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甲午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1253 日本發表宣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53 日本發表宣告】

就在德國發表了宣告,支援日本之後,伊藤博文也立刻透過德國的報紙,告訴整個歐洲,華國是怎麼樣的一個國家,顛倒是非,把華國將他們從朝鮮趕出去,說成是他們從來沒有到過朝鮮。

“日本人真的會耍無賴,簡直是流邙國家。”卡特麗娜卡芙公主氣憤道。

萌總裁只是淡淡的一笑,“算了,不要去想這些不愉快的事情了。今天是不是可以見到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二世了?”

卡特麗娜卡芙公主哦了一聲,“是的,陛下,這次說起來還真的要多虧了之前在義大利見過一面的西班牙王后瑪利亞克裡斯蒂娜,是她的幫助,才讓我們獲得了這次機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的確是這樣,這是我們為數不多的能夠見到歐洲國家君主的機會!”萌總裁對這個結果很滿意,不管有沒有收穫,能夠直接見到一個國家的君主,至少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還不止,聽說,這個阿方索十二世是一個沒有多少能力的人,最關鍵的是,我們能夠見到他們的宰相安東尼奧卡諾瓦斯德爾卡斯蒂略。”

在1868年革命中,阿方索十二世的母親被廢黜。

他被母親帶離西班牙,在巴黎、維也納和英國接受了良好教育。伊莎貝拉二世於1870年正式宣佈退位,希望此舉能幫助阿方索重獲王冠,但是西班牙議會選擇了義大利國王維託裡奧·伊曼紐爾二世的兒子阿梅迪奧·德·薩伏依來充當國王。

阿梅迪奧·德·薩伏依在即位後被卡洛斯戰爭、共和主義者的活動和貴族集團的內訌搞得焦頭爛額。

187年,阿梅迪奧·德·薩伏依在混亂的局勢下主動退位,為阿方索十二世的上臺掃清了障礙,波旁王朝得以復辟。

1874年1月8日,保皇派將領阿塞尼奧·馬丁內斯·德·坎波斯發動政變,宣佈阿方索十二世為西班牙國王。

阿方索十二世於次年(1875年)回國正式執政。

阿方索十二世於1876年最後鎮壓了卡洛斯派的暴亂(所謂第二次唐·卡洛斯戰爭)。

卡洛斯系的繼承人小唐·卡洛斯(他自稱卡洛斯七世)被擊敗,從此卡洛斯派再未能對西班牙王位構成威脅。

在同一年,阿方索十二世命令議會起草新憲法,以圖在西班牙政治生活中引入英國式的兩黨制。

在阿方索十二世統治時期,最有影響的權臣是首相安東尼奧·卡諾瓦斯·德爾·卡斯蒂略(西班牙保守黨的創始人)。

雖然西班牙首相安東尼奧不是鐵血型別的政治家,沒有問鼎王權的野心,不過,在西班牙,也同樣是一個俾斯麥式樣的人物。

所以,卡特麗娜卡芙公主才會對於有機會能夠同時見到西班牙國王和首相,感到高興。

西班牙與敵對國家持續鬥爭,引起領土、貿易和宗教衝突,都使得西班牙國力在17世紀中葉開始下滑。

在地中海,西班牙王國與奧斯曼帝國戰事頻繁;在歐洲大陸,法國逐漸變得強大;在海外,西班牙首先與葡萄牙競爭,後來的對手還包括英格蘭和荷蘭。

而且,英、法、荷三國支援海上搶劫、西班牙在其領土過度動用軍力、政府貪汙漸趨嚴重以及軍費導致經濟停滯,最終導致帝國的衰落。

171年的烏得勒支和約使西班牙失去在義大利和低地國家的剩餘領土,結束了其歐陸帝國的歷史。

西班牙以後的情況轉好,可是在歐洲政治一直只是二流國家。

然而,西班牙一直維持並擴張其殖民帝國。

而到了19世紀,半島戰爭的衝擊引起南美獨立戰爭,導致諸國宣佈獨立(1808年—18年)。

隨後發生的革命使西班牙喪失在加勒比海附近的殖民地。西班牙帝國在加勒比海(西屬古巴和西屬波多黎各)、亞洲(西屬菲律賓)和大洋洲(西屬關島、西屬密克羅尼西亞、西屬帛琉及西屬北馬裡亞納群島)都保留相當多領土,直到1898年的美西戰爭。

