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章 晨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章 晨間

在這個異時空的天空下,看著不圓也不彎,不知是初幾的月亮,李孟羲突然想到了小時候,想到了爺爺。

小時候有時晚上跟爺爺一起出去玩,爺爺走著走著會問,“今兒幾號了?”

李孟羲想起,自己總是告訴爺爺的是陽曆的日期。

這時,爺爺自己抬頭去看,若是天上有月亮,爺爺看了一會兒就能看出來是初幾。小不懂事,爺爺說出了陰曆初幾,他總是說說爺爺說錯了。

陰曆日期與陽曆日期,總不是在同一天。正如種了一輩子地只懂陰曆的爺爺,和只看陽曆的自己,相錯了一個時代。

爺爺不識字,有日曆也看不懂,每到村裡喇叭上喊交水費電費或者發糧食補貼的日期,爺爺總是要去找人問,陽曆多少多少陰曆是幾號。

而今,自己也只能靠看月亮確定時間了。

李孟羲心緒紛飛,他睜眼看著天空,想到了很多很多,月亮也從天空正中,一點一點一點的向一側墜落。

然後,月亮不見了,天亮了。

磚頭醒了。

醒來的磚頭揉了揉眼睛,他驚奇的發現哥哥早醒了,哥哥正看著自己。

李孟羲腦袋一側,撞了弟弟的小腦袋一下,“起床。”李孟羲說著。

“俺想再睡一會兒。”磚頭朝被子外邊伸了伸脖子,有點冷,他又把脖子縮了回去,不想立刻起來。

“趕緊滾起來,不準睡懶覺。”李孟羲自顧自的一個仰臥起坐挺身而起。

他磚頭的衣服找到,丟在被子上。

磚頭很聽話,不讓他睡懶覺,他就不會呆在被窩裡不出來的。

李孟羲從被窩裡爬起,三兩下穿好衣服。

雖說只是粗麻漢服,可是很厚實,一點不會覺得冷。

坐到了板車邊,雙腿懸空的盪來盪去,已經開始有鄉勇們出帳活動,有人開始升火造飯,晨間的炊煙裊裊。

李孟羲不用去升火做飯,他無所事事的晃盪著小腿,這裡看看那裡看看,愜意無比。

可是看著看著,李孟羲皺起了眉頭。

太陽

已經從東方升起,天光大亮,什麼都看能看的清楚。

旁觀之下,被李孟羲看出了問題,各個營帳鄉勇們出來活動的時間不一樣,有的早,有的晚,顯得雜亂且拖拖拉拉的。

有的營帳中一什人都起床了,都劈好柴開始做飯了,而有的營帳中的人才剛打著哈欠從帳中走出來。

李孟羲不懂領兵打仗,但他一眼看出了不對。

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應該有統一的作息時間表。

而現在所看到的,鄉勇們誰先起誰後起沒有確切的時間。

李孟羲朝著河岸邊看了好一會兒,他皺眉細思著,然後突然一拍腦袋,知道問題出在哪了。

因為沒有鐘錶,就沒辦法明確規定到底該什麼時刻起床,什麼時刻升火做飯,什麼時候操練。只能是憑感覺約莫著時間。

而感覺,不會太精確。

李孟羲有些遲疑,他不確定自己發現的算不算問題。他還認為,就算沒有鐘錶,沒辦法精確時間,但可以儘可能的讓士兵們統一行動。

比如起床哨什麼的。

行動如一就是戰鬥力,這是前世的說法。為什麼行動如一就有戰鬥力了,李孟羲不知該如何解釋,然而他知道一定會有用。

或許可以跟關羽探討一下,弄個起床哨試試,李孟羲想著。

身旁傳來響動,李孟羲轉頭看去,弟弟已經穿好了衣服起來了。

磚頭學著哥哥的樣子,也把小腿從板車上放下來,然後懸空蕩啊蕩的。

很好玩的。

“吃飯得等一會兒。”李孟羲打了個哈欠,跟弟弟說了一聲。半晚上沒睡,還是會瞌睡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二哥。”磚頭抓著哥哥的胳膊晃了一下。

“嗯?”李孟羲看著弟弟,不明所以。

“牲口木有了。”弟弟指著車頭說著。

李孟羲這才注意到,負責拉車的騾子不見了,可能是被人拉去喂了。

沒有牲口在前邊拽著,車把直稜稜的朝前平伸著,板車也因為車把的平衡,而保持著基本的水平。

奇怪了,下

邊有磚墊著嗎?

好奇之下,李孟羲低頭朝車下看去。

車把被兩根木棍支著,不至於讓車頭一頭栽到地上去。

看到這,李孟羲記起來了,小時候沒有拖拉機的時候,跟著爺爺去地里拉莊稼,板車用木棍支起來,然後放莊稼麥子或者豆杆啊什麼之類的,這樣車上放重物就不會一頭翹起。

“二哥。”磚頭又叫。

“嗯?”

“你在看啥?”磚頭也往車下去看,可車下只有被壓出的車轍,除此之外,別的什麼都沒有。

“沒看啥。”李孟羲拍了弟弟腦袋一下。

沐浴著清晨的陽光,不遠的小河上,水面上有氤氳的水霧。

李孟羲和弟弟就在安靜的晨間,沒心沒肺的坐等著開飯。

昨晚磚頭說口渴,李孟羲就讓弟弟喝了兩碗燒開的水,不一會兒,磚頭說想撒尿,李孟羲於是帶著弟弟走了很遠,到營地盡頭,到了沒人的地方解決。

未等李孟羲和弟弟回來,他們便聽到了一陣陣整齊的喊殺聲從營地傳來的。

是操練的聲音。

等李孟羲和弟弟沿著原路返回,果然看到了在河邊,幾十上百或者更多的鄉勇們五人一伍,十人一什,已列隊完畢,連連的喊殺聲正從鄉勇們口中喊出。

李孟羲還沒見到過關羽是如何練兵的,今日晨練,正好看看,於是他便和弟弟去了一旁,離的不遠也不近,在篝火旁的柴堆裡找了幾塊木頭當做凳子坐了下來。

關羽未拿青龍偃月刀,手裡拿著一杆長戈。

說是長戈,戈拿在關羽手中,只略高過關羽的身高。

也就是戈長九尺稍餘,長度為張飛的丈八蛇矛的一半,比青龍偃月刀短了很多。

戈這類兵器,頭比槍頭要重,用起來更費力,因此戈的長度普遍比槍要短。

關羽看到了李孟羲哥倆在旁觀看,若是閒雜人等,他早把人轟走了,李孟羲自然不會被轟走。

雖說李孟羲自言不知兵事,但關羽接觸下來,發現李孟羲不是真的一點不懂,恰相反,此子多有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