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交換人生俱樂部最新章節列表 > 【0918】 熱情滿滿的研討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918】 熱情滿滿的研討會

第二天上午八點,會議開始了。

由於上一次研究投產轉化的後續作用,來參會的核心班子精神頭都特別足,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似的,兩隻眼睛也像要放光似的。

有了上次研討時的經驗,這一次進行的速度快多了。而且,郝俊也已經按照可能產生的效益、搶佔市場的優勢等條件做了排序,講解時的展望部分,結合國內的實際情況,參考了和井上適屬下暢聊得來的資訊,對於產品的優勢和開發價值做了詳盡的論述。

井上適的公司沒有投產但其它公司效益不錯的技術,郝俊講解起來也有跡可循。

“井上高科”是正兒八經的高科技公司,是島國的科技領頭兵,高質量的、豐富多彩的辦公產品獨樹一幟。而井上適的主時空,比郝俊的主時空超前發展了十四年,他們當前的每一項技術,拿到郝俊的主時空都將引領潮頭。更不用說大部分技術都是井上適透過俱樂部獲得的,比他們的主時空超前十年左右的是常態。

他們重點打造的辦公產品定位是營造健康、舒適、安全的辦公環境,還重點考慮到了省力省工、節約能源和耐久性。而超前的技術,不但會在郝俊主時空的民用方面大放異彩,對於軍用警用的辦公環境來說,也將是一次史無前例的革命。

並且,只要核心技術做好保密工作,其它企業不可能輕易仿製。

一連兩天的與會時間,他們都沒怎麼離開過郝俊的董事長辦公室,午飯晚飯都是餐廳直接送過去的。這讓整個公司上上下下都議論紛紛,一定要有什麼大事發生了!

有人特意關注了他們出入時的表情,好像都是比上一次上馬新產品時還難以壓抑的興奮,這個訊息再次傳播開,五花八門的傳言和猜測,立刻都演化成了喜慶氣氛。誰不希望自己所在的企業越來越風光,說出去也倍兒有面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參會的人卻越來越震驚,因為他們之前都認定了郝俊匆匆離去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是為了去拿回這些技術資料,拿回來之後也只不過是研究了一個晚上,怎麼會對這麼多科技化程度遠超想象的資料研究這麼透徹?

最終,大家達成了一致意見,留下了45個專案,這些足夠本公司消化個三五年。

郝俊把提前篩選出來特別適合江家投產轉化的專案讓大家瀏覽了一遍,可以把技術透過江家或褚放舟轉讓出去的16項也讓他們做了粗略瞭解。要上大家做到心中有數,不要因為社會上又突然冒出的新產品引導了輿論,而有什麼增加競爭壓力的想法,那都是從咱們這裡出去的,咱們才是高科技的源頭。

因為專案繁多和熱情滿滿的大討論,導致會議延遲了一天才結束。

郝俊連日來耗費腦細胞,他一覺睡到了太陽老高。

吃過早餐,郝俊給江凌雪打了一個電話。

寒暄過後,詢問得知搖珠棉事件的風波已經平息,就和她確定兩天後帶著新技術去開至少四天的研討會,讓他們江家主事的大忙人們提前安排好工作,一個也不要缺席。

郝俊之所以說了個至少四天,是擔心熱情滿滿的研討會不一定拖延幾天才結束,反正至少四天,等於先打個預防針。

然後郝俊一直和老爸老媽打電話聊到吃午飯前才結束。

午飯的時候,他召集了特訓處的幾個主要負責人,在餐廳的包間裡邊吃飯邊談了一下近期的工作,果然和預想的差不多,並沒有人意識到近期沒怎麼光顧特訓處的井上適不是郝俊本人。

