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章 成王敗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章 成王敗寇

阿富汗,喀布爾城。

皇宮之中此時的阿富汗國王(埃米爾)多斯特·默罕默德正在來回焦急地踱步,雖然他回來之後就一直在打壓阿克巴派,但其規模依然龐大,而且在民間享有廣泛的支援。

“功高蓋主”幾乎必然會遭到君主的嫉恨,哪怕對方是自己的兒子也是一樣。

雖說多斯特和英國人有秘密協議,需要幫其除掉阿克巴·汗這個眼中釘肉中刺。但實際上即便是沒有與英國人之間的秘密協議,他也不會放過自己的兒子。

因為其影響力和威望已經在他這個父親之上了,這是任何君王都不能容忍的。

不過多斯特除了狠戾以外也並非一無是處,他還是希望可以悄無聲息地除掉自己兒子,畢竟除了阿克巴·汗以外,還有阿米努拉·汗在虎視眈眈。

如果他除掉阿克巴·汗的動作太大,說不定會引起其餘部的反抗,到時候說不定會便宜了阿米努拉·汗這個低賤的傢伙。

所以當聽到派去的醫生說阿克巴·汗已經吃了自己給的藥時,多斯特長出了一口氣。

但這只是他計劃的一小步,阿克巴·汗死了,自己便可以收編他的武裝,用來對付阿米努拉·汗。

實際上剛剛回國的多斯特並沒有多少支持者,也沒有多少可用之兵。

他要先幹掉這兩個對自己威脅最大的敵人,然後再慢慢剷除一切和他們有關係的人。

其實對付阿米努拉·汗的計劃,多斯特也已經想好了。

據說阿米努拉·汗的女兒維拉·楊是阿富汗第一美人,並且深得其父寵愛。多斯特準備迎娶阿米努拉·汗的女兒假意為兩個家族和解,實際上是為了讓對方放鬆警惕。

(事實上當時的阿富汗比現代開放得多,有些教義並不是十分嚴苛,甚至在當時算不上什麼教義。)

歷史上多斯特就是這樣做的,一把年紀的多斯特娶了阿米努拉·汗的女兒,聲稱要讓兩個家族和解,邀請阿米努拉·汗和他的族人來喀布爾。

然後便是類似血色婚禮的劇情,不同的是阿米努拉·汗的女兒確實漂亮,多斯特只是將阿米努拉·汗囚禁到死而已。

其罪名是扇動叛亂,而阿米努拉·汗也在入獄的第二天被發現死在自己的枕頭之下,據說是睡覺的姿勢不對才釀成的慘劇。

之後又用了幾年時間將所有可能叛亂的人,以及他們的親屬部下們全部剷除。大權在握的多斯特便開始了四處征伐,最終控制的區域便是現代阿富汗的實際邊界。

但此時他還需要去自己的兒子屍體前表演一番,拉攏那些部族首領為他賣命。

可多斯特興沖沖地來到清真寺走到阿克巴·汗的棺槨前的時候,他發現對方正在看著他。

這嚇了多斯特一跳想要伸手讓阿克巴·汗的眼睛合上,但對方卻直接坐了起來。

多斯特直接被嚇得跌坐在地上驚恐地說道。

“你是生者,還是亡靈?”

阿克巴·汗吐出一口氣。

“父親,我還活著。你為什麼不為我感到開心?”

“殺了他!”多斯特嘶吼著。

但是卻沒有人動手,因為那些他帶來的衛士已經被控制住了,在外面假意向他效忠的那些部族首領們正拿著刀、槍怒目而視。

“父親,你輸了。”阿克巴·汗的語氣沒有喜悅,反而是帶著點悲傷,他沒想到自己的父親會如此絕情。但卻清楚多斯特一定會來招攬他的部下,畢竟還有個阿米努拉·汗在威脅著多斯特的地位。

多斯特想要逃跑,但剛跑到門口就被人推倒。

“我是你父親,你不能殺我...我是阿富汗國王!國王!...”他轉頭對阿克巴·汗說道。

“父親,您還是留在這裡吧,你的敵人我會去打敗。你的王國..”阿克巴·汗頓了頓繼續說道。

“阿富汗會在我的手上發揚光大,我們的家族將青史留名。”

阿克巴·汗信守了自己的承諾,將其父多斯特·默罕默德關在大清真寺的地窖之中。

之後阿克巴·汗與阿米努拉·汗的女兒聯姻,兩大家族在其眾多的支持者的幫助下迅速橫掃了阿富汗境內的地方勢力,阿富汗王國再次統一。

然而這片土地太過貧瘠,阿克巴·汗想要讓這個國家真正強大起來,南下掠奪印度的財富便成了這個國家既定目標。

而想要南下他就需要盟友。此時的印度次大陸上雖然稱王的人有很多,但是真正有實力的只有錫克帝國和英國東印度公司。

阿富汗和錫克帝國是世仇,而英國人剛剛才被驅離他的國土似乎兩者都不會成為他的盟友。

但實際上阿克巴·汗早就有了自己的計劃,不過僅僅只有盟友還是不夠的,他還需要武器。

這時一個印度商人來到了喀布爾,自稱維拉懷斯....

加裡曼丹島上。

哈德克·克里斯上校陷入到兩難的抉擇之中,由於這個新興的南明王國拒絕了威廉·霍克的提議,他奉命攔截所有從加里曼丹和納土納大島出發的船隻。

(威廉·霍克是東印度公司代表,所謂的提議前文中講過便是鴉片貿易。)

封鎖航路這本沒什麼問題,英國人也經常用來對付這種小國。

但是朱瓊英卻僱傭了荷蘭的船隻,後者為了賺錢自然沒有理由拒絕。

於是乎,哈德克·克里斯上校便扣押了荷蘭人船隻,這本來只是例行公事逼迫南明王國籤訂協議,畢竟英國人可一點也不想在加裡曼丹島上的叢林中和敵人作戰。

但他們當時本著“有棗沒棗打三竿”的原則,向荷蘭人索要贖金。結果讓其沒想到的是,這艘船有荷蘭軍方的背景。

實際上在南海的走私船絕大多數都是軍艦,軍隊接私活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而且確切地說,這些船應該是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而那些士兵則是其僱員。

訊息很快傳到了雅加達,由於朱瓊英事先就買通那些荷蘭商人,再加上英國人的態度確實囂張。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於是乎那些荷蘭商人添油加醋地將這件事說得極其嚴重,讓駐守雅加達的荷蘭人認為英國人是要搶他們生意。

此時在南洋地區荷蘭人的艦支數量要遠超英國人,再加上荷蘭人在此地已經太多年沒遇到對手了。

印度尼西亞總督便親自率領艦隊去找英國人討個說法,此時的英國海軍也確實兇悍,非但沒有害怕,反而對荷蘭艦隊發出了警告。

之後雙方便發生了短暫的交火,結果是英國方面有兩艘船輕傷,而荷蘭方面有六艘船被擊沉一千多人遇難。

於是乎荷蘭印度尼西亞總督向阿姆斯特丹急報。

“英國艦隊襲擊我國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