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我,悟道樹,從洪荒穿越到武俠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章:《山水經》成法,張仲身化河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一章:《山水經》成法,張仲身化河流

景元四年,六月。

豐州。

十二歲的宋水星手中拿著一本空白書冊,另一只手拿著一管毛筆,行走在河邊,詳細記錄著河邊的水草種類。遇到不知名的水草種類,還要拿出專門的書籍來查閱。

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時值盛夏,宋水星的額頭上很快就已經見了汗水。

他修行《地脈水經注》不過一年時間,才剛感應知修,能捕捉到天地靈氣,還沒有踏入煉氣期。

因此,他還是凡人,不像煉氣有成的師兄們,已經對嚴寒酷暑無所畏懼,脫離了凡人的範疇。

一直到了正午時分,宋水星才擦拭著額頭上汗水,收起記錄了一些文字的書冊,踏著水草,逆流而上,一直來到了上游,對著在觀測水位的張仲道:“師父,正午了。”

張仲一邊觀測水位,一邊在書冊上記錄每個時辰對應的水位變化,他聽到宋水星的聲音,將水位情況記錄在冊,這才轉頭看向宋水星。

“累了吧?”看著宋水星小小的臉龐上全是汗水流下,臉龐也被烈日曬得紅紅的。

張仲走過去,一隻手輕輕落在宋水星的肩膀上,而後運轉《地脈水經注》,從河流最深處,渡來一絲涼爽之意,渡入宋水星的身體裡。

宋水星登時感覺身心涼爽起來,身上的汗水也快速乾爽。

他興奮道:“師父,等我修行到煉氣境界,也能做到這樣嗎?”

張仲點頭:“自然可以。”

自得到《地脈水經注》,這四十多年來,他已經將《地脈水經注》傳下去,但此仙經修行方式頗為枯燥,很多弟子耐不住寂寞,中途棄了,轉道去修行《妙緣煉氣真經》了。

不過,還是有數千煉氣士,修行了他的《地脈水經注》,但修行境界大多處在煉氣初期,連改道河流的本領都未掌握。

張仲他自己是得了樹仙的仙緣,在樹仙的真靈世界,便將這《地脈水經注》修行到了煉氣後期的程度。

隨著他這四十多年來的踐行,已經走了十三個州,記錄了地脈五千六百七十二條,河流湖泊六千三百一十六條。

記錄的冊子,也積累到了十冊,文字記載七十餘萬字。

他的修為,煉氣已圓滿,神魂也越來越完足,他估摸著,很快他就能突破化神境界。

“咕嚕咕嚕!”這時候,宋水星的肚子餓的咕嚕叫。

張仲伸手在河中一點,一尾三斤多重的鯉魚就破水而出,飛到了他的手中,他道:“走,回去,今日上午吃魚。”

“好咧,師父。”宋水星開心地笑起來。

回到河邊結成的草廬,宋水星自己去殺魚烹魚,張仲則是在草廬內的桉桌上整理書冊。

“師父,這書冊,咱們不給它起個名嗎?”

“起名?”

“是啊,那些著書立說的夫子,不都會起個書名嗎?咱們這,不可能叫無名書冊吧?”

張仲沉思,本來他是打算等將大衍三十六州的山川地脈,河流湖泊全部記錄後,再起一個書名的,但此時聽到宋水星如此說。

他思索了良久。

一個書名在他的腦海中緩緩形成。

“不如就叫《山水經》吧!”

張仲的話一出,宋水星剛要應和,便見師父張仲面前的書冊,竟是一本本散發出光芒,靈韻大顯,直接懸空在張仲的面前,漸漸凝聚成一本書冊,封面上,‘山水經’三個字,緩緩成形。

“師父,這?”宋水星驚訝地張大了嘴。

張仲沒有說話,那《山水經》成形的那一刻,他似乎有一種奇妙的感悟,他的精神,立即陷入了那種奇妙的感悟之中。

他彷佛來到了樹仙的真靈世界,看到了樹仙,看到了《山水經》,似乎烙印在那株巨樹身上。

豁然開朗。

雲開霽月。

張仲只感覺體內轟然一聲,泥丸宮開啟,他的元神,就已經顯化在外,凝聚出他的模樣。

“師父,你入化神了?”宋水星一臉懵逼。

草廬上空,張仲的元神,回到泥丸宮,盤坐其上的神座上。他手一伸,那《山水經》便飛到他的手裡。

張仲自語道:“沒成想,就這樣突破了化神。”