十七個分部共三十四個助教的教學地點都儘量考慮了他們原單位的所在區域,使他們有衣錦還鄉的感覺,做起事來果然更有幹勁,反響都很不錯。

當天下午和第二天全天,郝俊在特訓處做了一些指導,也等於換換腦子。

他早已把權力下放到了各分部,各地市區域內篩選出來的警務人員和鐵路局人員就近參加培訓,外省的由褚放舟、段景聖、廖巖軍三位大領導統一安排。

只不過臨威地區的分部設定在原特訓處大樓,郝俊才考慮想把他們作為重點培養的師資力量,以加強各分部的教學和替換某些可能不願意久在教學崗位上的助教。再加上適當照顧臨威相關部門的領導面子,臨威分部的名額是適當放開的,其它分部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和鍛鍊質量,第一批學員都暫定為十個人,臨威分部的篩選結果是十六個人。

褚放舟、段景聖、廖巖軍共保送過來用於師資培訓的十四個中意的人選,使臨威分部的總人數達到了三十個。

所以,只有臨威分部的學員和尚未結業的第二批學員,需要他親自參與教導。

第三天,郝俊坐著專車去了墨島。

江家涉及的產業覆蓋範圍很廣,不像郝俊的電子公司顯得單調,而且底蘊深厚、關系網繁雜,所以在電子公司有所顧慮的當前時空審批麻煩、原料難尋、工藝複雜等情形,在江家的難度就小的多。

90個可以在江家安排下投產的超科技專案,還有可以把技術透過江家或褚放舟轉讓出去的16項,險些驚掉江家所有主事人的下巴,難怪要研討至少四天!

他們可都忘不了郝俊之前提供的超科技專案造成的轟動效應,那次還只帶來了個專案,江家這艘企業航母的核心成員只是粗粗看了一遍,就幾乎沒有人能坐得住了。誰都可以想象,這些技術一旦面世,江家這棵大樹將更加根繁葉茂。

那次的研討會從午飯之後一直到月掛中天,先行確定的15個專案都是可以在江家自己的企業,或者掛靠江家、附庸商家的企業中快速投產的。

而其它8個專案,江家捨不得放棄,在早就有意掛靠江家、附庸江家並且能夠絕對服從他們的企業中進行篩選,以達到利益最大化。

不過,因為郝俊和江凌雪的名分正式定下了,所以先行確定的15個專案等於是自己人的生意,太見外了就會影響融洽的家庭氛圍,郝俊是無償提供的。其它8個專案等同於技術轉讓,所產生的純利潤全部交給郝俊。

江家人那天晚上就根據所能掌握的資料篩選其它企業,以免把專案所託非人,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淡化江家在業內的光環。第二天就前往考察的都是江家與此相關的當家人,江凌雪和老媽楚沁雅也出門了,江老爺子也沒閒著。

最後的結果很是讓人興奮,只有一個專案沒有找到對口的企業,郝俊收入高達四十多億。

那些掛靠江家、附庸江家得到了高新技術的企業,在新產品面世之後,聲名大噪,都等於是江家捧起的一顆顆商企新星,都緊密環繞著江家這艘商企航母,使江家呈現出強勢爭奪商企老大的趨勢。

這一次,可是多達90項的高新技術,江家人怎能不興奮?

而郝俊,也已經看到了漫天飛舞的上百億,怎能不興奮?

只不過這一次,郝俊不需要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投放市場了,技術領先,穩中求勝,質量為王,別壞名聲。

研討會進行了四天後,江家確定了可以在江家安排下投產的57個專案,也大致上確定了其它項的投產地點,只待接下來落實了,郝俊將從這裡面直接獲得收益。

第五天,他們開始研討可以把技術透過江家或褚放舟轉讓出去的那16項技術。其中牽涉到軍用警用方面的4項,郝俊只是讓他們心裡有數,因為郝俊早就決定這4項都不投入民用生產,要透過褚放舟,送出一個大大的人情。

而其它84項,只要江家覺得可以放手的,只要褚放舟他們感興趣,也可以交給褚放舟他們。

雖然不是免費的,但這可是領先當前時空二三十年的技術,哪一項技術也是千金難買,基本上等於獻給國家獲得獎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