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甲午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1204 布達佩斯統計局的訊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04 布達佩斯統計局的訊息】

不過,華皇只是對於電影中的茜茜公主感興趣,對於真實的茜茜公主,略微好奇而已,不會太多幻想。

畢竟年紀相差太大,而且,華皇其實對洋一妞真的還好。

華皇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似乎,她身邊的外國女孩越來越多了,李泰熙在華皇看來,都不算是外國的,因為朝鮮本來就是華國的一部分,且相貌,語言無異於華國人,早就看不出分別了。

卡特麗娜卡芙公主在華皇的身邊時間再長,也還是金髮碧眼的小洋妹子,還有毛妹子葉卡婕琳娜克里莫娃。

凱瑟琳不算,華皇雖然知道凱瑟琳極想和自己‘靠攏’,但華皇已經不是剛剛穿越的吊絲了,華皇隨著當皇帝的時間增加,已經越來越有一個真正的華國主宰者的氣質了,還是有些道德的,就連趙青蘿,在趙青蘿自願之前,華皇也不會勉強,而且,華皇這麼長一段時間,居然破天荒的忍住了,居然一句話也沒有同趙青蘿單獨說過。

“我估計,到了維也納,我們應該會受到和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差不多的待遇。”卡特麗娜卡芙公主笑道。

萌總裁嗯了一聲,“可能吧,不管人家怎麼對我們,我們都平常心。”

華皇覺得這個約瑟夫一世也和大明朝的崇禎皇帝很相似,很勤奮,很想讓國家強大,但是國家偏偏是在他手裡倒閉的。

在華皇眼裡,這個約瑟夫一世,幾乎可以算是政治上的庸碌之輩。

崇禎帝是一個勤政的皇帝,據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髮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

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崇禎帝執政時期,對於後金,群臣分為主戰、主和兩派。崇禎帝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戰派袁崇煥。文官集團使得軍中之將只重出身門第,幾次大規模對後金的軍事活動均遭慘敗,削弱了明朝的軍事力量,最終無力鎮壓農民軍起義,間接加速了明朝滅亡。

華皇是很喜歡崇禎皇帝的,喜歡在於同情的成分,也是華皇唯一研究過的古代皇帝,華皇的興趣和一般人不同,喜歡研究悲劇人物。

這個約瑟夫一世,很顯然,也是一個悲劇皇帝。

這樣一個皇帝,能夠看得上才九歲的華皇,和剛剛統一兩年的華國嗎?

華皇和卡特麗娜卡芙公主聊了一會即將到達的維也納。

卡特麗娜卡芙公主笑道:“陛下不用抱太大的希望,在我看來,與其對奧匈帝國這樣的國家抱有幻想,不如盼著俾斯麥先生能夠接受陛下和華國。”

萌總裁笑著點了點頭,在這一點上,他和卡特麗娜卡芙公主的看法是差不多的。

“這個約瑟夫一世的名氣好像很大。我經常在報紙上看見他的名字。”潔格格忍不住問道,“怎麼?他是一個不好相處的人嗎?”

弗朗茲約瑟夫一世是最著名的三位奧地利皇帝中的一位。

相比開國不久時蒸蒸日上的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國力鼎盛的瑪麗婭特蕾西婭女皇,弗朗茲約瑟夫一世代表了日暮西山積重難返的帝國。

在二十世紀的曙光來臨時,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統治下的奧匈帝國卻錯過了最後的機遇。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現代國家的誕生,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儘管勤勉努力,奧地利卻無力回天。在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死後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奧地利作為一個歐陸強國的歷史徹底走到了盡頭。

從此以後在人們心中的奧地利只是一個富裕祥和的小國,再也不是那個歐洲的超級勢力。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也是著名的悲劇帝王,儘管他血統高貴,又每日刻苦工作十二小時以上,但命運弄人。

在他長達68年的統治生涯結束時,他的弟弟在墨西哥被處決,他最愛的妻子被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刺殺,兒子年紀輕輕選擇了自殺,選擇的繼承人侄子斐迪南大公又在塞爾維亞被刺殺,直接點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這場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為報仇發動的戰爭則乾脆的終結了奧匈帝國長達600年的歷史。

縱觀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的一生,能感慨的只有一個稱得上優秀的人在歷史的大車輪前的無助。

弗朗茲約瑟夫一世出生在維也納市郊著名的美泉宮。

他的伯父斐迪南一世沒有子嗣,因此皇室將年少聰慧的他列為未來的繼承人。

僅僅十三歲時,弗朗茲約瑟夫就以上校的軍銜加入了帝國軍中,開始了軍旅生涯。

正是從參軍開始,弗朗茲約瑟夫一世一直以穿著軍裝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直至去世。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是弗蘭茨卡爾大公和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之女蘇菲弗裡德裡卡公主的長子,因伯父斐迪南一世無嗣,他被教育成為國王假定繼承人。

1848年曾在義大利參加鎮壓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反抗奧地利統治的起義,當革命蔓延至帝都維也納時,奧皇斐迪南一世因精神原因被迫遜位,弗蘭茨於1月日在奧爾米茨登上帝位。

在他統治的最初10年即所謂的“新專制政體”時期,他親自制定外交政策和戰略決策,與首相和外交大臣費利克斯·施瓦岑貝格一起開始恢復帝國秩序,1850年11月以武力威逼使普魯士簽訂奧爾米茨條約,解散德意志邦聯,向奧地利稱臣,這被普魯士人認為的第二個耶拿之恥。

