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洪荒劍尊最新章節列表 > 湊字數,洪荒的來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湊字數,洪荒的來源

洪荒是一個神,仙,巫,妖,人,鬼並行的世界,或者還有修羅。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洪荒神話體系流傳到現在,其本是由上古神話體系;道教佛教經典體系;民間神俗體系;神魔小說體系構成的。其中上古神話體系浪漫而紛亂,只有散亂的一個個小故事;道教佛教經典體系太過複雜和專業;民間俗神體系太過凌亂;只有神魔小說體系最為完整,民間影響也最大。不過這裡我們不去探討這個,我只想說些我知道的故事。按洪荒的說法就是:大道三千可成聖,這裡,我只講自己的道。

盤古開天和鴻鈞封聖

故事的開始

混沌初開,天不是天,地不是地,一片荒蕪。有盤古大神孕育其中,億萬年就這樣慢慢的流淌過去,故事開始的時候也不知道是那一天了,只知道盤古突然醒來,拿起不知從哪冒出來的開天斧劈開了著億萬年壓抑著的天地。濁氣下降是為地,清氣上升是為天,盤古屹立在這天地間每日將天託高一丈。三萬六千載在盤古的不眠不休中過去了,天地的雛形逐漸成型。盤古累了,龐大的身軀在天地即成時倒下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頭髮成繁星點點,鮮血變成江河湖海,肌肉變成千里沃野,骨骼變成草木,筋脈變成道路;牙齒變成金石,精髓變成珍珠;氣為風雲,聲為雷霆,汗成雨露,頭與四肢化成了五嶽獨尊,脊樑卻成了天地間的支點不周山脈……洪荒也就由此而來。

盤古身死,但精神不滅。他在這洪荒留下了一道清氣和十二道濁氣。一道清氣演化成了: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原始天尊、上清通天道人,也就是我們經常看見的“一起化三清”。十二道濁氣就演化成了十二祖巫(1),我們在以下的段子裡會詳細的提到巫族。

洪荒既出,萬物生靈便開始了在這片土地上的繁衍生息。在這個生靈爭相發展的年代裡發生的最著名的事件就是飛禽,走獸,鱗甲三族爭雄。代表性生靈就是我們傳說中的鳳凰,龍,麒麟……這時候的聖人都還不知道在那裡窩著發展呢。但時代終究禽獸們的時代……終於有那樣的不知年月的一天,鴻鈞(2)得道了。“我今已悟道,道號鴻鈞,今在紫宵宮中開講道法,爾等洪荒靈智,可自前來聽我佈道。”這應該就是他當時得道時那句牛逼哄哄的話了。

要理解的是洪荒是個神仙妖怪的世界,“道”是那時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於是各種靈智已開的生靈腳不旋踵奔向了紫霄宮。鴻鈞開講的時候座次是這樣的:前三位是三清(3),就是我們已經提到的天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道人。第四,五位是接引,準提(4)第六位是女媧。第七位是空的。而其他的生靈是沒有座位的。說道這裡我們要插入一個故事,名字叫做:紅雲讓座。紅雲是何許人也?據謠傳說她是應該天邊的第一道雲彩。鴻鈞宣佈開宮講道的時候,鯤鵬(5)憑藉著自己無與倫比的速度搶得了紫宵宮中第五個座位,坐在鯤鵬前面的正是離紫宵宮最近的紅雲。鴻鈞快要開講時,西方接引、準提二人才趕到。紅雲卻是做了一回好好先生,將座位讓給了接引,旁邊的鯤鵬礙於麵皮,也將座位讓給了準提。故事完畢,我來繼續。時間在洪荒好像是最不值錢的玩意了,幾萬年就在這樣的講道中過去了,終於有一天鴻鈞的大道講到了終點。這時候的鴻鈞一如他一出世是那樣,還是那樣的牛逼。他做了一件涉及到以後整個洪荒大陸的事情。那就是:封聖。傳出了他最著名的七道鴻蒙紫氣。照我們後世的理解鴻蒙紫氣應該是成聖的必備之物,即成聖之基。那麼這七道紫氣給了誰呢?三清每人一道,接引,準提各一道,女媧一道。也就是在座位前六的主。由此可見:佔座要靠前。最後一道呢?給了紅雲,也就是因為這道別人求都求不得的鴻蒙紫氣給紅雲帶來了洪荒第一黴的稱號。這就是後話了……

