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學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學院

弟弟在太學院上學,約莫快放學了,李孟羲便早早的前去等著。

傍晚,太學院一群半大少年走了出來。

弟弟一看見李孟羲,開心的衝了過來,一頭撞在李孟羲懷裡。

四周,都是少年們的笑聲。

和其他少年們相比,人家十三四歲,都已經跟大人一樣,磚頭還像個小孩子一樣。

李孟羲無奈,“磚頭,是個大孩子了奧,得穩重些了。”

“晚上吃什麼飯?”李孟羲笑著問弟弟。

弟弟眼睛一轉,“吃餃子行不行?”

“好。韭菜雞蛋如何?”李孟羲笑著。

“嗯!”

韭菜雞蛋餃子,需要韭菜,需要雞蛋,需要面。

李孟羲回家,開始活面,準備擀麵皮,弟弟拿著鐮刀,出去割韭菜去了。

很快,弟弟便割了一捆韭菜回來了。

李孟羲依然是和面揉麵,拿擀麵杖把面擀了一遍又一遍。

弟弟把韭菜擇過之後,認真淘洗了兩邊。

回到廚房,弟弟熟練的拿起菜刀,多多多一陣剁,把韭菜剁的很碎。

弟弟把韭菜都剁完了,李孟羲還在擀麵。

“哥哥,我來炒雞蛋吧。”弟弟說著。

“好,別放太多鹽。”李孟羲提醒。

不知為何,可能是古代人們乾重體力活多的緣故,鹽分流失比較大,因此,古人普遍重口味,越鹹的東西,他們會覺得越有味道。

連帶著,李孟羲的口味也被帶偏了。

要是也幹農活,每天下很大的力,出老多的漢,多吃鹽倒是無所謂。

可是,如今又不幹農活,又不下力,還吃那麼多鹽,不健康的。

磚頭如今也是跟李孟羲學了不錯的廚藝,家常菜信手拈來,做的味道,不輸李孟羲多少。

油鹽醬油一下鍋,再加上蔥姜蒜,香味便飄起來了。

當打好的蛋再下鍋翻炒,香味就更讓人忍不住想吃了。

雞蛋炒好,出鍋,然後一陣剁,把雞蛋剁碎,再和韭菜一混,餃子餡好了。

然後,此時,李孟羲已經把面擀的差不多了,於是,擀好一個餃子皮,便丟給弟弟一個,弟弟就在一旁包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子。

一人,吃三十個餃子,才夠吃的。

所以,是得包六十個餃子。

兄弟兩個一個擀麵,一個包餃子,配合的相得益彰,很快,六十個餃子包完了。

煮餃子,不是冷水煮的,因為,冷水煮要把餃子煮熟,得很長時間,時間長了,餃子就被煮爛了。

所以,得是沸水下餃子。

半鍋水煮沸了,咕嘟嘟冒泡的時候,李孟羲把餃子一股腦倒進了鍋裡。

瞅著鍋,眼見餃子煮的發白的時候,翻了幾個滾的時候,餃子就被煮熟了。

餃子剛煮好,身著禮服,穿戴整齊的劉備來了,說漢皇宴請。

“我這吃著呢,不去了。”李孟羲拒絕前去赴宴。

劉備再三相請,李孟羲端著碗,就是不去。

劉備只好作罷。

劉備走,李孟羲眉頭微皺。

天下剛定,漢皇就整日擺宴宴請群臣,絲毫不體恤百姓,李孟羲甚厭之。

吃過飯,騎著馬出去溜達了一圈。

回來,李孟羲繼續看未看完的農書。

“種稻,春凍解,耕反其土。”

種稻的時節,也是春天,跟麥子一樣。畢竟,春天萬物復甦,冬土解凍。

待春天土解,氣溫上升,把需要移植稻苗的土地細細耕上幾遍。

“種稻區不欲大,大則水深淺不適。冬至後一百一十日可種稻。”

原來,漢代就有了培育水稻的水田,和移田種植的方法。

水稻是得先培育稻苗,然後把稻苗一排排插進水田中,這就是插秧。

汜勝書中有寫,寫到育苗池不能過大,尤其不能太深,不然,挑水灌田的時候,就費工費力。

李孟羲深以為然。

“稻地美、用種畝四升。始種稻欲溫、溫者缺其塍,令水道相直;夏至後太熱,令水道錯。”

水稻一畝地用四升稻種,種的時候,因為是水田,如果溫度高,水熱,就怕把苗燙死,所以,稻田的水利系統,應有換水的設計,夏日炎熱的時候,需要尤其注意。

“三月種粳稻,四月種秫稻。”

稻米,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的吃的米,粳米,一種就是糯米

粳米可以當主食,糯米也可以當主食,但是,糯米不太好消化。

糯米用來包粽子,做米酒,簡直美味。

中原地區,很早就有了粳米和糯米兩種米,既然涉及了稻米,李孟羲突然記起,好像南越那邊,有可一年三熟的佔城稻。

宋朝時,佔城稻被引進中原,大大增加了中原的糧食產量。

也不知,漢代有沒有佔城稻,如果有,花點時間可以引進過來。

糧食為國家基石,能增加糧食產量,花再大代價也是值得的。

李孟羲於是就在筆記上記上,佔城稻相關事宜。

再往下,為黃豆的種植之法。

“大豆保歲易為,宜古之所以備凶年也。”

黃豆比較耐旱,年景不好的時候,種黃豆可防備出現糧食絕收的情況。

“謹計家口數,種大豆,率人五畝,此田之本也。”

而大豆畢竟不同於糧食,大豆產量比不過麥,也比不過小米。

而且,既然是災年,哪怕豆類植物耐旱,想必產量也比不上豐年。

而如果全部種大豆,得種多少,才夠吃呢。

汜勝已經給出了答案。

統計家裡的人口,每個人,種五畝大豆,可夠一年食糧。

“三月榆莢時有雨,高田可種大豆。土和無塊,畝五升;土不和,則益之。”

又提到了三月榆錢掛樹的時間點,通篇看下來,李孟羲發現,好多作物,都是榆錢掛樹的時候開始播種的。

播種黃豆的時候,土地板結,但是,沒有硬土一畝地,播種五升大豆種子。

如果土地沒有板結,就更好了。

“種大豆,夏至後二十日尚可種。”

夏至後二十天,可以種大豆。

“戴甲而生,不用深耕。”

意思是,大豆有堅硬的外表皮,而且,發芽能力強,不用耕的太深。

“種之上,土才令蔽豆耳。厚則折項,不能上達,屈於土中則死。”

黃豆種植的時候,土稍微蓋在黃豆上就可以了。

如果土太厚,氧氣不夠,黃豆就不會發芽,憋死在了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