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電影教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569章 工業化和型別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69章 工業化和型別化

張然整整西裝,意氣風發的走上舞臺。只是他剛一上臺,底下的學生們就開始瘋狂的鼓掌,整個氣氛十分熱烈。

張婧初鼓掌鼓得比誰都用力,在她看來,張然意氣風發的模樣,簡直無與倫比;而擔任微電影攝影的尹成賢也把鏡頭對準了張然,準備把張然的音容笑貌記錄下來。

張然看著臺下坐著的人群,心中十分感慨。

國內建了很多影視基地,也建了越來越的影院和銀幕,甚至幾年後就會成為銀幕第二多的國家,但中國電影的工業化程序卻極為緩慢,根本原因就在於缺電影行業高階人才短缺,技術人才也同樣缺乏。

亞洲電影學院,就是希望為中國電影的工業化提供人力支撐!

張然吸了口氣,道:“今天,我非常高興站在亞洲電影學院第一屆開學典禮的現場。在這喜慶時刻,我代表亞洲電影學的全體成員,向前來參加開學典禮的各位領導和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在場的學生和嘉賓都紛紛鼓掌。

張然笑著道:“現在中日韓三國的電影在本土都處於被美國壓制的狀態,美國電影為什麼強大?就在於美國電影是兩條腿走路,簡單說,美國電影分為兩種,好萊塢電影和紐約電影。洛杉磯是商業電影的中心,六大就在這裡;紐約是獨立電影的大本營,斯科塞斯、李安、伍迪艾倫等大師都在紐約。

從美國電影誕生就一直存在著兩種路線的鬥爭,一邊是猶太冒險家在西海岸的洛杉磯構築出夢工場好萊塢,他們商業至上;另一邊則是東海岸的藝術家們以紐約城為大本營,堅守戲劇傳統和藝術追求,不斷創新第七藝術。好萊塢電影帶動了市場繁榮,使電影變成了產業,賣到了全世界;而紐約電影,他們對電影藝術的探索,拓寬了電影的邊界,他們探索的東西如果被接受,又會應用到商業電影型別片中,為好萊塢注入新鮮的血液。”

李安和斯科塞斯微微點頭,他們是紐約電影導演,現在也都跟好萊塢有合作,比如李安的《綠巨人》就是環球影業的;斯科塞斯的《無間行者》是華納的;不過他們在本質上還是紐約導演。

而在場的學生則是恍然大悟,原來美國電影是這麼回事,兩條腿走路,難怪這麼強大。

張然絲毫不停,陡然提高聲調道:“而中國、日1本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一條腿走路,在藝術領域做得很不錯,拿獎的影很多,但在商業片做得很糟糕,觀眾不愛看。韓國應該是東亞三國中做的最好的,誕生了一批優秀的商業導演,同時還有金基德、洪尚秀這樣的藝術片導演。我跟樸贊鬱導演交流過這個問題,韓國電影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崛起,就在於韓國從90年代開始,他們有一批電影人,導演、編劇、製作人,他們下決心,非常堅定的向好萊塢學習,徹底的走類型化道路,因此今天韓國電影走在了亞洲前列。當然,韓國電影也存在自己的問題,我這裡就不多闡述。我們成立亞洲電影學院的目的,就是跟好萊塢接軌,更好的向好萊塢學習,進而推動整個亞洲地區電影產業的融合與繁榮。”

樸贊鬱點了點頭,韓國電影曾經是香江電影的傾銷地,他們那一代電影人咬著牙,先是學香江,後來學好萊塢,這才有了現在韓國電影的崛起。不過韓國電影市場太小,必須要向外發展,而中日跟韓國文化相近,市場又足夠大,如果能夠攜手合作,共享市場的話,那麼就有機會製作好萊塢大片規模的電影了。

張然繼續道:“我們好萊塢大片很厲害,也知道好萊塢強大,那麼好萊塢最強大的地方在哪裡?我認為在於工業化。什麼是工業化?就是專業分工。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好萊塢電影生產工藝約有140多個工種,而中國只有40多個工種。這就說明中國電影產業仍處在粗放化階段,尚未達到精細化和現代化。

好萊塢電影是以精細分工的生產流程作為基礎的,其實不只好萊塢大片這樣,幾十萬,一兩百萬的小成本電影同樣遵循嚴格的生產流程。我曾經到一個小成本劇組實習,那部電影預算就批了三次升降機,就是說只能使用三次。因為開升降機需要請專門的工人,需要花錢。所以只能開三次,多一次也不行。有一次,我跟攝影師去找製片經理,想租兩塊柔光鏡片,就是最普通的那種,得到的回答依然是沒有預算。我們軟磨硬泡,最終還是沒成功。

而在國內做電影,導演或者製片人求爺爺告奶奶,搞來一點錢,準備拍電影。但這筆錢的使用由於沒有專業人士監管,總有一部分錢被用於其他方面,甚至被人黑掉了。對這種事導演頭疼,投資人也頭疼。可誰也沒辦法,劇組缺乏沒有專業分工,沒有專業人才來管。”