他心中亦是驚喜,他發現,這《山水經》,竟變成了一本修煉法門,而且十分契合此界煉氣士修煉。

《地脈水經注》修行起來極為麻煩,而《山水經》卻無那般麻煩,只需要選擇一條山川地脈,或者河流湖泊,經年累月,便能與之契合,修成煉氣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山水經》成為修煉法門的那一刻,大溪村千年古樹,周悟的本體,他在恢復狀態中,就感應到了張仲的變化。

張仲得了一滴他的仙露,就等於是建立了一個錨點。

不管張仲身在何處,都能被周悟感應到。

“沒想到,此界第一本由土著著作出來的修煉法門,是張仲。而他成為我的錨點,也能在《山水經》成為修煉法門的一刻,映照在我的本體上。”

“此界天道還未形成,若形成後,這修煉《山水經》的煉氣士,將會一日千里。”

張仲並沒有什麼才情,但卻是腳踏實地,從不好高騖遠,也是因為這種性情,竟是讓他著成了修煉法門。

“可惜了!”

周悟微微一嘆息。

……

“師父,豫州出現水患……”

在張仲化神第三日時,有弟子從豫州而來,向他求助。

豫州自六月上旬就開始降雨,起初很小,並無水患之虞,但到了六月中旬,忽然日日暴雨,如瓢潑一般,短短三日時間,就形成了水患。

豫州只有一條主流,為洛水河,但水患愈發兇勐,洛水河根本洩洪不了。

整個豫州,已經死亡百姓十萬餘,家破人亡不計其數,牲畜死亡無數。同時,因為死亡大量牲畜,還有人,又來不及處理,瘟疫迅速爆發。

在豫州修煉了《地脈水經注》的煉氣士,艱難改道河流,但境界修為不到,於事無補。

暴雨還在下。

若這樣下去,整個豫州,將不復存焉。

他們只能來求遠在豐州的張仲,畢竟,張仲才是《地脈水經注》的老祖宗,對《地脈水經注》的理解最深厚。

張仲聞言,直接帶著宋水星趕往豫州。

半日後。

化神境界的張仲全力趕路,終於來到了豫州,他飛至豫州上空,發現整個豫州,已經是汪洋大海,渾濁不堪,其上飄著各種牲畜的屍體,還有人的屍體。

暴雨落下,被無形的氣罩擋在外面。

三朝以來,豫州從未遇到過如此境況。

洛水河連線更大的河流晏河,晏河直接連線東海,若是洛水河體量大,能及時將水患流到晏河,再經晏河流到東海。

豫州水患可解。

但問題就是,洛水河已經盡力了。

張仲回到豫州最高地形的洛山,洛山上,聚集了全豫州的避災百姓。他來到帳篷來,對門下的弟子囑咐道:“以後,你們要好生修行《地脈水經注》,這豫州水患不解,這裡的百姓,將一個都難以存續,為師只有一個辦法能解決這水患……”

“我將身化河流,於洛河齊並,連線晏河,將水患轉移之東海!”

張仲此話一說話,門下弟子皆是大驚。

“師父,不要……”

宋水星更是焦急,他不想失去師父。

張仲決然道:“你們不必再勸,我這裡有一封書信,水星,你替我交給我師王景,跟他說,徒兒不能與他繼續同行下去了。”

“師父,我不要你身化河流……”

張仲看著宋水星,沒有再說話,決然飛出帳篷,飛至豫州上空,運轉《地脈水經注》,將此仙經修煉到化神,便可以身化地脈河流。

身化地脈河流之後,元神便會湮滅,從此成為一條沒有靈智的河流。

但張仲別無選擇,他低頭,看了一眼洛山上的百姓,看了一眼他的弟子們,身形漸漸消散,一條千里河流橫在空中,而後,落在了豫州大地上。

“師父,師父,不要啊……”

宋水星看著那一條河流橫在大地上,一道光芒從天際飛來,落到了他的懷中,他淚眼朦朧看去,只見是一本書冊,書冊上面,有《山水經》三個大字。

“師父……”

宋水星抱著《山水經》,跪了下來。

張仲所化的河流,一落在豫州大地上,周圍的洪水,紛紛匯聚而來,水位肉眼可見的下降。

……

“誒!”

大溪村,千年古樹似乎發出一聲悠長的嘆息,然後樹冠上的一根樹枝輕輕一抖,上面葉子上的一滴露珠,便穿越了空間,伴隨著暴雨落到了豫州大地那條新出現的河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