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章 騎兵遊擊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七十章 騎兵遊擊術

在古代,如何訓練出一批紀律嚴明的軍隊呢,李孟羲已經有了答案。

戚繼光將軍的方法,就是佇列,軍紀。

按現在的方法,也是佇列,紀律,多了一個思想方面的教育。

和古代兵法家相比,李孟羲比古人,懂得思想方面的教育的威力。

然而,李孟羲固然懂得思想方面教育,卻不想以此來訓練自己的士兵。

古代,不同於李孟羲來時的那個時代。

在李孟羲原本的時候,軍人有信仰,懷揣著一個宏偉的理想,這是任何高科技武器也給不了的精神力量。

但在古代,李孟羲有自知之明,知道無法建立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值得所有人為之努力的時代。

既然,無力改變時代人相食的病根,既然士兵本就是當兵吃糧的,又有什麼錯。

此時,無有思想方面的教育倒是還好,若是把士兵忽悠的,不把命當回事,就想著封候拜將,打起仗來不要命。

那麼,豈不是忽悠著人家窮苦百姓出身的士兵去送死。

就算,李孟羲真有用空頭支票忽悠別人送死的本事,去忽悠別人送死,於心何忍。

再接著往下看兵法。

治亂,數也;勇怯,勢也;強弱,形也。

軍隊治理有序或者混亂,在於其組織編制;士兵勇敢或者膽怯,在於部隊所營造的態勢和聲勢;軍力強大或者弱小,在於部隊日常訓練所造就的內在實力。

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

善於調動敵軍的人,向敵軍展示一種或真或假的軍情,敵軍必然據此判斷而跟從;給予敵軍一點實際利益作為誘餌,敵軍必然趨利而來,從而聽我調動。

以利動之,以卒待之。

一方面用這些辦法調動敵軍,一方面要嚴陣以待。

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

止,圓則行。

所以,善戰者追求形成有利的“勢”,而不是苛求士兵,因而能選擇人才去適應和利用已形成的“勢”。善於創造有利“勢”的將領,指揮部隊作戰就象轉動木頭和石頭。木石的性情是處於平坦地勢上就靜止不動,處於陡峭的斜坡上就滾動,方形容易靜止,圓形容易滾動。

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所以,善於指揮打仗的人所造就的“勢”,就象讓圓石從極高極陡的山上滾下來一樣,來勢兇猛。這就是所謂的“勢”。

再下,便為虛實篇。

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兩軍交戰,大凡先期到達戰地能佔據主動、安逸從容待敵,而後到達戰地就會緊張、勞頓。

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

能使敵人自動來到我軍預設戰場,是誘敵以利的結果;使敵人不能先到達其預定戰場,則是相逼的結果。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因此,善於指揮作戰的人,總是設法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所調動。

所以,敵人若安逸閒適,我們就煩而擾之,使其疲倦;敵人若糧草充足,我們就設法使其飢困;敵人若安守自固,我們就挑釁騷擾,使其不得安寧而動。

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

在敵人無法緊急救援的地方出擊,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條件下進攻。行軍千里而不致勞累,是因為行進在敵人沒有設防的地區;進攻之所以必然取勝,是因為進攻敵人疏於防備的區域;防守之所以能固若金湯,是由於防守在敵人無力進攻的地方。

故能為敵之司命。進而不可御者,衝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

進攻時,敵人無法抵禦,那是攻擊了敵人兵力空虛的地方;撤退時,敵人無法追擊,那是行動迅速敵人無法追上。

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因此,我軍若想決戰,敵人即使有高牆深壕可以據守,也不得不出來應戰,因為我軍攻擊的是敵人必須救援的要害之處;我軍若不想交戰,哪怕是畫地而守,敵人也無法與我軍交戰,這是因為我軍已設法改變了敵軍進攻的方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

因此,設法使敵人顯露形跡而我軍則藏而不露,這樣我軍便可以集中兵力而使敵軍兵力分散。

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

如果我軍兵力集合於一點,而敵軍兵力分散為十處,那我軍就是用十倍於敵的兵力去攻打敵軍,這樣,在區域性戰場上便可形成我眾敵寡的絕對優勢。

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者,寡矣。

既然能造成以眾擊寡的有利態勢,那麼敵軍也就難有作為了。我軍與敵人決戰的地點,事先不可使敵人知道,敵人不知道決戰的地點,就會多處分兵設防守備;敵人設防的地方多了,兵力就會分散,那麼,能夠與我軍在特定的地點直接交戰的敵軍就少了。

孫武所言,以眾擊寡之法,李孟羲還有一策。

夜戰之法。

還有遊擊之法。

以高機動性的部隊,不停拉扯敵軍部隊,直到敵軍部隊陣型變得鬆散,士兵變得疲憊之後,立刻帶領騎兵對著敵軍陣型薄弱處進行攻擊,衝擊一陣,若不行退去。

騎兵的機動性,遠朝步兵的兩條腿。

騎兵從左移動到右邊,步兵從右跑到左邊,跟不上調動,只能被騎兵形成多打一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