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山野糙漢小嬌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3章 閩中的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3章 閩中的茶

趙昴看著挺著大肚子的白錦,感嘆道:“三福媳婦身子重了,本不能勞累,但這一次關係著整個常德府春季農作物的種植,不得不讓三福媳婦去一趟呢。”

原來是為了這事兒來的。

白錦都差一點兒忘記了,皇上下了旨意,常德府成了試驗地,從今年開始,全城的莊戶農田都得種上紅薯和土豆。

自打那次養了一個月,後頭又比較注意,還有王氏在吃食上的悉心照顧,白錦現在並沒有感覺到不適,每次大夫把脈,也極好,於是她決定去一趟城裡。

許久沒見陸知縣了,也是他們家的榮幸。

一起出門這日,除了王氏在家裡外,兩弟弟也一同前去。

白錦給家裡人量身訂做的新衣裳,全是市場上不曾上市過的新款。

一家人穿得齊整出來,趙昴見了,只嘆他們一家好長相,村裡人見了,也紛紛感慨,以前怎麼沒發現李三福長得如此俊郎呢,只記得他油皮時的樣子。

而養在白錦家,長得又高又壯的兩弟弟,轉眼也成了村裡頭最俊的兩位青年。

似乎李明亮兄弟二人長大是一夜之間的事,畢竟在村裡人尤其在長輩眼中,他們原本還只是以前的小小少年郎。

李家兩老的聽到動靜,得知大房一家成了知縣府上的座上賓,臉上也不知不覺露出笑容來。

不得不說,他家大兒子還是挺有能耐的,還能得到知縣大人的欣賞,比讀書的趙昴還要厲害,如今帶著兩弟弟一起入城也好,去見見世面。

李勇和魯氏悄悄地開啟一條門縫朝外頭看,看到馬車上坐著挺著大肚的兒媳婦,魯氏嚕了嚕嘴,說道:“跟著我大兒子享福呢,把我大兒子都拐走了。”

李勇皺眉,朝著老婆子開口:“你就少說兩句吧,指不定生下孫子,咱們李家四世同堂,這兒媳婦再不滿意,也是有功勞的。”

魯氏的眼神便停在了白錦的小腹上,心頭歡喜,倒也不說這嫌棄的話了。

牛車上,白錦看向面前穿著長衫筆直坐著的趙昴,感覺他變化還挺大的。

第一眼看到他是他從縣學裡回來的時候,那個時候人很消瘦,有讀書郎的傲氣卻帶著一絲寒磣。

到現如今,他人長得壯實些了,人也變得沉著穩重些了,遇事兒也沒有了以前的毛燥,果然官場歷練人。

一家四口坐著牛車入了城,第一次成為陵城知縣大人的座上賓,白錦一家沒有半點拘束,是如此的淡定。

他們一家並沒有穿綢子衣裳,雖是棉布衣裳,卻穿得比綢子衣還要體面有氣勢。

到了知縣府的院門外,沒有因為是牛車而顯得寒磣,卻因為他們一家人的顏值引人側目。

相較於孫府,知縣府是最小的,在陵城,隨便一處富紳宅子都比知縣府要大。

府中管事出來相迎,將他們迎入前堂。

幾人一同坐下,趙昴在一旁做陪。

府上的管事很快叫下人端來點心茶水。

白錦端著杯子喝了一口茶,停頓了一下,她朝李三福看去一眼,三福接收到媳婦的眼神,不動聲色的側過身來。

“三福,這茶,像極了閩中的茶。”

白錦小聲開口。

李三福點頭,他也感受到了,這還得說起在趙祥他們幾人的院裡喝過,也在孫先生的府上喝過。

當時夫妻二人不曾在意,但是到了趙祥的院裡,卻是聽趙祥說過的,這茶正是楊喜給孫先生私下裡送的。

做為商會會長,底下的商戶做的什麼生意,大多都會送些入孫府,楊喜為了討好孫琰,沒少送來好茶,多到喝不完,趙祥幾人都可以隨意拿來喝了。

而這閩中的茶,當初也差一點兒要了宋海幾人的性命,這是走私茶。

只是這茶葉怎麼到了知縣府上來了,不過是喝了一口茶,白錦和李三福便留了一個心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陸知縣來了,幾人起身相迎。

陸知縣今天沒有穿官服,是一身簡便的家常服,但看款式和綢子布,是新做的沒有錯了,萬家成衣鋪出來的。

前不久白錦才送去的一批新款,價格不便宜,與那月華裙一樣,正是萬家成衣鋪在陵城的主打流行款式。

陸知縣穿上了,吃的還是閩中的好茶,雖說這堂前簡樸,下人也樸素,沒有地方富紳的銅錢氣,但白錦還是覺得不太對勁。

陸知縣屏退了下人,這才開始說話,他先是看向李家兩兄弟,點了點頭說道:“李家公子個個都有能耐,這兩位也已經這麼大了,三福可想過他們將來做什麼?”

李三福沒想到知縣大人如此關心他家兩弟弟,他如實答道:“以後就跟著我種田了。”

這話說的,陸玄林都要啞口了,誰不是說有錢就讀書,讀書考取功名,再做官,沒錢就行商,賺下銀錢再培養下一代讀書。

到了這家人眼中,怎麼反而很安於現狀,只想種田做莊戶。

陸玄林尷尬的笑了笑,建議道:“可以送兩人識些字,以後必能前程無量。”

李三福點頭,“我家兩弟弟已經能識字能算術的了,得了村裡老童生的指點,字也慢慢地練了出來,平素記個帳目,寫份文書什麼的不成問題。”

這一下陸玄林有些意外,合著他們已經教兩人識字了,那還留在村裡種田?

李明亮和李明興兩人規矩的坐在一旁。

跟著老童生學識字並沒有多長時間,但兩人聽嫂子的話,特別的勤快,對現在的生活也挺感激,所以比別人學得更快。

再說他們不必考功名,毫無壓力,只有平素用上的,不懂的也很快能記住了。

陸玄林所看到的莊戶,都是字都不識,更不要說算術了,現在聽李三福這麼一說,他有意想試試兩人的深淺。

人家說只會識字寫書信,那深奧的也不必了,他只要測測兩人的算術,就知道這兩人是否聰明靈活。

畢竟許多十年寒窗苦讀的讀書郎,在算術上也不是很好,而陸玄林卻是很注重算術的,自己對算術也有很深的理解。

於是陸玄林出了一道題給李家兩兄弟算,大意還是算市場的菜價,先提供一些菜價,再要求兩人說出指導價多少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