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一章 英國人的“善意”(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一章 英國人的“善意”(下)

不過英國人的“善意”也不是完全沒用,在米洛什·奧佈雷諾維奇眼中就如同天塌地陷一般,他知道此生恐怕再也沒有反攻西波斯尼亞的日子了。

至於貝爾格來德,米洛什·奧佈雷諾維奇是想也不敢想,畢竟經過這麼多年的修繕和改造這座曾經塞爾維亞大公國的首都已經徹徹底底的成為了一座堡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且無論是當地的工業,還是農業都依附於奧地利帝國的市場。

整個貝爾格來德地區不允許種植任何糧食作物,但他們卻可以享受來自奧地利帝國的廉價糧食。

再考慮到貝爾格來德地區的人口和此時塞爾維亞孱弱的農業,弗蘭茨有理由相信,哪怕是貝爾格來德回到了塞爾維亞手中,後者也養不起前者。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假如我從未見過光明。

——《變形記》

沒錯,窮了幾百年的塞爾維亞人可以忍受每天高強度的勞作,同時只吃一些牲口都厭惡的食物。

但是他們在吃過麵包、黃油、鯉魚,以及弗蘭茨養殖的各種奇怪的動物之後,這些人就再也不想過回到那種軍閥割據、人如草芥的日子了。

(這裡的麵包指非全麥麵包,價格大概是正常全麥麵包的四分之一,不過對於這一時期的平民來說很不錯了。)

西波斯尼亞的情況其實也差不多,再加上克羅地亞人的民族主義,實際上對此時的塞爾維亞來說比貝爾格來德還難收復。

但是由於山地阻隔,處在東波斯尼亞地區的米洛什·奧佈雷諾維奇並沒有當地的詳細情報。

黑山人則是對英國人的承認毫無感覺,英國人也嘗試過拉攏黑山當地的一些家族反對奧地利帝國的統治。

但是要麼前去當說客的英國人消失了,要麼那些嘗試反奧的家族消失了,總之黑山依然在奧地利的手中,並且始終沒有掀起過任何波瀾。

其實黑山人和克羅地亞人很像都十分喜歡當僱傭兵,而且對離開家鄉沒有什麼牴觸,所以小小的黑山居然出了兩萬僱傭兵。

黑山人之所以那麼喜歡當僱傭兵是因為他們的土地太貧瘠了,不過隨著壯年男性的大量離開,想在黑山組織反奧的軍事行動就和開玩笑一樣。

更不要說負責駐守黑山地區的是奧地利帝國最擅長山地作戰的部隊——蒂羅爾獵兵團和克羅埃西亞山地部隊。

人類都有慕強心理,而這一點在山地民族中尤為明顯,無論是廓爾喀人,還是黑人,他們都異常崇拜強者。

所以在幾次戰鬥之後當地人就徹底倒向了奧地利帝國一方,他們甚至會主動鎮壓叛亂者來表示自己的忠心。

實際上這種情況在奧地利帝國屢見不鮮,但是弗蘭茨為了加強正反饋,同時塑造典型,還是給予了一定的賞賜。

雖然賞格並不高,但是對於這些黑山人來說還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如果按照地方稅收來看,此時的黑山是全奧地利帝國最貧窮的地方。

黑山此時對於奧地利帝國來說最有價值的就是人,畢竟想找一些願意離開家鄉,同時長年駐守在國外的人並不容易。

弗蘭茨也不用擔心黑山人數量過多的問題,後者的人口基數要遠小於意大利人。

而且相對來說比較仰慕奧地利文化,這就意味著同化起來比較容易,同時也不太喜歡抱團,不容易產生獨立社群。

當然真正對於黑山地區最徹底的辦法便是修路,只不過鑑於當地的地形和經濟狀況這種事情還急不得(已經在修了,但是修建速度不快)。

除了這種不痛不癢的承認和宣告以外,帕麥斯頓還為奧地利帝國挖了一個大坑。

那便是馬達加斯加,此時人們談到此地想起的便是動物天堂,企鵝黑幫(電影,馬達加斯加的企鵝)。

但是十九世紀的馬達加斯加是為數不多敢對列強說不的非歐洲國家。

曾經英國人和法國人研究過如何瓜分這個非洲東南部的島國,當時研究的成果是西邊歸英國,東邊歸法國。

因為西部港口較多,而東部則有礦產。

起初的一切都非常順利,馬達加斯加王國和列強們簽訂了數不清的契約,甚至還聽從英國人的建議停止和葡萄牙人的奴隸貿易。

然而就在英、法兩國覺得就要成功的時候,非洲的女尼祿橫空出世。拉娜瓦羅娜一世本是國王的十二個妻子之一,但是如同武則天一般用鐵腕政策和血腥的屠殺短時間內完成了對國家的接收。

拉娜瓦羅娜一世繼位後便宣佈,全國所有人必須剃光頭為她丈夫服喪。一年之內任何人不允許洗澡,跳舞,唱歌,在床上睡覺或拍手,否則男性將被處以極刑,女性將被充作公**隸。

當時的西方人只當這是原始國家君主的怪癖,並未將其視為一種危險的訊號。

拉娜瓦羅娜一世是一位冷血動物愛好者,同時喜歡用動物處刑,其中最讓她感到興奮的便是將人丟給鱷魚和巨蜥,看著受害者撕咬、吞噬。

在一個人口僅有250萬的國家,拉娜瓦羅娜一世用這種方式處死了至少三十萬人。

拉娜瓦羅娜一世判斷一個人是否忠於自己標準便是扔給鱷魚,若鱷魚咬他則他就是叛徒,若鱷魚沒咬他,他便是個巫師...

拉娜瓦羅娜一世厭惡黑人,便幾乎將島上的黑人滅族。

之後拉娜瓦羅娜一世開始瘋狂踐踏那些馬達加斯加王國曾經簽訂的條約,這種行為怎麼可能被秉承著“契約精神”的西方“文明”列強所接受呢?

於是乎英、法皆派人來和馬達加斯加王國交涉,但是拉娜瓦羅娜一世的回應是屠殺全島基督教徒。

而且不是像日本人那樣只殺本國人,她連西方傳教士和與教會有關的商人一併殺了。

英、法兩國直接傻眼了,別說在非洲,哪怕是在亞洲的那些大王朝也不敢做這種事情。

於是乎1845年英法聯軍炮轟馬達威港,想要逼拉娜瓦羅娜一世就範。結果這位女尼祿直接下令封閉港口,玩起了當年康熙遷界禁海的招術。

此時的西方人在殖民戰爭中幾乎就沒有輸過,自然也不懂得害怕。最後英法聯軍大概600名士兵登陸馬達加斯加島,準備給這幫非洲土著以一點小小的西式震撼。

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最終這位女尼祿以一萬兩千條人命的代價將聯軍的600名士兵全部殺死。

這還沒完,拉娜瓦羅娜一世還命人將聯軍將士的首級全部插在木樁上。一時間馬達威港的碼頭上插滿了西方人的頭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