但首相在國內的粗暴統治和不容異己的警察機構激起了人們內心的反叛情緒,當1851年政府撤回1849年在革命壓力下答應制定憲法的許諾時,這種情緒變得更具威脅性。

撤回許諾的後果深遠,導致自由黨對弗蘭茨·約瑟夫的統治長期不信任,引發了185年在維也納行刺奧皇的企圖和米蘭暴動。

施瓦岑貝格於185年去世後,弗蘭茨·約瑟夫不再任命首相,自己獨攬大權。他雖然很勤奮但智力卻並不高,在複雜的國際政治中常常走錯路數。

奧地利帝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的錯誤主要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不顧俄羅斯帝國對他的一貫支援,調動駐加利西亞的軍隊到俄國邊境,迫使尼古拉一世從多瑙河沿岸撤軍,這造成了兩國永久的裂痕,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殺前悲嘆奧地利的背叛:“我是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傻瓜,居然指望別人知恩圖報。”而西方國家則因為他並沒有直接參戰,把他看成企圖不勞而獲的奸詐人物,最後他兩頭不討好。

因為國內複雜的財政問題,他在1859年開始削減軍費,但又中了加富爾的詭計,忍不住挑撥而向撒丁王國宣戰。

沒想到抓耗子卻帶出大象,法國的拿破崙三世變臉和翻書一樣快,毫無徵兆的突然拔刀幫助弱小的撒丁,歷史上第一次透過鐵路機動迅速把10萬大軍帶到義大利戰場,預想的邊防軍懲罰作戰變成了大國間的主力對抗,弗蘭茨親在趕到戰場也沒有絲毫作用,兩軍的指揮都顯得雜亂無章,而奧地利顯得更亂,索爾費裡諾戰役的失敗嚴重損害了奧地利的軍事聲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7月他匆忙的締結了《自由鎮和約》將倫巴比割讓給對手以結束戰爭。戰敗後出現的危機氣氛促使弗蘭茨·約瑟夫重現開始注意憲法問題,憲法試驗期--聯邦制憲法和中央集團期憲法交替試行,直到1867年。

在1864年對丹麥戰爭中,約瑟夫與普魯士結成同盟,企圖以此拖延其在德意志的支配地位,但卻徒勞。

普奧獲勝後,爭吵發生了,雙方的戰爭不可避免,普魯士與撒丁結成同盟,形成對奧地利的夾擊之勢。外交官提議透過法國拿破崙三世之手,將威尼斯讓給撒丁來避免這種不利態勢。

雖然註定要失去威尼斯,但約瑟夫卻認為不經一戰就失去一個省份有失體面,死也要死的光榮一些,遂即把善於攻擊的阿爾佈雷希特·弗里德里希·魯道夫大公和善於防禦的路德維希·馮·貝內德克調換了一個位置,普奧戰爭的結局是北方戰線失敗,南方戰線勝利,奧地利雖然失敗,並交出了威尼斯,但保證了對南方的心裡優勢。

由於弗朗茨·約瑟夫未能達成聯邦制解決方案,使各民族滿意,各民族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惡化。1867年的形式以趨於明朗,必須像不聽指揮的匈牙利人做出妥協,結果形成“帝國和王國的二元君主國”,這這個二元君主國裡,一半奧地利,一半為匈牙利,以平等的夥伴關系共存。

這一妥協給匈牙利人相當大的權利來擴大其影響,蒙受損失的是斯拉夫各民族;波西米亞人(捷克人)和波蘭人沒有分享到奧地利德意志人在帝國的奧地利部分即西半部所享有的特權;而克羅地亞人、斯洛伐克人和南部斯拉夫人則沒有分享到匈牙利人在匈牙利部分即東半部所享有的特權。

弗朗茨·約瑟夫認可了這種偏袒的做法,違反了在這個多民族國家中各民族基本平等的核心法則。

歷史上長期演變所形成的各個邦屬對皇帝的關係為各民族對奧地利德意志人君主或匈牙利人君主的屈服所取代。

這樣國家持續不得安寧。

賦予各斯拉夫語與匈牙利語和德語以平等的最後一次改革嘗試,在奧地利德意志人民族壓力下,也為奧皇所否決。

至於承認和恢復捷克人古老的權利問題,則束縛著奧匈帝國的外交政策並威脅著它的內政。

更為不利的是南部斯拉夫問題,從1867年起,匈牙利統治下的克羅地亞人感到他們被不斷的匈牙利化,匈牙利人的統治終於使居住著斯拉夫同胞的塞爾維亞成為二元君主國的死敵。

在火車抵達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做短暫停留補給的時候,華國駐紮在布達佩斯的保密機構送來了一份情報。

“陛下。”卡特麗娜卡芙公主看了一眼,馬上交給華皇,因為華皇就在身邊,“這是從布達佩斯送來的最新情報。”

萌總裁看了看,立刻坐正了身體,隨即又站了起來,連著說了三個‘好,好,好’!

卡特麗娜卡芙公主,潔格格,趙青蘿,李泰熙,葉卡婕琳娜克里莫娃,凱瑟琳,還有索菲亞,曾思平,李提摩太都看著華皇,不知道好從何而來?

卡特麗娜卡芙公主剛才看了電文,也沒有發現有什麼值得陛下這麼高興的事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