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甲午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1158 凱瑟琳提供新思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158 凱瑟琳提供新思路】

“這次從歐洲回來,我看,你還是留在我身邊吧。你自己有什麼打算嗎?”華皇問李提摩太。

李提摩太看了看妻子凱瑟琳,不知道該怎麼說。

華皇笑道:“李提摩太,以前我沒有發現,你這麼怕老婆?看凱瑟琳幹什麼?我在問你呢。”

“回陛下的話,我不想做官了,或者說,我不想做正式的官員,我就在天津挺好的,我已經適應了天津的生活,哪兒也不想去,凱瑟琳在華國建築院也有穩定的工作,現在就真的挺好的了。我做點生意,並且幫著華國處理一點教育上面的來往,能為華國做點貢獻算一點,用我這幾年搞起來的一點人脈,積極幫華國從歐洲和美洲網羅技術人才。”李提摩太說出了心裡話。

李提摩太其實不喜歡當官,而且,當了一陣子的官之後,他也發現自己的確不適合當官。

華國的官,社會地位比較高,卻並沒有多少油水,尤其華國抓廉政抓的厲害,基本兩三個月就要搞一次小的運動,對於這個年代的人來說,不是有很強的政治榮譽感,都不會太想當官。

華皇微微一笑,“人各有志,隨便你吧,多吃東西。這次去歐洲,如果你做的好,我看,可以把你的公司總部設在歐洲,算是統計局的編外高階人員,怎麼樣?”

華皇是很少勸人家吃東西的,這是很高的待遇了。華皇也知道李提摩太這個人喜歡奢華的生活,這是在華國有根基了,跑回歐洲又是什麼都不是,捨不得走,要不然早回去了。

李提摩太聞言大喜,這是很好的差事,既不算華國編制內,而且,以他和陛下的關係,每個月的津貼肯定少不了,“好啊,我早有想回歐洲的打算。”

李提摩太說完,又看了看凱瑟琳,凱瑟琳一臉的平靜。

萌總裁笑道:“你怎麼老是看凱瑟琳,凱瑟琳,你喜歡在華國,還是喜歡在歐洲?”

“我喜歡在陛下身邊工作。”凱瑟琳斬釘截鐵道。

李提摩太一怔,一臉的尷尬,他不是一個有主見的人,聽夫人這麼說了,就打消了想回歐洲的念頭。

萌總裁笑道:“只要有錢,在哪裡都一樣,這些都是小事,以後再說。”

索菲亞忽然道:“我也想在陛下的身邊,好不好?”

萌總裁少有的臉一紅,索菲亞和他雖然有幾年沒有見了,但是並不陌生,萌總裁是真心喜歡索菲亞,既有西方少女的臉孔和身材,又有東方女孩子的個性,“這有什麼問題?我同意了。”

索菲亞甜甜的一笑,凱瑟琳頓時開心了起來,華皇這一句同意,可能會決定女兒一生的命運呢。

凱瑟琳是男人一般的個性,在來到華國的這七八年見,見識已經積累的很廣了,凱瑟琳認準了,只要跟著皇帝,就是世界上最有前途的一條路。

眾人吃過飯,卡特莉娜卡芙公主才過來。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對凱瑟琳笑道:“李提摩太先生,夫人,好久不見,我剛才有點急事,來晚了。”

“怎麼敢勞煩公主?”李提摩太和凱瑟琳急忙站起身來。外面的普通人不太清楚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的地位,但是皇帝身邊親近的人,還有體制內的高層,卻都是知道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實在已經是帝國的二把手了,自然尊敬的很。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大方的坐在了潔格格的身邊。

華皇主動談到了歐洲的局勢,想讓李提摩太和凱瑟琳儘快的進入狀態。

同時,華皇也想聽一聽凱瑟琳的看法。

李提摩太沒有什麼主意,但是華皇知道,凱瑟琳不但對於建築方面很有天賦,對於政治嗅覺方面,也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大勢。

能處理小事的人才很多,但是能看清大勢的,那都是國家一等一的人才,這也是華皇為什麼這麼器重李鴻章的原因,不管原本的歷史中,清廷有多麼的糟糕,但是作為破船的大副,李鴻章實在是做的很出色了。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嘆口氣,“沒有強大的海軍,處處受到限制。日本現在的局勢是不怕打不贏日本人,唯一擔心的是英國人和法國人的艦隊,會從海上給予日本人支援,如果有英國人,法國人,或者他們幫助運輸日本軍隊到佐世保和長崎城登陸的話,我軍會腹背受敵。”

