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二章 爆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二章 爆款

弗蘭茨的縫紉機不光佔領了整個中歐市場,還遠銷國外,甚至就連號稱“世界工廠”的英國也不能倖免於難。

這種賺錢的生意自然會引起其他國家商人的眼紅,於是乎很多有實力的商人紛紛效彷,但是明明看起來並不複雜的設計,卻讓很多人都翻了車。

各種問題層出不窮,故障率高得驚人,而且反覆對比研究也找不出個所以然來。

其實這就是標準化生產的問題,這一時期人們還沒認識到標準化生產的重要性,只有極少數的行業實現了零件標準化生產。

而奧地利早就實現了零件的標準化,同時新式液壓機的出現也使奧地利的零件製造業領先世界。

這一時期常見的水壓機,功率還不到奧地利的1%,蒸汽鍛錘這種註定被歷史淘汰的東西就更派不上用場了,即使他們想到了,也無法和奧地利人達到相同的效果。

少了一個鐵釘,

丟了一塊馬蹄鐵;

丟了一塊馬蹄鐵,

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

敗了一場戰役;

敗了一場戰役,

失了一個國家。

正是一個個看似不起眼的零件,讓歐洲各國的彷制者名譽掃地。當然有人吃癟,就有人受益,奧地利製造,維也納工藝,匠人精神,弗蘭茨趁機在報紙上大肆宣傳,各種“雞湯”在歐洲大陸上橫流。

這自然少不了英國《泰晤士報》、法國的《世紀報》和《新聞報》(著名的費加羅報被停刊了)、《法蘭克福新聞報》、《晚安,維也納》(受弗蘭茨控制)、《柏林晨報》等主流媒體的推波助瀾..

(最後兩個是我編的,1848之前奧地利和普魯士都有嚴格的書報審查制度,根本沒有影響力太大的報紙,1842年之後普魯士倒是有一個《來茵報》但也很快被禁。)

這樣的宣傳之下自然會多了不少精神奧地利人,尤其是與奧地利聯絡密切的德意志地區和亞平寧地區,一種奇怪的思潮正在蔓延。

但各地的政府沒有太多注意這種事情,只是來到奧地利的務工人員和移民越來越多。

而對於本就身在奧地利的人來說也有一種奇怪的優越感正在滋生,無論他是什麼民族,亦或是不是奧地利人。

....

俄國,聖彼得堡。

經濟衰退是現在俄國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隨著土埃戰爭結束之後,俄土貿易越來越難做了。

英國已經視奧斯曼為自己的禁臠,當然不可能接受俄國繼續從奧斯曼帝國薅羊毛。沙皇十分震怒,但是面對孤懸海外的英國,歐洲憲兵心有餘而力不足,只得作罷。

於是乎俄國人的糧食過剩了,好在這個時候普魯士的容克貴族又伸出了“援手”,但屋漏偏逢連夜雨,西班牙內戰結束,俄國人再次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市場。

這個時候俄國內部有人打起了販賣農奴的生意,但十分可笑的是,無論是美國,還是法國的德克薩斯殖民地都拒絕接受俄國農奴。

所以俄國商人只能將目光投向了南美,阿根廷的農場主們正苦於白人數量不足的問題,於是乎向俄國丟擲了大額訂單。

不過這些農奴最後也沒交到阿根廷人手上,因為那些俄國商人忽略了一個人。那就是沙皇尼古拉一世,他是一個極其傳統的人,並自詡為全俄羅斯農奴的慈父。

慈父又怎麼會出賣自己的孩子,當然要將他們留在“家裡享福”。於是乎沙皇的憲兵衝進那些商人的家裡,將那些企圖違抗沙皇意志的人投入了監獄。

其實和很多人想的不同,沙皇沒那麼喜歡殺人,但是這些被抓的商人要被褪下一層皮是肯定的了。

沒有收到農奴的阿根廷人想要討回自己的定金,沙皇尼古拉一世不但拒絕賠償,反而將討債的人扣下準備反訛一筆。

但這種事並不會天天發生,想要扭轉經濟的頹勢,還需要從開源和節流兩大方面入手。

由於國外有英國人、奧斯曼人、波斯人、中亞的希瓦汗國、大清帝國、英屬加拿大殖民地虎視眈眈。

國內有不滿的貴族、激進的改革派、波蘭復國者、南俄哥薩克、高加索土著(車臣、喬治亞)、西伯利亞土著和叛亂分子,以及那些“不安分”的猶太人。

其實所謂不安分的猶太人完全都是虛空打靶,比如這次涉及奴隸貿易的商人99%都是純粹的斯拉夫人,還有一部分有德意志血統,根本就沒有猶太人參與。

整個國家到處都需要用錢,尼古拉一世心心念念的南俄鐵路和西伯利亞大鐵路到現在還沒有動工也是拿不出錢來。

此時整個俄國只有兩條鐵路,一條是1834年農奴出身的工匠葉菲姆.切列巴諾夫和米隆.切列巴諾夫父子在烏拉爾地區的下塔吉爾冶金廠修建了一條鐵路,軌道用生鐵鑄造,全長854米,經常用馬匹牽引。

另一條是由奧地利工程師蓋斯特涅爾修建的沙皇村鐵路,全程26公里。

由於當時俄國的機械製造業很爛,牽引能力還不如馬匹,蒸汽車頭造了好幾個才成功,更奇葩的是早期只有週六、週日才用蒸汽機車,平時都是使用馬匹牽引,這種現象直到1838年才結束。

彼得堡-皇村鐵路每天開行2對旅客列車,其中週六、日由蒸汽機車牽引,平時用馬牽引,直到1838年才全部使用蒸汽機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俄國想要扭轉經濟上的頹勢,此時只有開源這個辦法。

可問題又來了,俄國雖然地大物博,但能被其他國家接受的商品實在有限,甚至在拿破崙戰爭結束之前,他們出口貿易的拳頭產品是動物毛皮。

現在最大宗的商品是糧食和木材,而英國是俄國木材的最大進口國,之前埃及人為了造海軍也曾經大量進口過俄國木材,但此時大量的優質木材只能賣給英國人。

而糧食的出口量在糧食危機和土埃戰爭之後飛速下滑,再加上西班牙內戰的戛然而止,整個俄國的商品出口都進入了寒冬。

弗蘭茨自然是知道這種情況的,所以他打算拉俄國一把。

當然和沙皇談生意,西納那個猶太人,或者是阿佳妮這種波蘭人就不太適合了。

“哦,卡爾!我的朋友,是什麼風把你吹來了。”

沙皇尼古拉一世十分崇拜軍人,更是以軍人自居,所以自然對同為軍人的卡爾大公青睞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