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三章 第一副扎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三章 第一副扎盔

有人說,全知就是全能,資訊是無價的。

從這一點來說,來自於信息時代,每天接受著來自各行各業亂七八糟巨量資訊的李孟羲,他勉強稱得上是一個全能的人。

關於盔甲,李孟羲雖是生手,但他的見識比東漢末年所有盔甲匠人都多。

有了新的思路,雖然手指都磨破了,李孟羲幹勁不減。

好不容易把甲帶拆回到了甲片的狀態,李孟羲揉了揉發酸的手腕,長舒了一口氣。

“哥。”磚頭叫。

“嗯?”李孟羲抬頭看著弟弟。

“想尿尿。”

“站起來,尿車外邊。”

車正走著呢,不好意思讓老鐵停車。

沒想到李孟羲剛說完,老鐵聽到,就把車停下了。

“謝了鐵叔!”李孟羲道謝,並催促弟弟,“趕緊的,別耽誤事。”

老鐵停車,是怕磚頭摔著,他把車一停,影響了後面的人的行進。

其他糧車繞過了老鐵,車輪軲轆轆的聲響中,一輛接一輛糧食碼的高高的糧車駛了過去。

看見這些糧車,李孟羲頓時就多了些安全感。

有這麼多糧食,短時間不會缺糧草,自己就不會餓著了。

要放在半月以前,李孟羲看到糧車根本就不會這麼想。環境會改變人,李孟羲越來越像一個漢朝人了。

“鐵叔,走了。”李孟羲敲了敲車轅,提示老鐵可以駕車走了。

磚頭不老實,他都尿完了,還扒著車轅探出頭往地上看。

李孟羲把他拽了回來。

“有螞蚱。”弟弟指著車尾說。

螞蚱。秋天嗎,秋天的確有螞蚱,但秋天的螞蚱,蹦噠不了多久的。

在鋪平的被子上,像擺麻將那樣,把甲片擺了一行又一行。

最下邊的一行代表著扎盔最底下的一圈的甲片數,然後往上的幾列,甲片數依次減少。

雖然只是把上下粗細一樣圓桶狀的頭盔,改成上細下粗的形狀,編綴難度卻一下增加了數倍。

新的編綴方法,要仔細計算好每縱列甲片的數量,還要考慮甲片疊壓時甲片的分配。

還沒開始編,李孟羲就感覺到了棘手,他不由得又是嘆氣,編個頭盔而已,為何這麼難呢。

再開始編甲,李孟羲的動作慢了很多。

不同於之前要先把甲片編成甲帶那種無腦的編法,現在每一加減一枚甲葉,都得思考佈局。

幸好智商夠用,勉強能一邊摸索一邊編下去。

第一個小時,李孟羲只編完了第一圈甲片,大致等於編完了帽子的帽簷的部分。

往上第二圈,要考慮減

少甲片了。

減少甲片,還影響到另一個方面,就是甲片相疊的問題。

把甲葉首尾連線是最簡單的方法,但這種方法偷工減料,防禦力稀爛,李孟羲看不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甲片不疊成兩層,李孟羲就覺得防禦力很欠缺。

第一圈,用了二十六枚甲片,第二圈應該用多少甲片呢,李孟羲思考了一番,決定減少四枚,用22枚甲片。

第二圈編起來很費神,要把22個甲片,即彼此疊加,又要和第一列的26 枚甲片匹配好間距和位置。

兩刻鐘後,22枚甲片編完,李孟羲發現,第二圈沒編完,還缺了一個豁口。

再添了一枚甲片,完成。

根據李孟羲僅有的知識積累和邏輯思維水平,他認為上下列甲片之間,甲片數應該成等差數列分佈。

也就是第一列26,第二列23,第三列應該是20。

就按著這個數字去編,第三圈剛好用了20枚甲葉。

果然如自己所料,李孟羲頓覺自己很聰明。

第四列甲葉應是17枚,第五列14.

