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甲午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1121 朝鮮問題解決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121 朝鮮問題解決了】

起初,李鴻章和大院君,這些萌總裁身邊的高級顧問,藉口為閔妃辦理國葬而一再拖延和日本人的談判,一向排外的大院君也為日本人的無禮和刻毒所激怒,在表面上對伊藤博文表示不再固執於鎖國的同時,暗中勸說萌總裁動員全國兵力擊退日本軍。

伊藤博文對朝鮮方面拖延戰術非常不滿,便於1878年4月日率日軍撤出漢城回到濟州島,以示談判破裂,他向華國的朝鮮政府發出最後通牒,打算按照既定計劃,一旦談判破裂就訴諸武力。

朝日雙方在漢城、仁川一線對峙,局勢空前緊張。

華軍有兩個旅,加上完整編制的一個炮兵團,共計兩萬人,加上警備部隊,總數超過三萬。

日本人不到三千,武器裝備也不是一個等量級的,雙方不在一個層面上。

現在的問題不是華軍用多久能殺光日本在朝鮮的人,而是因為華國正在試圖和英法關係的扭轉,不想再輕易擴大戰爭規模。

日本人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才不斷的挑釁。

日軍一怒之下的撤退,卻也使華軍獲得後發制人的機會。

1878年8月日,李鴻章和大院君派人急馳馬山浦,請求華軍總裁秘書處處理朝日衝突。

“既然這樣的話,那就不用談了。我現在命令,把朝鮮境內,所有日本人和朝鮮人,一律殺光,朝鮮人還沒有撤離朝鮮前往西伯利亞新三省和中亞省的,都是不打算再歸附華國政權的人,殺了也沒有什麼好惋惜!”萌總裁站了起來,淡然道。

李鴻章和大院君其實猜到了皇帝會下類似的命令,並不驚奇,只是沒想到華皇的反應會這麼激烈。一個不滿意就要終止談判。

要知道,英法在亞洲的海軍力量,仍然是絕對優勢,想打哪裡打哪裡的,這樣做,對剛剛有所緩和的英國和法國的關係,又是一次退步。

“皇上,開戰容易,隨時可以開始打,日本人其實已經逃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一點擅長山地作戰,用咱們的話說,就是一點游擊隊。”李鴻章沉吟道:“是不是再照會一次各國的大使館吧?”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也勸道:“是的,一邊打,一邊照會也是可以的,不說一聲的話,似乎不太合適。”

萌總裁點頭道:“外交上面可以繼續照會,但是要和各國說清楚,朝鮮是華國的行省,現在已經全部是漢人,是華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能再有任何國家企圖干擾華國的統一,另外,對於日本人的行為,我們不能這麼算了,必須讓他們割讓長崎城,並且,由於日本人在朝鮮的軍事行為和敵對行為,還要讓日本人賠款,至少一億華元!”

一億華元相當於一億兩原先的大清國官銀吶,日本人怎麼可能拿得出來這麼多?

在場眾人都是一怔,李鴻章卻氣定神閒的點頭道:“是,皇上,我馬上去辦。”

李鴻章已經將他原先習慣說的老臣啥的舊式稱呼都換成新時代的名詞了。

華軍一方面在整個朝鮮大舉‘善後’,保證朝鮮除了漢人和在華國政府登記了的,有護照的,合法入境的外國人之外,不再有外國非法的人員和軍隊。

另一方面,李鴻章在積極對各國公使進行接洽。

“大家好,今天把大家請過來,就是聚一聚,大家都不要客氣。”李鴻章笑眯眯的舉起紅酒杯,鮮紅的紅酒在高腳杯中盪漾,形狀美麗,顏色也很美麗。

隨著李鴻章的話,外面到處都是槍聲,在漢城到釜山,這麼不長的地段上,兩萬多華軍全面出擊,想藏,很困難,因為華軍本來就是游擊戰出身,越是華軍第一野戰師這種主力師,越是不會忘記這些老傳統,時常拉到山裡進行山地作戰的訓練。

幾國公使紛紛站起身,輕聲的議論了起來,大家都認為,華軍和日本人的戰端又要開始了。

“外交大臣先生,條件不合理可以再談,不能再起戰端啊!”英國公使皺著眉頭對李鴻章道:“在華皇對歐洲各國丟擲橄欖枝之後,關係不是都已經緩和了嗎?為什麼又打起來了?”

