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四章 只守著一件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四章 只守著一件事

李孟羲大喜過望,他翻來覆去的看量角器,來回摸索著。

在李孟羲檢查量角器時,鄉勇們的目光也都集中在了他手裡那塊平平無奇的木頭上。

鄉勇們實在看不出李孟羲要用這塊木頭幹嘛。

量角器質量很好。

“小哥兒,謝了!”李孟羲道謝。

木匠小哥兒跟個悶油瓶一樣,嗯了一聲算是回答了。

“對了,小哥兒,你叫什麼名?”李孟羲問木匠小哥兒叫什麼名字。

問了個寂寞,木匠小哥兒看了李孟羲一眼,拍了拍腿上的木屑,並不理李孟羲。

看出了氣氛的尷尬,狗子立刻不樂意了,他朝木匠吼了一嗓子,“人家問你名兒呢,說下會死?”

被什長現在成了伯長的狗子吼了一嗓子,木匠小哥兒不情不願回到,“魯犁。”

“魚日魯嗎?唉,你跟魯班祖師爺一個姓奧。li是哪個li?”

“木犁的犁。”

“奧。”李孟羲點了點頭,他記住木匠小哥兒的名字了。

得空就向關雲長建議排查下軍中有多少匠人,然後單獨編成一伍,早晚有能用得著的時候。

不大一會兒,麥粥好了。

狗子熱情的先給李孟羲哥倆盛好,有上次的經驗在,狗子沒有特意盛稠的,可是李孟羲和弟弟碗裡的粥比別人還是稠了一點。

李孟羲和弟弟人小,吃的不多,坐在車上,又不用趕路,他兩個一點不餓。

鄉勇們不同,鄉勇們要連著趕一天路,趕路全靠一雙腳,體力消耗巨大。

粥很燙,鄉勇們一邊被燙的吸溜著,一邊狼吞虎嚥,吃相極其彪悍。

騎兵一天能趕多遠的路李孟羲不清楚,但步兵一天大概能走三十裡左右。這個數字是他推測出來的。

推測是根據白天時,關羽輜重後隊拖了半天時間,前隊走遠了十五裡。

半天走了十五裡,一天行軍的路程自然就是三十裡。

如果拋開輜重隊,步軍行軍的速度或許能更快,但是行軍不可能拋開輜重隊單獨行動,所以全軍總體的行軍速度基本上和輜重隊的速度持平。

路況好的情況下還不明顯,路況稍微爛一點,人一雙腳徒步能走的路,車輛不一定能走,於是輜重隊的行軍速度就慢了。

麥子沒有用水淘一下就丟瓦罐裡煮了,果然會影響口感。

李孟羲沒喝兩口,就被沙子硌了牙,他只是眉頭微皺,把沙子吐了出去,沒事兒一樣繼續吃。

大家都吃一樣的麥粥,沒必要矯情。再說了,兵荒馬亂的,有吃的餓不著就不錯了。

若矯情到非

要喝蜜水打死都不肯喝髒水的程度,跟袁紹那樣,那就離死不遠了。

磚頭看樣子也吃到了沙子,他吃著吃著,就把碗放下了,然後抬頭看著哥哥,張嘴就要說什麼。

“吃你的飯。”李孟羲在弟弟說出傷和氣的話之前,就打斷了弟弟。

除了有沙子糝牙以外,麥粥還是很好吃的。

正吃著,突然有輕輕的腳步聲接近。

“誰?!”狗子厲喝一聲,手疾眼快的從篝火中抽了根木柴,當火把一樣向外一照。

木柴的火焰照出了一個瘦小的身影。

來人鬼頭鬼腦的,眼睛四處亂看,看到了李孟羲,他眼睛一下亮了。

而李孟羲這時也注意到了他。

“你不是那個那個……”

