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九章 欲成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九章 欲成甲

騎兵兵員之事說完,本就能略過去了。

可是李孟羲不停的一再要求劉備關羽二人切記要認真蒐集懂騎術的人,並且儘可能的不讓這些人上戰場,除非有了馬匹。

李孟羲對騎兵的事過於上心了,有些反常,劉備覺得奇怪。

見李孟羲重視此事,劉備和關羽於是就特意留意了此事。

馬很貴,養馬更貴,馬乾農活又不如牛,鄉勇們大多來自貧苦之家,懂騎術的人不會太多。

也就不讓幾個十幾個人戰場而已,小事。

李孟羲說個不停,關羽便認真應下了,叫他放心好了。

這真是,兵馬明明是劉關張三人的,李孟羲“圖謀”他三人的兵馬,劉備和關羽竟還幫他忙。

如果這麼看的話,很詭異。

而如果把李孟羲看成和劉關張小團體內的第四個人,就一點不違和了。

李孟羲正憧憬著鐵騎成軍的盛況,劉備問了另外的問題。

“孟羲你所言,戰陣爭鋒,不在陣法優劣,在於士卒是否敢戰。我和雲長深以為如此。

士卒敢戰與否,難在激賞,易在兵甲,你所言之步人甲,十步弓弩不可入,五步槍戈不可入,一步之內貼身近戰,刀斧亦不可入。

如此堅甲,聞所未聞。”

劉備看向李孟羲,很是疑惑,“當真有如此好甲?當真如此堅甲,只用甲片便可編綴而成?”

劉備竟然問步人甲。

李孟羲一時也不敢打包票,他確實會編扎甲,確實也見過漢服圈裡的大佬編步人甲,但李孟羲編扎甲的技術都不是很好,編步人甲能不能成還是未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孟羲皺眉,沉思良久,“步人甲勝於漢軍諸甲冑者,一為防護周全,步人甲全身上下,只有眼目處無甲;二為甲片堅韌,編法或以山紋,或以魚鱗,雖甲片只是一層,但甲片層層相疊,等同兩或三層鐵甲。

十步內,手(喵)弩是否能洞穿兩層優良鐵甲,關將軍一試便知。”

見李孟羲說的頭頭是道,劉備和關羽心裡的疑慮消了大半。

李孟羲頓了下,繼續說道,“關將軍送我甲片一筐,我已一一細分,共計有甲片一千餘,種類大致七種。

甲片部分鏽蝕,大多還好。”

“欲成步人甲,我只有成算兩成,所遇難題有二,其一,將軍給我的甲片不夠,步人甲全甲所需甲片一千八百餘,而今只有一千一百餘。

其二,將軍與我的甲片種類繁雜大小不一,編綴艱難……”

李孟羲話還未說完,關羽就驚異出聲,“孟羲,我給你的甲片,已重三四十斤?一千八百餘甲片

……甲成豈不要重六七十斤?!”

不怪關羽驚訝,義軍現在的甲,就是肚兜大的那種小甲,一副甲的甲片只有七八十個而已。

李孟羲這一副甲,相當多少副小甲了,甲片消耗驚人不說,再說重量,重量更驚人。

就是繳獲自黃巾渠帥程遠志和鄧茂的兩幅筒袖鎧,已經算是漢軍高檔的甲了,甲片細密如鱗,防護很強。

但那兩幅筒袖鎧,重不過十幾斤而已。

步人甲,卻要重四五倍。

見關羽驚異,李孟羲笑著問,“怎麼,六七十斤的甲,關將軍穿不動嗎?”說著,李孟羲眼神狹促往關羽如熊羆般健壯的身軀上掃去。

被小看了,關羽輕哼一聲,“哼!百斤的甲,某亦穿得!”