英國人指的橄欖枝,就是萌總裁前幾天對英國記者講話的時候,說的華國的社會制度,和歐洲列強的制度是一個意識形態,大家都是類似的體制,所以,不存在政治上上經濟制度上的紛爭,這是最重要的。

前面就說了,只有這種形態的爭執,才是根本的矛盾點,既然不存在這種矛盾,那麼,剩下來的就是利益的爭執了,其實不是什麼大事,英國人和法國人,以及各國,列強國家不希望華國太強大,但是華國已經強大了,想阻止華國統一接壤的朝鮮,根本不可能,他們基本都沒有了要阻止華國統一朝鮮的想法了。

關鍵還是日本,本來英國人和法國人想藉助日本人的力量來牽扯沙俄在遠東的勢力,現在沙俄不存在了,那麼,他們正好順水推舟,藉助日本人的力量,來牽扯華國的勢力發展,其實也是一樣的,只是不希望隨便發動戰爭罷了,尤其,日本現在根本不是華國的對手,在華國放了一個旅在日本後,守著長崎城的問題其實是不大的。

華軍現在仍然處於弱勢,一個旅不少,但是如果朝鮮到日本的海域被英國艦隊和法國艦隊給切斷了的話,便沒有了補給,要不是華國在長崎城已經有近百萬人口,否則,即便是有近萬人的一支王牌旅,也不可能長期堅持。

“沒有辦法,誰讓日本人總是不走?這不是只能打了嗎?不會影響各國在朝鮮做生意,也不會影響和華國的關係。”李鴻章微微一笑,“我們喝酒,這些都是小事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是的,朝鮮的問題,現在都算是小問題了,關鍵還是華軍什麼時候撤離日本本土,不能總是佔著長崎城啊?而且,要求日本方面賠償一億華元的條件太苛刻了,我們幾個國家都不能夠接受!”英國公使正色道。

“這是我們和日本兩個國家之間的事情嘛,公使先生,你們是不是管的有點寬了?賠償不能少,長崎城,也必須由華國掌控,按照我們皇帝的意思,各國有想要在日本擁有港口的,我們華國也會給予肯定。”李鴻章笑眯眯的回答道。

幾個公使目瞪口呆,他們的胃口都不小,皮也都夠厚的,但是還真趕不上華皇,你們當日本是什麼?是白菜嗎?這就想分割了?

關鍵幾個國家,都對日本的本土不敢興趣,人少地域小,能獲得的好處有限,不像是華國。

在19世紀前期和中期,尤其是幕府開國之前,日本所經受的侵略,雖然有黑船來航、《安政五國條約》、開放通商口岸等等事件,但是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都不如清國,並沒有被大規模入侵。

當時的江戶幕府治下,因為將近二百年的和平,日本已經是一個武備鬆弛的國家了,在西方列強面前並沒有多少抵抗能力。

清國和日本在19世紀前中期並無多少不同,同樣搞閉關鎖國,幕府的軍事實力甚至比清國還要孱弱,甚至到明治維新前期,日本的軍事實力也並不能入英法等列強的法眼之內。

1840年打到鎮江的一萬多英軍,1860年打到北京的兩萬多英法聯軍,如果扔到日本去,也照樣可以打進京都和江戶,不會有什麼別的不同。

之所以日本沒有遭受到列強大規模入侵,一個是它的地理位置,一個是它貧瘠的資源。

日本是孤懸於東北亞一角的島國,地理位置並不優越,也沒有處在當時重要的通商航道上面,對西方列強來說,大規模入侵日本有實際上的難處(英國能夠入侵清國,是因為有印度這個基地和跳板),而且很顯然勞師動眾,佩裡准將率領幾艘黑船轟開幕府大門的時候,首要目的是想給美國未來去遠東的商船和艦隊提供一個補給點。

當然,如果日本擁有令列強垂涎三尺的資源的話,那麼在19世紀那個年代,就算地理偏僻它仍舊會招來西方國家的大規模入侵,可是它沒有。

這絕不是說日本一直都很貧瘠,實際上在江戶時代前期(17世紀),日本是一個出了名的富國——因為盛產金銀,它甚至被馬可波羅在遊記裡面稱作“黃金之國”,也被後來的西班牙人和荷蘭人稱作是富庶的天堂。

黑川金山、湯之奧金山和佐渡金山等等,都是當時世界上較大規模的金山,在德川幕府前期,這些金山成為了幕府的重要財源和財政支柱。

除了金山之外,日本還有不少大規模的銀山,規模都是當時的世界前列。

所以,在16-17世紀,西班牙人和後來的荷蘭人,包括後來的清國人,都是透過和日本貿易,獲得了鉅額的財富。

和一般印象不同,日本也跟清國做生意,甚至是把清國當成了主要的貿易物件。

在1715年幕府頒佈的《海舶互市新例》當中,幕府規定清國一年可以來船10艘進行貿易,交易金額限定在000貫之內,而荷蘭人的交易額限定為一年1500貫之內(貫是當時日本的重量單位,約為.75千克左右)。

而由於當時日本的出口量小進口量大,日本與外國的貿易帶來了驚人數量的貿易逆差,這種貿易逆差的後果就是金銀大量流出。

從1655-1715年,60年間日本流出黃金9萬7600兩,銀7萬400貫,佔當時黃金產量的一半、白銀產量的四分之三,這也是幕府痛下決心頒佈《海舶互市新例》限制貿易規模的原因。