西班牙本應能夠恢復其帝國的餘暉,但拿破崙在法國的崛起卻令它的願望落空。

西班牙在19世紀第一次失去的主要海外領地,就是遼闊的路易斯安那領地。它一直向北方延伸至加拿大,是在176年由法國割讓而得來的。

1800年,法國皇帝拿破崙按照秘密簽訂的聖伊爾德豐索第三條約奪回其統治權,並把它賣給美國(180年路易斯安那購地)。

而在1805年的特拉法加海戰中,西班牙主力艦隊被法軍下令擊毀,降低西班牙防禦和維護其帝國的能力。

另外,拿破崙大軍在1808年入侵西班牙,有效切斷西班牙與其帝國之連系。但其實,結束其美洲的是內部紛爭。

拿破崙於180年將路易斯安那領地賣給美國,引起美國和西班牙的邊界之爭。美國政府認為西班牙的西佛羅里達也在購地範圍內,並要求西班牙交還土地。

西班牙為此表示抗議,認為路易斯安那購地的範圍只涉及新奧爾良一帶,反對美國的要求。

1810年,西佛羅里達和密西西比河河口的路易斯安那剩餘土地發生叛亂,美國趁機向東擴張領土,逼使西班牙就範。最後,兩國在1819年簽署亞當斯—奧尼斯條約,西班牙將兩地割讓予美國,並賣佛羅里達全境給對方。

1808年,西班牙國王被騙,讓其國家不放一槍而被拿破崙吞併。

但殘暴的法軍激起西班牙人的起義,持續發起游擊戰(戈雅的名著描繪了戰爭場面)。

拿破崙把這場半島戰爭戲稱為他的“潰瘍”。

後來,西班牙出現權力真空近十年,動盪持續數十年,又因繼位問題引起內戰,後來共和國誕生,以至最後發展出自由民主。在首三份一的19世紀,西班牙失去很多殖民地,只剩下古巴、波多黎各,以及偏遠地區的諸如菲律賓、關島及鄰近的太平洋島嶼,還有西屬撒哈拉、摩洛哥部份地區和西屬幾內亞。

拉丁美洲獨立戰爭就是英國一次入侵西班牙殖民地失敗而引發的。

此事發生在1806年的拉普拉塔河總督。該殖民地的守軍被一支小型英軍擊敗,總督倉皇撒退到山上。

1807年,“克裡奧略”民兵和殖民地軍隊徹底擊退了這支增援過的英軍後,他們不斷想起北美洲所發生的革命,於是馬上想到爭取獨立,並且鼓勵其他美洲地區仿效。此後,拉丁美洲發生長期戰爭,致使巴拉圭(1811年)和烏拉圭(1815年)獨立。但烏拉圭之後被巴西統治,直到188年。在南方,何塞·德·聖馬丁參與戰爭,為阿根廷(1816年)、智利(1818年)和秘魯(181年)爭取自由;在北方,西蒙·玻利瓦爾和安東尼奧·何塞·蘇克雷領導軍隊,最終在185年成功讓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包括今天的巴拿馬,直至190年)、厄瓜多和玻利維亞六國取得獨立。此外,相信自由思想的神父米格爾·伊達爾戈—科斯蒂利亞在1810年掀開了墨西哥獨立運動的序幕,並在181年成功。

中美洲在181年宣佈獨立,曾一度與墨西哥合併(18至年)。聖多明哥也同樣在181年宣佈獨立,並且開始商討加入玻利瓦爾的大哥倫比亞,但是很快被海地據,直到1844年一場革命發生為止。自此,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只剩下古巴和波多黎各。

而西班牙國內也出現內亂。拿破崙時代結束後,受戰火蹂躪的西班牙出現了權力真空,使其主權的傳統共識消失,令國家政治分化,並引起改革、自由和保守三派之間的糾紛和戰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