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皇朝簽到,打造氣運神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章 孔明獻計,三策退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章 孔明獻計,三策退魏!

“如今,朝廷八成官員皆被斬殺,朝堂諸多事宜,無法及時解決,恐怕隨時都要癱瘓的可能啊,對此,諸葛愛卿可有解決辦法?”

說完,趙旭期待的望著諸葛亮。

他這番話裡,核心就一句話:孤缺人了,你給出個主意!

“大王!”

聽到此言,諸葛亮淡淡一笑,拱手拜道:“今趙國遇危,群臣作亂,其心已異;大王能毫不留情,果斷斬殺,實乃大唐之幸!”

“況且,我趙國雖是偏隅小國,但國內能人賢士未必沒有;只不過之前,太師把持朝政,群臣忤逆王意,淹沒了諸多人才罷了!”

諸葛亮頓了頓,繼續說道:“故,大王只需昭告選過,大行科舉武考等措施,篩選人才,任人唯賢,又何愁無人可用啊?”

科舉?

武考?

這是什麼意思?

李牧一臉茫然,諸葛亮的話,說的每個字他都認識;可組在一起形成詞彙,就完全不懂了。

“大王,此事交給臣;月餘之內,臣定能令朝政恢復,井然有序!”

諸葛亮笑道。

“嗯!有諸葛愛卿此言,孤心穩矣!”

趙旭微微點頭,心中不禁有些期待。

有諸葛亮在,朝堂上的很多事情,就變得簡單很多了。

“對了,孤還有一事,想要詢問諸葛愛卿的看法!”

趙旭又旋即問道:“近來,孤正為抵禦魏軍之事犯愁,諸葛愛卿,可有退敵之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回大王,臣在來之前,便已對趙國之事,稍作瞭解。”

諸葛亮拱手說道。

“而今魏強趙弱,與之硬拼,無異於以卵擊石!故,臣以為,欲退魏軍,需行三策!”

“哦?”

趙旭一喜,連忙問道:“哪三策?”

“第一策,徵兵壯勢,需大王下令舉國徵兵,鼓勵民心,誓死捍衛趙土;如此,便可懾魏國軍心,令其不敢貿然攻入邯鄲!”

“第二策,配備新式武器。此乃是臣研製而出的‘諸葛連弩’製作圖,需大王即可下令,著工匠立即打造;務必在兩日之內,趕出三千件來;如此,與魏初戰,便可出其不意,重創魏軍!”

諸葛亮從懷裡掏出一張圖紙,遞給趙旭,才繼續說道。

“至於這第三策,容臣賣個關子,暫不明說。”

“哦?”

趙旭看了眼圖紙,含笑說道:“若行此三策,愛卿有幾成把握,可退魏軍?”

“回大王,前兩策皆為虛張聲勢,唯有這第三策,才是真正的退兵之策。”

諸葛亮拱手拜道。

“若這第三策成之,則魏軍必退;反之,則趙國必亡!”

“什麼?”

李牧一驚,連忙朝趙旭拜道:“大王,此番行事,無異於孤注一擲;臣懇請大王三思!”

要麼成功,要麼失敗;

的確是孤注一擲啊!

趙旭微微點頭,並不答話,目光再次落在了圖紙之上。

諸葛連弩?

這可是歷史上有名的殺伐聖器啊,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火力很強;

就是這體積、重量偏大,單兵無法使用,對於兩軍交戰的作用不大;反而是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的絕佳聖器。

也就是說,只要趕製出足夠的羽箭和諸葛連弩,守住邯鄲不成問題!

趙旭雙眸一眯,旋即笑了起來:“好,孤就陪諸葛愛卿,搏一把!”

“大王!”

李牧大驚失色。

“此事,還請三思!”

趙旭眉頭一挑,旋即問道:“怎麼?武安君可有良策?”

“這...”

李牧瞬間語塞。

趙旭一擺手,笑道:“既如此,那便先按諸葛愛卿所說;成之,則魏軍退;至於敗了嘛...孤自有其他應對之策!”

“謝大王,信任!”

諸葛亮當即又道:“既然大王准許,臣便斗膽請辭,親自去負責安排那第三策!”

“好!孤相信諸葛愛卿!”

趙旭點頭。

“孤,便在這邯鄲城中,靜候佳音了!”

“謝大王!”

諸葛亮伏跪下來,恭敬一拜;

而後起身,扭頭離開。

這時,王容快步走了進來。

“卑職,叩見大王!”

“起來吧!”

趙旭擺手說道:“抄家之事,準備的如何了?”

“回大王,除了王宮所必須的守衛之外,其餘禁軍,已全部召集;統共算下來,足有近萬士兵。”

王容恭敬拜道:“抄家,已然足夠了。”

李牧的家兵李家軍,早已調入王宮;即便王容帶走了所有禁軍,王宮的秩序,還是能夠維持的。

“喏!”

王容一拜,退了出去。

離開御書房,王容便直接帶著禁軍,浩浩蕩蕩的駛出王宮,開始抄家。

御書房內,李牧眉頭緊鎖,有些不安的說道:“大王,如今魏國刺客尚未肅清;此時將禁軍全部調出王宮,一旦刺客再來,恐危及大王安危啊!”

“無妨!”

趙旭擺了擺手,說道:“更何況,你以為禁軍在,就能攔住魏國的刺客了嗎?”

之前六名魏國刺客,闖入王宮,那些禁軍不是沒有一個人能發現嗎?

甚至,即便李牧再三呼喚,他們也沒能出現。

從這一點看,這王宮有沒有禁軍在,區別不大;甚至,近萬禁軍,都比不上一個有雨花田!

李牧語塞,這一點倒也是事實。

只是,如此大規模的抄家,真的合適嗎?

...

...

自古朝堂的震動,便是民間的風暴。

早間,王宮傳出訊息;太師許歷及一眾太師黨羽,盡皆被斬;滿朝文武,皆被震懾。

而緊接著,人們便見大批禁軍殺氣騰騰的衝出王宮,直奔那些黨羽的家,統統抄家滅族。

就連曾今在趙國,隻手遮天,獨攬政權的太師府,都不曾倖免。

霎時間,整個邯鄲城中,腥風血雨,充斥著肅殺之意。

與此同時,各種流言蜚語,也開始在邯鄲城內的大街小巷,流傳起來。

其中,流傳最廣的,便是:大王因痛失王妃,蒙受大辱,性情大變,化身暴君,開始嗜血好殺,屠戮大臣;甚至,已經派人接手兵權,準備好了與魏軍死戰,要讓整個趙國子民,與之殉葬!

此則流言,一經傳出,便在邯鄲城中引起巨大轟動。

所有人都幾乎知曉,新王趙旭,軟弱無能,不學無術;如今,竟敢一怒誅殺太師,覆滅太師黨,轉變之大的確令人瞠目結舌!

再加上滿城的肅殺之意,以及四處不斷響起的慘叫之聲,更是隱隱間佐證了這則流言。

頓時,民心惶恐,無數百姓爭先恐後的,想要逃離;

整個邯鄲城,一日之間,騷亂四起,人心惶惶。

而這則流言的源頭,正是來自騎射軍之前的統領,李乾坤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