至未時四刻,即14:00之時,李孟羲終於把甲編完了。

小小的一頂扎盔,上下甲片五列,共用了甲片100枚。

雖然這些甲片,比劉備軍中士兵們穿的那些扎甲的甲片小的多,但一頂小小的頭盔,用了多達百枚甲片,很驚人。

李孟羲揉了揉手腕,編好的扎盔拿在手裡掂了掂,很沉,極有份量。

扎盔從外形上看,比第一次的好看多了,很接近李孟羲腦海中那個出土於某個漢代墓穴中的頭盔。

從面積上算,頭盔的表面積大概五十枚甲片就可鋪滿,李孟羲用了繁複的疊綴法,使甲片有一半的面積是重合的,其防禦力大致等於兩層甲片。

“磚頭。”李孟羲拿著像模像樣的扎盔,叫著弟弟。

沒聽到回答。

轉頭一看,弟弟不知什麼時候,又睡著了。

猶豫了很久,李孟羲還是把磚頭晃醒了。

磚頭不情不願的揉著眼睛爬了起來,任由哥哥把頭盔往他頭上帶。

頭盔很重,給磚頭戴的時候,磚頭腦袋被壓的往下一低。

這麼重的東西帶頭上很不舒服,磚頭很抗拒,嗷了一聲就要掙脫頭上的東西。

“別動。”李孟羲拽住弟弟的手,不讓他亂動。

把盔往下拉了拉,一拉之後,磚頭的眼睛又被蓋著了。

出現問題的原因是,扎盔往上收縮的程度不夠大,上邊幾列甲片稍微再細一點,就不會往下滑了。

而且李孟羲摸了摸扎盔頂部,還不夠高,離頭部太

近了。因為是半覆蓋的頭盔,頂部是空的,其超過頭頂很高的一圈甲圈是用來隔開攻擊,保護頭部的。

甲圈如果太低,就不能很好的起到防禦效果。

如果再加上一圈甲片,高度大概夠了。

想明白之後,李孟羲要把頭盔從弟弟腦袋上取下來,剛一動,磚頭就哎吆了一聲。

李孟羲連忙問怎麼了。

“疼……”磚頭齜牙咧嘴的。

放緩了動作,李孟羲小心翼翼的慢慢的把扎盔取了下來之後,他看到了扎盔上夾著一根枯黃的頭髮。

磚頭營養不良,頭髮是枯草一樣的顏色,髮質很差。

李孟羲恍然想起,古代扎盔這類鎧甲,的確很容易夾著頭髮的。

所以一般帶頭盔前,要麼頭盔做的有內襯,要麼就在腦袋上包一個頭巾,頭巾能略增加一點防鈍器傷害的同時,還能防止被夾到頭髮。

李孟羲忙揉了揉弟弟的腦袋,“對不起啊磚頭。”李孟羲心疼的說著。

磚頭瞪著大眼睛看著哥哥,“二哥你為啥說對不起嗎?”

“因為二哥不小心,把你頭髮夾著了嗎,所以得說對不起。”李孟羲給弟弟解釋了對不起是什麼意思。

“奧。”磚頭理解了對不起是什麼含義,他認真的點了點頭。磚頭學會這個詞了。

花了快一天時間了,小小的一頂扎盔還是有問題,還得拆,還得繼續改。

離徹底功成很接近了。

手指因為和甲片一直摩擦到,被纖薄的甲葉邊緣割傷了好幾個口子,傷口很淺,不至於到流血的程度,但是很疼。

李孟羲吹了吹手指,抬頭一看天色,不早了,他決定最好在晚上太陽落山之前,把扎盔編出來。

不然留了個尾在那裡,晚上會睡不著的。

最後的一次改進,除第一列甲片26枚保持不變以外,往上每列的甲片都進一步減少。

並且上下五列的甲片,變成了六列,整個頭盔顯得更高了。

等太陽快要西落,熟悉的遊騎又從前往後呼嘯而過,遊騎口中呼喊著就地紮營之時,李孟羲也終於第三次把扎盔編完了。

一整天功夫,甲片拆拆缷卸,從頭編了三次,小改接近十次,李孟羲終於把扎盔編完了。

任務完成的成就感,足以沖淡疲憊。

“磚頭,過來。”李孟羲又喊工具人弟弟。

磚頭一看又要把鐵旮瘩往他腦袋上扣,說什麼也不肯戴了。

這怎麼行,模特不配合了,怎麼知道樣品好還是不好呢。

李孟羲把頭盔一丟,就去捉弟弟了。

兄弟兩個嘻嘻哈哈玩鬧的聲音,傳了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