封聖完畢後,鴻鈞這個大boss便隱遁了。洪荒成了聖人們的洪荒。於是有了一句流傳廣遠的話語:聖人之下,皆為螻蟻。

巫妖大劫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先不說我們的聖人如何,洪荒發展到如今,漸漸的形成了兩大種族,一是有盤古血脈的巫族,一個由東皇太一,妖皇帝俊領銜的妖族。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一時間巫妖爭霸,紛紛戰火。在漫長的鬥爭中,漸逐形成了巫管地,妖管天的格局。

我們大大小小的故事就發生在巫妖爭霸這個大格局下。這時候的女媧已經完成了他的大功德:有一日她周遊到不周山腳下的時候心血來潮,隨手搞出她認為帥的驚天動地的一批泥偶。於是人族便在她手下的泥巴和藤條中橫空出世了。人族出,天下動。聖人們成聖的契機幾乎都是依託人族而來。一時間,蟄伏的聖人們都跳了出來。天山老君立人教,元始天尊立闡教,通天立截教,接引、準提立西方教。一時間聖人們都在人族身上完成了他們的成聖之路。話扯遠了,我們回到正題,好像中國自古便有著外亂的同時保持內鬥的習慣,話說巫族在和妖族打的不亦樂乎的這段時間裡,敬愛的水神共工為了一女子便和同族打了起來,有人說他是和顓頊打的,有人說是和祝融打的,不過不論和誰打他都沒有打贏。(Ps紅顏禍水?呵呵)共工是個贏的起輸不起的孩子,“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 ”氣運於洪荒而言就是一個既定的規則!萬事萬物在它的束縛下運動。不周山是什麼?洪荒的天柱!它就是用來鎮壓洪荒氣運的。不周山的倒塌直接砸倒了巫族的氣運,巫妖的平衡就要打破……不周山既折,從此地勢西高東低。天也就順理成章的破了,一時間洪水肆虐,生靈遭難。聖人女媧出來了,煉五彩,補天闕。天補完後,遺留下了兩顆著名的石頭。一個叫做:孫悟空,一個叫做:賈寶玉。(呵呵)不過折騰為折騰,該來的總歸還是要來的。巫妖平衡理論上的被打破,巫妖現實矛盾日的益激化。第二次天地大劫終將不可避免的爆發。終於,一個*出現了,話說妖皇帝俊有十個兒子,就是十大金烏,金烏天生身具太陽金火外加妖族管天上事物,帝俊便讓他們代替太陽每天出來一個在洪荒轉悠。天長日久的輪轉,神仙也會發膩,何況是妖。於是在那樣一個萬里無雲的日子,它們就一起出去了。洪荒大地燒了起來。這時候夸父便看不過去了,拿起他的逐日仗要去教訓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在它們開打之前我們先說下夸父的身世,夸父,后羿,刑天,是大巫級別的巫族,比祖巫是要小一輩的,這三個算得上是巫族的後起之秀。夸父開始追這些個金烏。“夸父逐日”的傳說基本就是這樣的了。這裡有一個真理是不容我們忽視的,那就是:人少是打不過人多的。就算夸父喝光了黃河,淮河水他最終還是掛了。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個大巫掛在了妖族手裡,這是件不得了的大事。后羿是第一個挺身而出的,挎起了他的后羿弓彎弓射日“后羿射日”十個金烏在這一輪的怒射中只留下了一個。唯一剩下的就是後來的陸壓(6)。金烏被殺,帝俊、太一自然不能善罷甘休。於是波瀾壯闊的巫妖大戰自此拉開了帷幕。