這一段話說的都是事實,連張一謀都在暗暗點頭。國內劇的組製片主任剋扣盒飯,外聯製片會從場地上撈錢都是常態,如果有專業人士監管,能夠節省不少錢。

張然繼續道:“對商業電影的細分就會產生型別片,這樣的細分是方便觀眾能針對某種明確觀影需求找到準確的產品,並對電影的內容有個預期。簡單說,他要是想被嚇一跳,那肯定看恐怖片;要是想大笑一場,那定選喜劇片;而為導演你就必須滿足觀眾的需求,衝著恐怖片來的觀眾,那就要讓他覺得恐怖;衝著喜劇片來的觀眾,那你就要讓他覺得搞笑。

你不能拋棄型別反其道而行,例如宣傳自己是喜劇片,結果裡面的人死光光,結局特別慘;比如你宣傳自己是恐怖片,卻一點也不嚇人。要是這樣,觀眾看完肯定非常失望。最近我們國內出產了許多大片,但觀眾評價都不高,很重要的原因就在這裡。觀眾是衝著武俠來的,那他就是想看大俠行俠仗義,闖蕩江湖,但走進電影院卻沒有這些,看到的是英雄各種受虐,然後慘淡收場,那他能接受嗎?他不罵你才怪了!”

臺下的張一謀聽到這話,臉色不由微微一變,他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就特別壓抑,結局也特別慘,按張然的邏輯,這次只怕自己會被罵得很慘。

張然沒有注意到張一謀的反應,繼續道:“七月份的時候我們在官網佈置了一個作業,把從1995年到2005年這十年,你們那個地方每年最賣座的前10部電影全看一遍。到了八月份我們又佈置了一個作業,從這一百部電影中,選擇你最喜歡的三部電影,把電影完整的拉一遍。我不知道咱們北電的同學有沒有跟著做的,有的話請舉手?”

在放映廳的一角,有個男生把手舉了起來。

張然的視線轉移到牆角,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哪個系的?”

男生站起來道:“我叫陸陽,是導演系的研究生!”

張然笑著點頭道:“你是在場所有學生中少數有型別片意識的,中國電影市場比較迷信名氣,不太容易看到新導演出現,寧皓為什麼能出來?就在於他有型別片意識,他知道觀眾喜歡看什麼,所以他出來了。你既然有這方面的意識,那就加油吧!”

陸陽趕緊道:“謝謝張老師!”

張然衝陸陽笑了笑,繼續道:“回到剛才的話題,為什麼要看那一百部電影?就是讓大家知道受歡迎的電影是怎麼回事,你連觀眾喜歡看什麼都不知道,怎麼可能寫出受歡迎的劇本?之所以讓大家選擇其中最喜歡的三部,在於這三部電影應該是你最喜歡的型別,是平常看得比較多的型別,那麼這種型別應該是你最熟悉、最擅長的,也是可以作為發展方向的。至於拉片,就是讓大家對電影的結構有個認識,以後才好寫劇本。

好萊塢對劇本要求非常嚴格,比如故事到了第5分鐘,就會有人提出問題或者作出陳述,而這個問題或陳述就是影片的主題;而到了第12分鐘又必須如何……電影被切割成很多塊,每過幾分鐘都有明確要求,有非常清楚的流程,就像生產車間,看上去似乎很教條,但是很科學,這是好萊塢幾十年積累的財富。”

張然頓了一下,看看在繼續拍攝的巫爾善他們,又看看牆角的陸陽,提高聲音道:當你們掌握了這些結構,掌握了型別片的技巧,那就有可能拍攝出優秀的型別片。現在整個亞洲都缺優秀的型別片人才,缺乏優秀的型別片,有足夠大的舞臺給你們,我相信你們的能力,相信你們終將扛起亞洲電影的大旗!行了,我就不多說了,謝謝大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張然的致辭結束後,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好似雷鳴一般。

北電學生文藝青年不少,很多人看不上型別片,覺得是流水線的產物,缺乏藝術性;但他們對張然卻沒有絲毫的輕視,只有滿滿的敬意。不光是張然向學校捐了錢,讓大家有錢拍片,更重要的是他真的在為中國電影做事。

中國電影說大話的人太多,踏踏實實做事的太少。

看著臺下起來鼓掌的學生們,張然忽然感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並沒有白費,他的笑容頓時變得無比的燦爛。

接下來,張慧軍、金昌洙和高梨公之三位校長分別向專業導師們發放了聘書,而阿曼巴、樸贊鬱又代表老師向巫爾善他們12個學生授予了專業道具。尹成賢上臺的時候,還背上斯坦尼康,手裡還拿著攝影機,那手忙腳亂的場面引得在場觀眾一陣爆笑。

下面的專案是剪綵,蔡復朝、佟剛、默多克等領導和嘉賓被請上舞臺。一番介紹之後,一隊年輕女孩走了出來,一個個都抱著一個盤子,裡面放著的不是剪刀,而是一塊場記板,不過和場記板填寫的內容不同,上面寫著“亞洲電影學院”、“2006.9.4”等字樣。

佟剛他們每人拿了一塊場記板,放在胸前,一陣嘩啦的閃光燈之後,張然大喊一聲:“A!”

場上的嘉賓立刻合上場記板,伴隨著清脆的響聲,亞洲電影學院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