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武夫最新章節列表 > 第590章 急報急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90章 急報急報

“就沒有人管嗎?”王友山沉聲問道,話一出口就覺得不妥,自己也在京師官場沉浮這麼久,居然問出這麼幼稚的問題。

“管,誰能管得了,朝廷什麼時候敢管,那遼鎮除了沒封給他李家,還有什麼不是他李家的,這樁事後續你也知道,他李成梁還因為收攏流民難民有功,得了封賞,爵位又是向上兩級,你看看。”張清海語氣裡全是譏嘲。

“兵為將有,遼鎮強兵悍將都是出自他李家門下,朝廷怕啊!”王友山感嘆道。

這道理挑明了卻也簡單,遼鎮是北直隸側翼最強大的武力,固然是拱衛京畿要地,但從某種意義上來,也是京師的威脅,罷黜戚繼光之後,朝廷就拿不出抗衡李家的實力了,儘管想法子在各次征戰中消耗,可還是奈何不得,即便是朝鮮抗倭,寧夏平亂,甚至李如松戰死在草原上,李家的武力精華快要喪失殆盡,朝廷依舊忌憚這個外強中乾的大物。

朝廷害怕李家造反,意思是這個意思,王友山和張清海誰也不會明白出來。

“朝廷怕他們李家,他們李家怕女真人,你以為他們為什麼要從寬甸撤走,這幫領兵將各個鑽進錢眼裡的,那邊又有良田,又有邊市,這麼大利,為什麼捨得放下,還不是因為怕女真人,我聽遼鎮那邊回來的人講,從前女真人沒聚起來的時候,李成梁是在養狼,等那什麼奴酋把女真人聚在一起,李成梁就怕被狼吃了..”

“遼鎮李家也怕女真?”王友山不能置信的詢問道,遼鎮如此強兵,居然還這麼懼怕女真人,甚至放棄那麼多,那建州女真強到了什麼地步?

“怕,怕得很,所以這千瘡百孔的局面,誰上來,誰能維持住,沒準就受了牽連,早回去享清福多好。”張清海感慨幾句就轉了話題,他根本沒注意到王友山關注的就是女真相關。

張清海酒喝急了,加上方才牽動心事,在那裡自斟自飲喝個不停,那漢井名酒是烈酒,那經得住這麼喝,這等模樣,更顧不上王友山在那裡神色肅重。

他那裡清楚王友山此時所受的震撼,晚輩趙進那些看起來可笑荒誕的舉動言語,居然並不是妄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東夷東虜居然這麼可怕,他趙進不到二十的年紀,連徐州都未曾離開過,怎麼能知道這些事,一定是他二叔趙振興告訴的,趙家的二叔趙振興當年為了博取出身,遊歷大江南北,很是打過幾場,這樣的人見多識廣,難道是他的推測?一個軍戶出身的武夫,居然能有這樣的見識,實在是了不起。

王友山腦子轉的飛快,很快就找出了合適的解釋。

完剛才那些,眼前的美酒佳餚突然都好像沒了味道,張清海在那裡一杯接著一杯,下頜鬍鬚已經顯得雜亂,這位兵部職方司郎中,當年以美髯聞名官場,還有相師他要顯貴,誰想到會蹉跎至今,王友山搖搖頭,想著自己是不是也喝幾杯,一醉方休,何苦發這等無用的愁。

剛拿起酒壺,卻聽到外面有急促的腳步聲響起,屋門直接被推開,王友山一驚,張家的僕役肯定沒有這麼大的膽子,難道是至親,那邊張清海也是怒了,將酒杯朝著桌上重重一放,含糊不清的道:“誰這麼大膽子!懂不懂..”

王友山卻藉著燈火認出了來人的身份,這人一襲青綢長衫,帶著帽,卻穿著官靴,這等打扮,卻是京城各處衙門的書辦文吏。

六部都察院,即便是都察院這樣的大衙門,在京辦公,有品級的官員不超過二百人,而他們肩負整個大明的糾察職責,這怎麼可能處理的過來,至於六部那邊就更不必了,想要維持運轉,就需要大批書辦吏目負責事務細務。

這等規制白了和下面的府縣衙門沒什麼區別,科舉出身的抓總,世襲的吏目書辦管事做事。

別看沒有品級,這等人在京城的地位可不低,因為他們把持實務,各級官員若是得罪他們,很容易就被坑害誣陷,萬劫不復,所以官員和文吏們彼此各行其事,相互維持著上下的體面,這也是一種默契。

所以這樣的人急匆匆登堂闖入,肯定是有緊急公務,這文吏也知道能和張清海對坐的人身份不低,但也只是頭為禮,這讓王友山更是詫異,這等各部司衙門做事的文吏,禮節最是周全,見人三分笑,今日為何不顧了。

“張大人,急報,急報..”