我們來用春秋筆法講述這段不知道多少年的征戰,期間后羿被帝俊用混沌鍾掛了,伏羲被刑天掛了。戰爭發展到了最後,祖巫們擺下了洪荒第一殺陣“十二都天煞神大陣”帝俊太一展開了“周天星斗大陣”。日月驚,山河鳴。祖巫消失在這一戰,帝俊太一消失在這一戰……

巫妖不可避免的沒落了。“人族當興”再不是一句空話。降三皇,出五帝。人族蓬勃開來。

人族當興和天庭初建

在我們講述這段故事之前,我們來引入兩件事情。一個是六道輪迴(7那六道),一個是氣運。

萬物生靈和天道一起支撐著洪荒的運轉。天長日久,一個缺陷慢慢的顯現了出來:這些生靈死了應歸向何方?亙古的生靈身死之後不得超脫,慢慢在洪荒的一處聚集……久而久之這裡便成了洪荒最不仁的存在:幽冥海。(幽冥老祖籍此而居收世間厲鬼創立修羅一族)這是巫之美女后土的道。美女后土悟道來到幽冥海,一片血海在它腳下流淌,一眾厲鬼在她頭頂的天空盤繞。后土憐憫心起的時候她的道也就在這裡了。在一片凌厲中后土化身六道輪迴。自此,盤古為萬物創造一個世界,鴻鈞萬物制定一個規則,而後土給萬物一個死後的傳說。洪荒,完整了……后土化身六道輪迴為三大功德之一,直追盤古開天和女媧造人。

然後說氣運,氣運之說是洪荒運轉的根基。簡單點說就是凡事都應有個因果。我們來舉例說明,上文有闡述巫妖大戰,巫族得盤古開天之功而掌握了天地大氣運,是故便有了“巫管地”的局面。當共工一怒而把不周山撞倒後,巫族氣運大損。雖有后土六道輪迴大功德也不免巫妖大戰後傷亡殆盡。只剩下“大巫三千年一出”的一段留言……

回到我們的正題。

巫妖大戰之後,洪荒再承受不住兩大殺陣的業力,破碎成了三屆。天界,人間,地府。新的故事就開始在這三屆中展開了。

人間。巫族的沒落使得大地無主,人族當興便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洪流。三皇五帝的時代來臨了,這裡先說道下伏羲。這裡的伏羲是天皇伏羲。而上文有提到妖族伏羲,這是怎樣一回事呢?卻說在巫妖大戰中陣亡的伏羲原本是女媧的哥哥,一為太陽,一為太陰,伏羲戰死原本是應該轉入六道自然輪迴的,太上老君卻干預了此事。伏羲陣亡但他的最後一縷元神確被老君用太極圖收容,這一縷元神後轉世成三皇之天皇伏羲。伏羲演八卦教化萬民,神農嘗百草救民傷病,軒轅戰蚩尤一領九州。在這一片盎然中三皇證了自己的道也帶來了人族的蓬勃發展。

天庭。我們再把目光轉到天庭,妖族沒落使得天庭無主。誰掌天庭?三屆大總管鴻鈞出面搞定。其實也就是派出了身邊的兩位道童(玉帝天昊和西王母)去立天宮,掌管三屆。無奈三屆的牛人太多了,玉帝是立了天宮,但統領三屆確根本無從說起。僅僅為了幫一個人間的皇帝軒轅打下蚩尤便不得不把自己的女兒九天玄女派下去(8玄女的傳說)……玉帝無奈只能求助於鴻鈞。鴻鈞為了他心中的秩序又一次做出一個開天闢地:封神。玉帝之後的某一天,鴻鈞將三清招致紫霄宮,傳下封神榜打神鞭。將封神壓在三清頭上。封神說來好聽,其實說白了就是找出一群人來給玉帝辦事用,這樣自然沒有仙會願意去的,自由是個好東西啊!但神總是要封的,爭論不休的聖人們最後決定用一場戰爭來決定誰佔封神榜。三屆洪荒最精彩的篇章即將上演……在開始封神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時候的三屆牛人分佈圖。三屆間這個時候有太上老君立下的人教,元始天尊立下的闡教,通天教主立下的截教,接引準提立下的西方教。人教只有一個親傳弟子號玄都大法師,西方教地處偏遠氣運不足還沒有大的發展。於這兩教的頹勢截教闡教則完全不同。截教本著有教無類,破而後立的思想廣收門徒,一時間號稱“萬仙來朝”;闡教此時的“十二金仙”更是可以橫行千里的主。於是這場封神不可避免便成為闡截二教的舞臺。闡截二教也便成了天地第三次量劫的主角。

