府才能買的齊全。

田卜心心念念的,甚至有些不好意思的問,問李孟羲還有什麼藥方。

“……霍香正氣液?這藥我只知藥名,似乎是治中暑的。”看田卜似有茫然,可能是,古代描述病症跟後世不一樣吧,中暑古代可能有另外的稱謂,“嗯,就是,大伏天,被熱到了。用霍香正氣液,有奇效。”

田卜認真記下。

問李孟羲可知藥方,李孟羲不知道。

從藥方名上來看,主藥是霍香。

“還有,什麼,讓某想想。紅花泡酒,可治跌打損傷。”

田卜茫然,不知紅花是何物。

紅花,藏紅花啊,西藏在漢朝還是不毛之地。

藏紅花,估計得到唐以後,才流入中原。

藏族地區,只在唐朝強盛了片刻。

前邊說過,唐朝是歷史上一個氣溫高峰,西藏高原的溫度也比其他歷史時間段高的多,因為溫度足夠,青稞之類的高原作物產量大增,在此物質基礎上,西藏高原的人口大增,奠基了強盛的根本。

後,隨著唐朝結束,一個高溫區間也差不多結束了,全球普遍氣溫下降,西藏高原就再也沒辦法產出眾多的青稞了。

環境變得惡劣,人口稀少,青藏高原所屬的勢力,從此之後,從唐以後,沒了任何強盛的可能。

藏紅花,大致得到唐朝才流入中原。

同樣,還有冰山雪蓮,還有據說藥效神奇的冬蟲夏草,漢代都沒有。

想通了其中關節,李孟羲撓頭。

說到中成藥,怎麼能少的了神奇的板藍根呢。

感冒喝板藍根,發燒喝板藍根也有用,流感和板藍根,同樣有用。

李孟羲問,問田卜知道板藍根嗎,田卜說,知道啊,染布用的。

哎?

李孟羲愣了下。

什麼染布啊。

隨後,李孟羲好像明白了,板藍根好像就是青出於藍勝於藍中的那個藍。

板藍根就是一種常用染布的藍色燃料,很常見。

很常見是吧,那說明就比較容易買到。

“還有,用青蒿一握,搗碎,用清水濾之,口服,可治瘧疾,嗯……瘧疾,就是一陣熱,一陣冷的病。”李孟羲終於又想起一個藥方了。

“當……當,當真?!”田卜突然神色激動,有些結巴的問。

李孟羲眉頭微皺,“是真的啊。肯定有用的。”

田卜如此激動的原因,是因為瘧疾是不治之症,歷來醫者不管怎麼施針用藥,都不起作用。

李孟羲如今說,能用青蒿,治忽冷忽熱之症,按田卜對李孟羲的理解,話從李孟羲口中說出,可信度就有了八成。

難道,只用青蒿就可以治病嗎,田卜恨不得立刻一試。

軍中現在就有人身體不適,一會兒冷一會兒熱的,若有青蒿,可藥到病除。

別的中藥方李孟羲可能不知原由,可青蒿素相關,李孟羲知道的很清楚。

中國一位女科學家屠呦呦就因為青蒿素的發現,獲得了諾爾貝獎。

青蒿治瘧疾的發現,最早見著於晉代葛洪的著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