“猴兒。”猴兒自報了家門。

看猴兒像是有事兒來,李孟羲邀他一起烤會兒火。

不能邀請他吃飯的,大家把麥粥已經分完了。

猴兒就是創造性的發明了地趟刀,很機靈的那個鄉勇。

麥粥不一會兒就吃完了。

今天沒水洗碗了,迫於無奈,李孟羲只得學別人的樣子,把碗舔乾淨算了。

這不行,有空得問劉備要個水囊,別的不說,每天洗碗的水得有。

“猴兒哥,你來找我?”李孟羲主動問到。

猴兒嘿嘿一笑,他縮了縮脖子,抓耳撓腮的,一副猴樣,“那個地趟刀,關將軍問起,俺跟他說了。雖說沒得賞,但咱在將主面前露了臉。”

“來這兒是特地感謝小哥兒你的。”說到這,猴兒有點侷促,雙手扭捏的不知該放哪好了,“小哥兒你幫了咱,可俺現在啥都沒有,拿不出東西當謝禮……”

“不必!大可不必!”聽猴兒這一說,李孟羲滿臉是笑,忙擺手說不必。

苦哈哈的大頭兵,能拿出什麼謝禮。

舉手之勞,人家有這個心專門跑過來感謝,就足夠了。

猴兒這人真機靈。

“地趟刀是你自己琢磨出來的,我只是略提點了一下而已。至於感謝,倒不必了,有這份心夠了啊。猴兒哥,別跟我見外!”李孟羲笑著著,斜出身體,隔著一個人,伸手輕輕打了猴兒一下。

猴兒沒躲,只是笑。

猴兒既然來了,李孟羲了想了下,決定再幫他一下。

因為在操練的時候很賣力,狗子從什長升成伯長了。

也不知猴兒弄出了地趟刀,升官了與否。

李孟羲於是開口問猴兒。

猴兒竟然說,沒有被升官。

奇了怪了,關羽難到忽略了人才?不應該啊。

關羽或許有自己的考量的吧。

李孟羲怕猴兒心裡有什麼芥蒂,於是開導,“咱義軍人少,要是都升官,人就不夠了。猴兒你別急,等下次擴軍,升官肯定有你的份,那到時候,你是想當伍長啊,還是想當什長?”

一番話,把猴兒說的笑逐顏開。

“當什長嘛!什長官大!”

有人立刻調侃到,說猴兒你不傻,還知道官大小。

眾人立刻大笑。

關羽沒做完美的事,李孟羲幫他解決了。

本著幫人幫到底的想法,李孟羲替猴兒認真著想,把自己深思熟慮之後的想法不吝相告。

“猴兒哥,你識字嗎?”李孟羲了問。

“不識。”猴兒把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

“不識字,看來當不了當不了大將軍。”

李孟羲又問,“那猴兒哥你可有一技之長?木工?打鐵?或者會醫術什麼的?”

猴兒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俺會種地算不?”

眾人哈哈大笑,在座的誰不會種地?會種地也算本事嗎。

意料之中,李孟羲了點了點頭,“沒有一技之長,難以嶄露頭角。而看猴兒哥你身小力薄,靠勇力立身看來也是不行。”李孟羲不由得搖頭。

“這樣吧,既然咱身板比不過別人,也沒一技之長。剛好你摸索出了地趟刀,那咱就在這一件事下功夫。”

“不是說嘛,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咱雖力不如人,但咱就就守著一件事,拼盡全力,必能有所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猴兒哥我建議你,把功夫花在地趟刀上,日日琢磨,爭取早日把地趟刀變成看家本領。”

“等別人說起地趟刀,就數你猴兒哥技藝最精熟,那別個不得向你討教?全軍也得向你討教。如此,猴兒哥你憑地趟刀一術,足以在軍中立足。”

“猴兒哥,”李孟羲語重心長,“地趟刀,是你安身立命之本,且記,十二分用心。”

李孟羲設身處地的為猴兒分析了種種,說到猴心裡去了。

猴鄭重的點了點頭。地趟刀,真個就是安身之本。

旁人也附和道,李家小哥兒是有大本事的人,人家能費心費力的提點你,猴兒你可得記清了,好好的把地趟刀給弄起來,別讓人家一番心血白費。

猴感激的看了李孟羲一眼,拍著胸脯說拼了命也得弄個名堂,不叫別人說李家小哥兒看人不明,錯看了個孬貨。

李孟羲不由咂舌,怎麼說著說著,就要拼命了。

不值當啊。

不過,猴兒找到了在這動盪亂世生存的根本,再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