萌總裁點頭道:“我已經讓曾紀澤在歐洲,一方面聯絡購買軍艦,一方面尋找結盟物件。”

一艘鐵甲艦,代表了這個國家現在最高的科技水平。到了後世,航天科技就代表了一個國家最高的科技水平,同為國力的象徵。

“結盟物件是一個關鍵,華國和英國人,法國人的關係,由於中亞省的問題,還有現在正在和日本人交戰的問題,誰賣軍艦給華國,就等於是在跟英國人,還有法國人做對,在外交上也是大麻煩。華國以前和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以及幾個在亞洲經商的國家簽訂過南亞合約成員國組織的條約,但是那個組織形勢不可靠,完全是一個商業性的條約,和結盟是兩碼事。”凱瑟琳道。

萌總裁眼睛一亮,到底沒有看錯,凱瑟琳的確是有遠見的女人,華皇忽然發現,女人在很多時候,的確是比男人要厲害,至少他真沒有發現自己身邊有幾個這麼厲害的女人。

華皇接觸的男人也並不少,像華皇的總裁侍從室,就是軍隊官員來鍍金的地方,有特別厲害的人才,都會被優先提拔,還有高級官員,萌總裁也會經常關注,很多人都不稱職。

華國當初剛剛建立的時候,一大批的臨時趕鴨子上架的軍隊官員,已經在逐漸的被從底下升上來的學校出來的高中生,大學生們逐步的取代了,在華國當官,看重德和能力,這兩個方面,光是忠誠也不行。

萌總裁意味深長道,“德國是我們最理想的選擇,不過這個俾斯麥,保守的很。根據曾紀澤的彙報,最理想的是奧匈帝國和義大利,我也比較偏向於這兩個國家。最主要的,還是奧匈帝國。”

19世紀末0年代初,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和影響下,帝國主義國家圍繞著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紛繁復雜。

基本矛盾有三對,即法德矛盾、俄奧矛盾和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十分尖銳。

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失去了原來在西歐和中歐的霸主地位,國內各個階層一致要求報仇雪恨,德國為了防止法國東山再起,極大擴充軍備。

俄奧矛盾的表現是在對巴爾幹半島的爭奪上。

多年來,俄國打著大斯拉夫主義的旗號,向巴爾幹半島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區進行擴充套件,地處中歐的君合國奧匈帝國也在向巴爾幹半島西北部擴張,又怕在自己統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脫離奧匈帝國的統治而獨立。

英國從它傳統的外交政策上出發,力求維持歐洲大陸勢力的均衡,既不願意德國過分強大,也不願意看到俄國的勢力在巴爾幹半島過於膨脹,隨著在殖民地問題上的衝突的加劇,英德矛盾開始激化,逐漸成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

現在雖然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三家還沒有結成“三國同盟”,但是根據華國統計局在歐洲各站的情報網絡反饋回來的資訊來看,是遲早的事情了。

在原本的歷史中,19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建立了針對俄國和法國的三國同盟,1879年,在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奧簽署了“同盟條約”,這個條約具有明顯的反俄性質。後來,由於義大利在同法國爭奪突尼西亞的鬥爭中失敗,俾斯麥趁機拉攏義大利,共同對付法國。

188年,德、奧、意三國簽署了“同盟條約”,三國同盟正式建立。

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

所以,萌總裁要看德國人的態度。

而且因為華國和英國,法國兩國,在亞洲有太多的利益衝突,和德國則沒有這種利益衝突,能結盟的,也只有德國,或者奧匈帝國這樣的國家。

“陛下想找奧匈帝國,是因為我們有共同的敵人,就是沙俄,但是,陛下似乎不是要找軍事上的援助,只是要找一個有話語權的國家罷了,如果那些老牌列強看不上華國,我們也不妨多考慮新興的國家,我最近比較注意羅馬尼亞的新聞。”凱瑟琳夫人輕聲道。

華皇的眼睛一亮,格外的感到驚喜,他頓時覺得自己的思路還是窄了,也知道凱瑟琳這是在提醒自己。

歐洲的幾個大國,英國,法國,已經因為有利益衝突,被華皇排除在外了。

在原本的歷史中,為了對付“三國同盟”,189年,法國和俄國達成了軍事協議,它規定一旦法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援的義大利的進攻,俄國將以全部軍事力量進攻德國,一旦俄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援的奧匈帝國的進攻,法國應以全部的軍事力量來進攻德國。