文吏走到跟前沉聲低喝,可張清海已經喝得暈了,在那裡迷糊著道:“城門都關了,能有什麼急報,明日再,你也坐下喝幾杯。”

“就是城門關前送進來的急報。”那文吏很是急躁,瞥了眼坐在那裡的王友山,彎腰湊在張清海耳邊開始話。

王友山倒是沒指望聽到什麼,他還特意向後靠了靠,避嫌不聽,只見到隨著那文吏的述,只看到張清海臉上的酒意漸漸消退,汗水卻不住的湧出來,臉色從酒醉的暈紅變得煞白一片,身子都在那裡抖個不停。

那文吏臉色也極為難看,等他完,張清海轉頭看向他,顫抖著聲音問道:“真的?”

“確認無疑,薛老大人已經去了部裡,趙大人也去了,現在各處找人,御馬監那邊也驚動了..”

王友山輕捋鬍鬚,他神色不動,心中卻震驚好奇,這薛老大人想必是兵部尚書薛三才,趙大人想必是兵科都給事中趙興邦,御馬監等若是內廷的兵部,到底出了什麼大事,居然讓大明武事的中樞要連夜開始運轉,而且核心人物都被驚動。

“張大人速去,的還有一處要走。”那文吏來得快,走得也快。

屋中很快又剩下張、王二人,張清海坐在那裡發了一會呆,突然長吐了口氣,悶聲道:“搞不好這次就背上干係了。”

完這句,他也沒對邊上的趙進解釋,只是扯著嗓子大喊道:“準備官袍,準備車轎,預備解酒藥。”

喊完之後,張清海才算鎮定了些許,苦笑著對王友山道:“賢弟且回吧,改日再聚。”

王友山笑著頭,順理成章的問道:“到底出什麼事了?”

“女真大軍攻入遼鎮,撫順陷落,守將戰死..”張清海用平靜的語氣了兩句,著著,語氣裡突然帶了哭音。

“這天下有大麻煩了..”

“張兄寬心,再難還能難過嘉靖爺的時候,北有俺答,東南倭寇,還不是過來了,天佑大明..。“

臨走前不知所謂的安慰了句,王友山魂不守舍的回到了住處,他比那些只知道大言欺人的清流同僚聰明,因為王友山清楚世情典故,他更知道張清海那些話和那些情緒的份量,張清海人或許庸碌貪財,可他在兵部做了這麼久,對邊鎮細處,對大明軍務,都是瞭解無比,張清海的悲觀或許代表著真該悲觀了。

趙家叔侄怎麼就有這樣的見識,他們怎麼就知道女真會是大明的大患,別人不知道,王友山知道自己恐怕也就是今夜才覺得女真是大麻煩,如果不和這張清海談這一次,恐怕還是懵懂。

從王兆靖的家信上能看出,他們一幫兄弟在徐州和淮北甚至江北一帶大展拳腳的,蓄養人口,訓練丁壯,興貿易,懇荒田,進取各處,甚至折騰到他必須要參與進去才能維持的地步。

有時候王友山也在想,趙進做到這個地步已經過了,已經給自己打下了富貴幾代的局面,可貪心不知足,再這麼下去,那就是取禍之道,王友山已經想過讓王兆靖到京師這邊,和自己一起住。

可今晚這麼一,再回想趙進在徐州的作為,難不成這趙進在準備著什麼?

想到這裡,王友山渾身劇烈的一顫,下意識的四下看看,發現周圍安靜才放下心來,沉定心神,王友山禁不住啞然失笑,今晚和張清海飲酒對談,被張清海所的那些事撼動了心神,自己鑽了牛角尖,自己嚇了自己。

現在官軍糜爛,難道嘉靖時候就好了?土默特的那位俺答汗幾次把邊鎮打穿,山陝和北直隸任他來去縱橫,東南倭寇,幾十人就嚇得南京閉門不開,流竄各處,荼毒萬民,那時候官兵何嘗用,東南各處州府都是招募民壯抵抗。

京師樞紐之地被韃虜大軍威脅,大明財稅要地東南被禍亂糜爛,那時才是真正的危急,甚至有人以為大明要亡了,可還不是過來了,俺答天奪其魄,迷信神佛,沉迷酒色,東南一個個名將湧現,徹底滅除倭寇之害,大明中興,眼下才不過是一個邊鎮被攻破,當年還有天子被擄走的事情,自己在這裡驚慌什麼,疑神疑鬼,白讀了那麼多聖賢文章,心志不堅。

把來龍去脈想清楚,王友山總算平靜了下來,洗漱睡下,只是這一夜不知為何,幾次被噩夢驚醒..

********

感謝“暮鳴、不動如山、元亨利貞、1*”四位老友的打賞,特別感謝“暮鳴”書友已經成了本書的護法,謝謝,特別感謝下“不動如山”書友的厚賞,謝謝

謝謝大家的訂閱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