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山野糙漢小嬌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0章 當年的事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0章 當年的事情

此事必須清查,好在那考官說了,義子已經將考卷答完才暈過去的,他還是有機會的。

三天時間,孫琰在第二天就醒了,養了一日,身體恢復,正好文考出榜。

大清早的縣學門前圍滿了人。

孫府派去的下人去看榜了,孫琰卻是不緊不慢的喝著白米粥。

沒多會兒,孫府的下人看了榜回來,高興的向主子稟報:“公子,上榜了,文考過了。”

孫琰卻並無意外,臨暈前,他還記得一些,他是答完了的,只是這麼對待他,這事兒沒翻篇。

這會兒下人還在說道:“公子,白公子上了榜,連著李三福也上了榜,還在榜首。”

孫琰一聽,有些意外,問道:“李三福真的上了榜?”

下人點頭,“我特意看了好幾眼,第一名就是李三福,當然這榜單不按名次,但我聽說寫的順序還是按成績來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家公子在第二名,白公子在第三名。

“這一次上榜的人數有二十三名。”

下人說完,行禮退下了。

孫琰放下手中的粥碗,心頭感嘆,想不到李三福真的上榜了,自己倒是有一個強勁的敵手了,接下來就看李三福能不能奪得魁首。

李三福過了文考,在陵城是一個大訊息,一向只認為他是一個莊戶,不學無術的粗糙漢子,也會有今日。

陵城的富紳權貴感覺自己看人一輩子,怕是唯一一次在李三福身上沒有看懂的,這人做事不顯眼,多是跟在白氏身邊。

若說這對夫妻當中,以前大家夥的只關注白氏,只認為這李三福並沒有什麼出息,一直都是在靠著他家媳婦。

現在卻是狠狠的打了一臉,白氏再厲害,若沒有一個厲害的丈夫在身邊撐腰,婦道人家又能有多能耐呢。

這世道,沒有點兒手段,都難以在陵城生存下去。

眾人皆在討論著這一次武舉鄉試的事,那些上了榜的人真是喜憂參半。

他們他聽說過,太平鏢局裡,功夫最好的就數李三福,他小的時候被高人指點,那師父又神秘,至今無人得知其下落和來歷。

而陵城地道的武館出身的人,幾斤幾兩,大家都清楚,不免對這個李三福很是忌諱。

乾坤居里,白維早早的派人去看榜單了,發覺一向看不起的李三福居然文考過了,白維感覺到不可思議。

他懷疑自家父親把題洩漏給了李三福,不然就他一個粗糙漢子,能有多大的能耐,一想到這兒,白維冷笑一聲,可不是誰都能進入武舉考試的。

於是白維下令:“去,給學政大人送封信去,此事必須嚴查,若是不查,我改日回京城,必在皇上伯伯面前參他一本。”

他知道,這些來地方的官員,最害怕的是不能回京城任職,他現在雖不是靖王世子了,但他還是皇室中一員,他隨時能見到皇上。

只要他見到皇上的機會,他要告誰的狀還不簡單。

長隨聽了這命令,不免提點道:“爺,咱們得三思後行,這一次監考的還有王爺。”

“正因為有我爹在,李三福才好作弊,我也不要求別的,只要求加考一場,若是這一場也能過,我就認。”

白維知道自己鬥不過自己的父親,但是他要求加考一場,誰也不敢不從,而且加考的內容直接由學政親自出題,也是臨時出題。

有他的信在先,學政就自屈於父親的命令,也必會留下一手,為自己保周全,這樣一來,不就能檢驗李三福的學識了。

長隨沒法,見主子不聽,也只好匆匆將信送了去。

鼎州學政新來此處才兩年,剛從京城瀚林院出來,心頭鬱郁,現今看到靖王世子的信後,腦袋都要炸了。

他是知道的,靖王從來沒有問過他的考卷,考些什麼都是上頭國子監送來的考卷,現在莫名要求加考,本就說不過去。

可是世子爺的信,他又不得不聽,的確,他想回京城任職,不想待在這小地方,尤其鼎州百姓市儈,好行商,財大氣粗的,反而不太重視讀書。

雖說家家有餘錢會送家中孩子來讀書,但他們的目的不是讓孩子參加科舉,十年寒窗一朝功名光耀門楣,反而是到了一定年紀有了學識後出去行商做事,只顧著賺錢了。

學政並不喜歡這樣的思維,誰不是十年寒窗考出來的,若是不科舉,便能使家財萬貫,過得富足安逸,大部分都會選擇不科舉。

那這樣一來,國將不國,朝中人才便少了。

學政決定加考一場,告示出來的那日,各處縣學門口都擠滿了人,不少人破口大罵。

好好的一個武舉考試,弄得像是文舉考試一樣,文試好不容易考過去,又要來加試一場。

他們要是讀書的料,又何須吃苦去學功夫。

抱怨聲不斷,先前考過了的那二十三人當中,有不少人仍舊是擔心的,他們擔心被淘汰下來。

靖王得知訊息後,也是皺眉,平素武舉試沒有這麼嚴厲,也沒有加考的先例,鼎州學政這是意欲何為。

很快靖王收到學政的信,學政說上頭的政策收緊,武舉考試必須萬里挑一,指不定這一次各地選中的武舉人,會上陣殺敵,所以才加考了一場。

話是這麼說,卻也不免有些刻意了。

靖王並沒有說什麼,只給李府去了一封信,讓李三福好好準備,既然第一場試能考好,想必就算是加考,他也一定會沒問題的。

靖王才讓人將信送出去,身邊的長隨便匆匆進來,到了堂前,屏退了下人,這才在靖王耳邊小聲說道:“王爺,查出白氏的出處了,她是被人牙子拐來陵城的。”

“原本陵城有處碼頭,打算走水運,運去江南一邊,同行的有二十人,年紀多是十歲到十八歲的樣子。”

“裡頭的孩子大多從北地而來,挑選的都是容貌出色的,到了南邊,或給人做小,若入伎坊。”

“只是這一隊人馬卻在鼎州地界遇了劫匪,這一夥人原本是沿路搶劫走商的,因這一隊人馬當中有管事運了一些糧食想偷偷拿到陵城來賣,就暴露了,才被劫匪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