關羽這種猛人,穿一百斤的甲真的能穿。

步人甲所需的甲片,是1825枚,這個數字是李孟羲前世百度到的,現在還記得很清楚。

而步人甲的結構,從上到下,有兜鏊,有頓項,有披膊,有胸甲,有護臂,還有裙甲,再下是護膝,脛甲,連鞋子,也可以是綴著甲片的鐵甲鞋,真的是武裝到了牙齒。

步人甲結構李孟羲還記得,他甚至還在大佬的工作室裡見過實物,因此形狀記的清清楚楚。

但問題就在這,僅有形狀和結構圖,用稀爛的編甲技術去還原步人甲,難度有多大?成功率又是多少?李孟羲心裡也沒底。

雖然說,漢扎甲和步人甲都是扎甲罷了。

步人甲或許能造,甲片也有,李孟羲了提出的難題讓劉備和關羽感到棘手,那就是需要同規格的大小相等的甲片,一千八百餘。

現在軍中甲片規格一樣的,也就是鄉勇們身上所穿的小甲了。

管武庫的官吏中飽私囊,偷工減料,把甲越做越小,只要數目對上就行了。

雖然甲很小,甲片也少,但甲片大小是一樣的。

劉備摩挲著雙手,沉思片刻,用商議的口吻和關羽說,“軍中小甲,一副甲只有甲片六七十,孟羲所需甲片一千八百。這樣,拆四十副小甲,湊足甲片給孟羲,以成步人甲,雲長以為如何?”

劉備總管軍中大小事務,給不給李孟羲甲片,他完全可以一口說了算,但畢竟是關羽主管軍務,雖是自家兄弟,但劉備還是顧及關羽,以商量的口吻詢問關羽。

其情商之高,可見一般。

軍中甲具不足,擴軍至八百餘,已無餘甲。

這種情況下一下拆四十副甲,意味著有四十人要光著身子作戰了。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不患寡,而患不均。

雖說小甲防禦力也

不行,但別人有甲,偏偏把俺的甲給拿走了,那士兵們會怎麼想。

關羽為一軍主將,考慮問題的不止是幾十副甲那麼簡單,甲已分下去了,再收回來不太好。

然而,步人甲能成與否,關係到能否組建一支能攻無不克的精銳跳蕩兵。

關羽略猶豫了下,把手一揮,“最遲明日,把四十副甲與你。”

“不急不急!”李孟羲忙說,“將軍給我的千餘甲片,我拿著先練練手再說,等熟悉編甲,再編步人甲不遲。”

聽到李孟羲說先練手,關羽和劉備心有靈犀的相視一眼,覺得此事或許可成。

說要練手,是因為沒有十足的把握,沒有十足的把握,等於有一定的把握,有一定的把握,等於防禦力強大的步人甲真有可能被李孟羲編出來。邏輯就這麼簡單。

“對了,我還需剪刀,用環首刀割繩子不好使。”李孟羲又問劉備要東西了。

東要西要的,劉備一點不嫌麻煩。

前識天下大勢,今又能編寶甲,這麼牛逼的一個人,不要金銀財寶,只要了把剪子,劉備但有一點厭煩,他就不可能在本來的歷史中三顧茅廬屈尊去請諸葛村夫。

“剪子好找,明日與你。”劉備笑著說。

一邊談話,一邊吃兔肉,兔肉不知不覺間快吃完了,就剩一點肉了。

關羽把兔肉從樹枝上抽下來,把最後的一點肉遞給李孟羲。

李孟羲搖頭拒絕,吃了不少了,他不想吃了。

“拿著,給你弟弟留著。”關羽硬塞。

聽關羽這麼一說,李孟羲自己來吃肉,不管弟弟,確實不太好,於是坦然的接過兔肉。

真好,李孟羲最初想抱住劉備的大腿,最初的目的,就是不讓自己哥倆兒餓死。現在不僅餓不死了,還有肉吃。

步人甲之事,李孟羲準備是有了足夠的甲匠之後,讓甲匠們慢慢摸索好了。

現在一想,真有了步人甲,哪怕就三五套呢,就能以這三五個步人甲銳士為首,組建一支可怕的破陣精兵,面對黃巾軍這樣的對手,無疑能在勝利的天平上加上一個重重的砝碼。

劉備義軍越強,對陣的黃巾敗的越快,那麼義軍傷亡就越小,同樣黃巾軍的傷亡也會小,因為劉備,不會有殺俘之事,就算朝廷給一個黃巾軍的頭顱定價一貫錢,董卓狗賊可能就會為了錢殺俘,而劉備斷然不會。

多是窮苦百姓的組成的黃巾軍,和同是窮苦百姓組成的義軍,能都少死一點,這是李孟羲願意看到的雙贏。

辛苦一點兒,早日把步人甲編成,就能少死很多大漢百姓,這買賣划算,李孟羲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