封神之役和地獄爭霸

封神的緣故,天界和人間在三皇五帝後再一次的交匯了。這個時間點便落在了商周時期。

緣起,在一次祭祀時紂王對美麗的女媧作出了無禮行動(作了首邪惡的詩)。紂王的瀆神行為使女媧異常憤怒(出離了憤怒?),於是命令軒轅墳三妖——千年狐狸精、玉石琵琶精、九頭雉雞精去破壞商朝的氣運。國家天下神仙道通之爭便由此展開……

自此封神壯麗的開始了它華麗的篇章,闡教選擇了周朝,而截教站在了與之對立的商朝。(血的教訓告訴我們:站隊很重要)商紂無道,周起兵伐之,成就八百年周氏山河。這是整個故事的脈絡。然而,這是一場註定了沒有勝利者的戰役。但,這和他的恢宏無關。封神用它無以倫比磅礴整合了這洪荒三界,留下神的傳說……

我們是在講著一段神話,所以我們從上邊的神仙開始說起。卻因人教不是應劫主角,太上老君便把封神最重要的道具封神榜和打神鞭交給了師弟元始天尊。於是乎在千年狐狸精妲己這一代紅顏降生的時候姜子牙也帶著杏黃旗打神鞭和封神榜下山了。願者上鉤的典故成就了姜子牙的千古美談也讓他順利的開始了他的使命。姜子牙進入周的政治核心代表著闡教勢力開始在周的這一畝三分地上開始經營,封神的主角們便開始陸陸續續的下山。從道理上來說,封神榜上榜的都應該是這些陸續下山修行不足的三代弟子(9誰是誰的徒弟)的。但元始天尊的私心和截教二代弟子過早的參與使得封神的程序開始變的混亂。大名鼎鼎的二郎神,哪吒三太子,雷震子;最美麗的雲霄,財氣熏天的趙公明都在這裡留下了濃重的一筆。撤回主題,在十二金仙把自己的徒弟們都配給周公的時候,周朝對商的進攻也就正式拉開了帷幕,也就是說闡教在佈局完畢後開始了對截教的正面宣戰。但是出乎闡教預料的是他們的推進似乎並不是像想象的那樣順利,當一個只會落馬的張桂芳擋在他們面前的時候,姜子牙便開始頻繁的出入崑崙山。終於東海白鹿島十天君擺下十絕陣的時候,身為闡教主力的十二金仙便親自下山助陣。一個個精彩篇章鋪陳開來……闡截之爭逐漸進入了白熱化。闡教不亦樂呼的破陣時候,截教主力也開始了自己的行動。峨眉山羅浮洞趙公明來到聞太師面前開始自己的演繹,三宵在趙公明的慫恿下也擺下了九曲黃河陣。一時間闡教危機重重,這個時候,我們便有幸的看見各路大神的出馬,陸壓來了,原始來了,截教的二代弟子們不可避免的淪落了。洪荒各路不甘寂寞的勢力也慢慢的加入了這場天地大劫,鳳凰之子孔宣阻西周兵於金雞嶺,西方接引也不甘寂寞本著為西方教發揚光大的宗旨,助闡教收孔宣。闡教得西方教助力勢如破竹,通天怒了,擺下誅仙陣和萬仙陣。這時,封神終於演化成了一個天地大劫。截教的一教一聖之力沒有抗住闡教,人教,西方教三教四聖之力。截教失敗了,八部三百六十五神位落在了它的身上。

