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四章 終章(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八十四章 終章(一)

有種說法,說歷史上能青史留名者,都有一定本事。

盛名之下無虛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比如,就說三國吧。

漢末三四千萬人口,但是,漢末這段歷史,便數漢末這段時間的史書,記載的人名,最多,也就千把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四千萬人口中,重要到能在史冊上留下一個名字,以此人口比例,但凡留名者,哪個不是萬里挑一的人才。

就如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斬殺的那些鹹魚。

那守五關的鹹魚,既然能守一座城池,哪個不是帶兵和政治能力都極其突出的人。

還有,拿走典韋雙戟的胡車兒,此人能力負五百斤,奔走如飛。

如此猛士,放在隋唐,也是力能扛千斤閘的猛人了。

放在水滸,也是一拳能打死人的好漢。

可是,在演義中,只提到此人的名字。

三十六計,第十二計為,順手牽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順手牽羊,李孟羲的理解為,就是在進行一場大的軍事行動時,順勢完成小的軍事行動。

比如,在夜襲敵軍營寨之時,主要目的,是焚燬敵軍營寨。

而突入敵軍營寨之後,可順手把敵軍糧草驚了,把敵軍馬給放了,最好,把敵軍的水井裡,再丟點巴豆什麼的。

也不說多的,一口井,丟一袋巴豆就行。

襲營的時候,這些破壞行動,順手牽羊的就做了。

這是小的方面。

大的,戰略方面是指,要抓住一切細微的戰機,以此開啟局面。

案例有,公元三百八十四年, 前秦統一了黃河流域地區,勢力強大。

前秦王苻堅坐鎮項城,調集九十萬大軍,打算一舉殲滅東晉。

他派其弟苻融為先鋒攻下壽陽,初戰告捷,苻融判斷東晉兵力不多並且嚴重缺糧,建議苻堅迅速進攻東晉。

苻堅聞訊,不等大軍齊集,立即率幾千騎兵趕到壽陽。東晉將領

謝石得知前秦百萬大軍尚未齊集,抓住時機,擊敗敵方前鋒,挫敵銳氣。謝石先派勇將劉牢之率精兵五萬,強渡洛澗,殺了前秦守將梁成。

劉牢之乘勝追擊,重創前秦軍。謝石率師渡過洛澗,順淮河而上,抵達淝水一線,駐紮在八公山邊,與駐紮在壽陽的前秦軍隔岸對峙。

苻堅見東晉陣勢嚴整,立即命今堅守河岸,等待後續部隊。謝石看到敵眾我寡,只能速戰速決。

於是,他決定用激將法激怒驕狂的苻堅。他派人送去一封信,說道,我要與你決一雌雄,如果你不敢決戰,還是趁早投降為好。如果你有膽量與我決戰,你就暫退一箭之地,放我渡河與你比個輸贏。

苻堅大怒,決定暫退一箭之地,等東晉部隊渡到河中間,再回兵出擊,將晉兵全殲水中。

他哪裡料到此時秦軍士氣低落,撤軍令下,頓時大亂。

秦兵爭先恐後,人馬衝撞,亂成一團,怨聲四起。這時指揮已經失靈,幾次下令停止退卻,但如潮水般撤退的人馬已成潰敗之勢。

這時謝石指揮東晉兵馬,迅速渡河,乘敵人大亂,奮力追殺。前秦先鋒苻融被東晉軍在亂軍中殺死,苻堅也中箭受傷,慌忙逃回洛陽。前秦大敗。淝水之戰,東晉軍抓住戰機,乘虛而入,是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抓住前秦大軍的疏漏,這一個破綻抓住,順手,把前秦的羊都給牽了,哈哈。

孫臏三十六計,第三部分,為攻戰計。

三十六計,第十三計,打草驚蛇:疑以叩實,察而後動。

此典故,例項為。

據說,南唐時候,在當塗縣,有一個縣令叫王魯。

這個縣令貪得無厭,財迷心竅,見錢眼開,只要是有錢、有利可圖,他就可以不顧是非曲直,顛倒黑白。在他做當塗縣令的任上,幹了許多貪贓枉法的壞事。

常言說,上樑不正下樑歪。這王魯屬下的那些大小官吏,見上司貪贓枉法,便也一個個明目張膽幹壞事,他們變著法子敲詐勒索、

貪汙受賄,巧立名目搜刮民財,這樣的大小貪官竟佔了當塗縣官吏的十之八九。

因此,當塗縣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個個從心裡恨透了這批狗官,總希望能有個機會好好懲治他們,出出心中怨氣。

一次,適逢朝廷派員下來巡察地方官員情況,當塗縣老百姓一看,機會來了。

於是大家聯名寫了狀子,控告縣衙裡的主簿等人營私舞弊、貪汙受賄的種種不法行為。

狀子首先遞送到了縣令王魯手上。王魯把狀子從頭到尾只是粗略看了一遍,這一看不打緊,卻把這個王魯縣令嚇得心驚肉跳,渾身上下直打哆嗦,直冒冷汗。

原來,老百姓在狀子中所列舉的種種犯罪事實,全都和王魯自己曾經幹過的壞事相類似,而且其中還有許多壞事都和自己有牽連。

狀子雖是告主簿幾個人的,但王魯覺得就跟告自己一樣。他越想越感到事態嚴重,越想越覺得害怕,如果老百姓再繼續控告下去,馬上就會控告到自己頭上了,這樣一來,朝廷知道了實情,查清了自己在當塗縣的胡作非為,自己豈不是要大禍臨頭!

王魯想著想著,驚恐的心怎麼也安靜不下來,他不由自主地用顫抖的手拿筆在案卷上寫下了他此刻內心的真實感受:“汝雖打草,吾已驚蛇。”寫罷,他手一鬆,癱坐在椅子上,筆也掉到地上去了。

不得不說,百姓之中,也有高人。分寸拿捏的極為到位。

若是,百姓直接狀告縣令,難保縣令會不會起了殺心殺人滅口。

所以,雖然寫了狀書,但是,只舉辦縣令手下的小魚小蝦,並不舉報縣令本人。

這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我們百姓對縣令已極為不滿,能狀告幾個小魚小蝦,就同樣能狀告縣令大人您。

這是剋制又強勢的威懾,無怪,縣令看完百姓的狀紙之後,嚇的手中的筆都掉了。

打草驚蛇,打了草,便起到驚蛇之效。

為何,不直接打蛇呢。

不直接打蛇,便是智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