俄法同盟形成後,歐洲開始出現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

它也是向三國協約方向推進的第一步。

隨著英德矛盾發展成為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英國調整同法國、俄國的關係,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別簽署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的建立,這樣,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

歐洲的這兩大軍事集團的對抗,也是十九世紀末期和二十世紀初,甚至是直接影響一戰和二戰的主旋律。

華皇考慮過歐洲的所有國家,要麼是國力太低下,實在沒有什麼話語權,要麼就是內政問題很大。

像目前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還是很強大的,也為中亞的局勢,增加了很多的變數。

但是華皇在一開始就沒有考慮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被歷史學家認為是帝國現代化的時期。

帝國在前線失去不少領土,中央政府的衰弱導致管治不穩,帝國在坦志麥特時期試圖對帝國進行改革及重組。

在坦志麥特時期,土耳其須應對外國的入侵,帝國獨力難支,於是開始與歐洲國家結盟,如法國、荷蘭、英國等。

在克里米亞戰爭時期,土耳其聯合英國、法國等國抵抗俄國。

坦志麥特時期一系列的憲政改革包括建立現代化軍隊、改革銀行系統,以現代工廠取代同業公會。

1856年,哈特-艾·於馬雲法令保證所有奧斯曼帝國的公民,不論種族及信仰,都享有平等的地位,把189年哈特-艾·沙里夫法令的內容進一步擴充。

基督教米利特享有特權,如186年的亞美尼亞國民憲法是底萬批准的法規,包括150條條文,由亞美尼亞知識份子及新成立的亞美尼亞國民議會草擬。

一部稱為坎寧-厄·埃沙西(奧斯曼土耳其語解作“基本法”)的憲法使改革時期達到頂峰,該憲法由新奧斯曼人的成員編寫,於1876年11月日釋出,為國民建立了自由及平等的概念。

這是奧斯曼帝國的“一次立憲”。

一次立憲時期為期甚短,但其意念(奧斯曼化)對改革派新土耳其人具有影響,新土耳其人在西方大學接受過教育,他們相信君主立憲制能解決帝國社會不穩的問題。

1876年的一次軍事政變廢黜了土耳其君主阿布杜勒阿齊茲,穆拉德五世繼位,因精神問題,穆拉德五世在上任短短數個月內再遭廢黜。

1876年1月日,一如人們所期待,繼位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宣佈實行君主立憲制,然而,憲政下的議會執行了僅僅兩年就被君主封禁,但沒有被廢除,其後迫於壓力,議會再度召開,然而坎寧-厄·埃沙西的有效性被降至最低。

在19世紀,民族主義的興起橫掃許多國家,奧斯曼帝國亦不能倖免。民族意識與公民民族主義意識的增長令西方的國家主義思想引入奧斯曼帝國,使帝國須應付國內外的民族主義。國內滋生了不少革命政黨。民族主義興起對19世紀的帝國影響深遠,還影響著二十世紀初帝國的國策。許多奧斯曼土耳其人質疑當時的國家政策,一些人認為種族衝突源自外部,與行政無關。帝國在那時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應付民族主義的能力也備受質疑。

189年,在英、法、俄三國的干涉下,希臘在19世紀0年代的希臘獨立戰爭後宣佈獨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改革未能抑制多瑙河大公國及大塞爾維亞主義興起,兩地已處於半獨立狀態。

1875年,塞爾維亞、黑山、瓦拉幾亞及摩爾多瓦宣佈脫離帝國獨立。

1877年至1878年的俄土戰爭正式確立了塞爾維亞、羅馬尼亞、黑山及保加利亞的獨立。波斯尼亞被奧匈帝國佔據,巴爾幹其他地區仍舊置於奧斯曼帝國的控制。

在這反殖民化的浪潮裡,塞爾維亞裔猶太人居達·阿勒卡萊鼓吹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的國度。

土耳其人在俄土戰爭失敗,奧斯曼帝國以塞普勒斯換取英國在柏林會議上的支援。

萌總裁知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輛老破車,和原本的清廷幾乎如出一轍,骨子裡的封建體制是改變不了的,後面的歷次劫難,將會讓他們的國土不斷縮小,根本無法作為華皇的盟友。

倒是凱瑟琳說的羅馬尼亞,給了華皇新的思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