而到了19世紀,因為西洋人的壓迫,金銀的流出速度再度加速。

佩裡准將黑船來航之後,1854年簽訂了《日美和親條約》,幕府答應了全面對美國開放通商,結果西方其他列強蜂擁而至,最後達成了《安政五國條約》,列強都獲得了和日本貿易的片面最惠國待遇。

這些商人利用條約從日本攫取了巨大利用,其重要的一環就是利用日本金銀比率比外界低(當時日本金銀兌換比率是1:10,而英國等國家是1:0),大量用白銀套購日本黃金。

短短十幾年間,日本的黃金就再度大量流出,幕府財政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也正是因為財政的失敗,所以維新黨人才可以那麼容易推翻接近兩個半世紀的幕府統治。

更為可怕的是,此時日本的礦山經過了多個世紀的開採,已經變為枯竭狀態,佐渡金山等大型金礦在近代的產量變得十分低下,再也無法和鼎盛時代相比。

於是經過幾個世紀的碌碌無為和對清國以及西洋人的貿易失敗,日本原有的貴金屬已經大量流出,從人人稱羨的黃金之國變成了一個貧瘠的國家,和透過絲綢、茶葉等貿易積累了幾百年白銀的清國相比,無異於是一個沒有任何侵略‘價值’的國家。

如果日本還有大清那樣多的財富,那麼在那個弱肉強食的時代,不管日本幕府或者日本朝廷有多麼體制開明、多麼勵精圖治,他們都肯定將會面臨到西方列強的侵略,因此重要的不是它怎麼樣,而是它是否值得侵略。

英國人和法國人肯定不能看著華國這樣壓榨日本,如果讓華國成功的話,華國的國力將會得到多大的增強?日本將會得到多大的削弱?

李鴻章和幾個國家的公使,雙方開始了一場長時間的唇槍舌劍的爭吵。

當然,肯定是沒有結果的。

在爭吵中,華國徹底解決了朝鮮問題,朝鮮,不再有華國控制外的‘外人’,只有漢人,而且都是有身份證的漢人,和洋人,都是拿到了護照的合法外國人。

現在剩下的就是日本問題了。

“總裁,西鄉隆盛求見。”王佔奎來彙報。

萌總裁一怔,這個傢伙,怎麼跑到漢城來了,日本方面,萌總裁是不會再去了,去玩過一次,也就差不多了,關鍵還是不‘安全’。

萌總裁這個人,還是很重視個人安全問題的,只要他不死,華國頂多是發展的慢,就算是再慢,按照現在的速度,在十年內趕上次強的問題是不大的!甚至可以趕上法國這種列強。

“還是見一下吧?既然都從日本跑過來了,不知道什麼事情。”卡特莉娜卡芙公主柔聲道。

萌總裁微微一笑,搖頭道:“我也猜不到他要怎麼樣,既不肯依附於華國,而且,他還在跟政府軍作戰呢,我是看不懂的。你說,日本的明治維新政府,和西鄉隆盛的政府,誰更加徹底一些?”

倒幕戰爭的本質並不是為了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資本主義制度,西鄉很大程度上只是為了推翻德川幕府,他的真正目的是再建一個由武士貴族集團所統治的強大政權。

而倒幕派的成份相當複雜,其中有像三井這樣的半資產階級半地主階級,有大久保利通,坂本龍馬這樣的半武士半資本主義擁護者,也有西鄉這樣的封建武士階級,當共同的敵人德川幕府倒臺後,階級矛盾也開始激化。

明治政府初期在軍事上依靠薩長兩大強藩,經濟上依靠財主寡頭支援,政治上則是封建保守派和資產階級改革派表面維持和平,而保守派則因為有軍隊可以處處壓制改革派。

西鄉理想的明治政府是為大名和武士階級服務,團結內部共拒外敵,所以他對明治政府內部的矛盾並不在意,因為他手上有軍隊,可以繼續做遠端操控政府的大名。

以大久保利通為首的改革派和知識分子則認為建立資本主義制度才是拯救日本的唯一道路,那麼,割據全國的封建大名和落後的武士階級很顯然就成了必須清除的物件,於是,各種針對大名和武士階級的政策在大久的鐵腕下開始出臺,同時新政府開始內部剔除薩長中的保守勢力,建立自己的軍隊,最終矛盾激化。

因此,西南戰爭是日本真正的資產階級革命。

“誰更加徹底一些?皇上指的是資產階級革命嗎?那應該算是日本明治維新政府吧。”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笑道:“西鄉隆盛的身上,仍然帶有封建色彩,他其實算是封建資本帝國主義。明治政府其實也算是封建資本帝國主義,只是稍微好一些罷了。”

萌總裁點點頭,“你說的很好,我也是這麼看的,所以,他們本質上,只是權力的爭奪!並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這場戰爭,如果我不揷手,肯定是更加徹底革命的明治政府會佔上風,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我也猜不到這個人又來幹什麼?”卡特莉娜卡芙公主擔心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