封神之戰完畢了,我們來盤點一下戰果。截教自然是最大的輸家,封神戰死的都成了天庭的兵,再不是來去無形的自由人了。闡教勝了嗎?沒有!十二金仙在碧遊道三宵的九曲黃河陣中被削去頂上三花,胸中五氣再不是牛逼的十二金仙了!那麼最後的贏家是誰呢?一數天庭,二算西方教。天庭是鴻鈞定下的總領三屆之地,封神本是為天庭而生,天庭自然道道了最大的好處。天庭在眾神歸位後得以成形(10天庭部門人物)。那麼西方教呢?接引準提在幫助闡教破通天萬仙大陣後帶走三千截教弟子,這便是以後佛教的基礎力量三千佛陀。為之後的西佛東漸打下了的基礎。

封神是一個脫離了劇本的電影,超出了既定的輪廓。聖人們親身上陣使得鴻鈞作出:“非天地大劫 聖人不出”的決定。在鴻鈞隱退後,聖人們也從幕前退到了幕後。

世界出現了一個少有的安靜時期。各方在整理自己的戰果的同時也在靜靜的舔舐戰爭帶來的傷口。

再來看下現在的實力分佈圖。這時,天庭由玉帝掌管,闡教作為勝利方向天庭強力派出了自己的代表諸如二郎神三太子之流。也正是基於此,他們基本流於天庭管轄之外。人教太上老君不出,便在天庭留下了他的一個分身太清道人在那裡煉丹。人間基本成為了道的天下人教闡教二而一的道。最後留給人們想象空間的只有地府。這個還沒有強勢實力進入的地方。新一輪的爭奪也可以說是分割便這樣在地府展開了。

地府。有謠傳說洪荒破碎成三界之後,只有兩處是三屆相勾連的地方,一個是南天門,一個便是幽冥海。這幽冥海在后土化身六道輪迴後便和地府一起稱為幽冥地獄。幽冥海由冥河老祖掌握著,而後土的六道使得巫族的勢力有機會進入地獄。據說在巫妖大戰結束後巫族的殘餘勢力便是進入了地獄。比如開始的閻王便是蚩尤所化。但是巫族畢竟在不是天地的主角,就如同妖族在在人間界少量殘餘一樣巫註定是要被新入住地府的勢力所取代的。封神之役結束後能有資格參與地府分割的只剩下西方教和闡教。於是我們看見了地藏王菩薩在幽冥海和地府交界處陰山大發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闡教十二金仙之廣成子下地府身化十殿閻羅。這些事情只是封神之後的一個小插曲,但我們可以想象的到期間必定是有一段故事發生的,而最後的結果是雙方的妥協,道教一方承認了地藏的入住。而西方教也沒有撼動道教在三界的統領地位。沒有多少的轟轟烈烈。地府在一陣作秀式的爭奪中結束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西佛東漸和西遊故事

擱置了很久了,可能和上文會有一些不連貫。但是應該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因為看它的人很少……所有的故事都會有一個結局。我講的故事不會例外。

來講有關佛教的故事。照中國神話來說,佛教的前身應該是西方教。封神之戰結束後,各方勢力大損安歇,而西方教卻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也正是在封神之後西方教的勢力逐漸成型。拳頭大了就不能君子固窮了。西方教便開始把勢力向東土擴散……

西方教、須彌山、八德池邊。接引與準提佇立當中。下面眾人散坐,有接引兩位弟子藥師道人與彌勒道人;有準提聖人五弟子毗婆屍道人,屍棄道人,毗舍婆道人、俱那含牟尼道人與伽葉道人;有封神之役在萬仙大陣中被準提所擒的金光仙、烏雲仙、毗蘆仙三位截教二代金仙。此時的西方教已經隱然洪荒第一大教,由此東進已成為一個必然。西方教這個名字地域色彩太過濃厚不利於他的東進,是故接引準提召眾人準備改名……於是那個熟悉的名字進入了我們的眼簾……佛教。

佛教成立不久,燃燈協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地藏道人,俱留孫道人五位闡教二代金仙判闡教轉投佛教門下。自此佛教東進實力基本完成……

佛教誕生,諸佛上位。接引雙手合十:“南無本師阿彌陀佛!” ;準提雙手合十:“南無本師須菩提佛!”;橫三世佛:藥師道人:“南無本師藥師佛!”,即後世佛教“橫三世佛”中的“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準提為阿彌陀佛也在橫三世佛之列)。豎三世佛:彌勒道人唱道:“南無彌勒佛!”。即後世佛教“豎三世佛”中的“未來佛”;燃燈化身“燃燈上古佛”,準提的五大弟子毗婆屍道人、屍棄道人、毗舍婆道人與俱那含牟尼道人化身為“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婆佛”、“俱那含牟尼佛”與“伽葉佛”。乃是後世佛教“豎三世佛”中“上古七佛”中的五佛。俱留孫道人化身“拘留孫古佛”,上古七佛完畢,即後世佛教“豎三世佛”中的“過去佛”。外加以後誕生的釋迦摩尼諸佛全部上位……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換身大智文殊菩薩,大無普賢菩薩,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文殊、普賢、慈航、韋護與那地藏、大勢至、日光、月光八位菩薩合稱佛教護教八大菩薩。太過出名不一一細表。

佛教的發展深深的刺痛了東土的脈絡,一段新的鬥爭又成為了必然。為阻佛教東進,老子道教搶先出手,這就是那個著名的事件……老子出函谷關,化胡為佛。多年後老子都會不得不承認,這是個錯招。化胡為佛使得佛教“現在佛”釋迦如來應運而生。截教碩果僅存的 多寶道人在佛教正道成為“多寶如來”。且聽我細細道來……

氣運貫穿洪荒始終,佛教由西方教而來本身氣運不足,老子由氣運出招攜多寶出函谷關欲以多寶截教之身再分佛教氣運,如此沒有氣運佛教東來只是空談。話說 老君帶著多寶一路西行,來到了接引準提所建立小乘佛教控制的天竺,兩人停了下來!金鰲島內碧遊宮一聲長嘆傳出時候多寶開始他的轉世……有傳說迦毗羅衛國王后夜夢一道人自東方而來,後產下一子,取名為釋迦牟尼……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為化解自身危機,接引以大毅力讓出佛教教主之位退居過去佛。釋迦如來上位是為 現在佛。

如來歸位後,佛教橫三世佛(藥師佛、如來佛、阿彌陀佛)、豎三世佛(燃燈為首的上古七佛、現在如來佛、未來彌勒佛)、三身佛(法身毗蘆佛、漢、三千佛陀)盡皆齊全,佛教實力之強,三界無兩。

山雨欲來風滿樓,佛教真的要來了……

之後的佛教頻頻對東方三界發力出招,以地藏入駐地府為先導,後觀音進駐天庭,達摩入關強勢進駐人間……地藏前文有說道,這裡來說道說道達摩西來……

達摩本為藥師佛轉世,由此可見佛教介入人間的強度和決心。 時佛教在東土又因東土處於南北朝時期,而佛教得觀音菩薩先驅佈道,也已經廣為人知。在這樣的背景下達摩西來……達摩首先來到南朝梁武帝處,南朝梁武帝號稱禮佛甚誠,在國內大建佛寺。廣譯佛經,營造佛像。梁武帝很自負的詢問達摩:“此多事情!幾重功德?達摩搖搖頭,道:“無功德!”梁武帝又問道:“何以無功德?” 達摩回答道:“此是有為之事,達摩說∶‘此是有為之事,不是實在的功德。’武帝不能理解,達摩即渡江入魏。“一葦渡江”由此而來。來到北魏開始佛教的經營,達摩在中國始傳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經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揚,終於一花五葉,盛開秘苑,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門,後人便尊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

西佛東漸完成……

神話和現實又一次出現了他的交流……讓我們看見各自的魅力。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