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山野糙漢小嬌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1章 沉重的父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31章 沉重的父愛

於是靖王重披鎧甲,率兩萬京師去往燕北鎮守,有生之年不可歸京城。

這個訊息在京城炸開了鍋,還在心心念著爵位和郡主封號的小錢氏,怎麼也沒有想到丈夫會為了姐姐的女兒,連生死都不顧了,一輩子鎮守燕北,有生之年皆不可入京。

小錢氏終於慌了,若沒有靖王在京城,她算個屁,她一個被休棄的王妃,自家兒子又無爵位在身,也無繼承的可能,那他們母子三人在京城就寸步難行。

錢氏真的怕了,也後悔了,早知道就對大女兒好一些,早知道她就不該去陵城,也不該為女兒爭長短。

想起以前的整整,錢氏氣極敗壞,她要去找丈夫,她要問問,他們母子三人以後該怎麼辦?

然而靖王出宮後就直接去了京師營點兵,午夜便出發,他不會再回京城了,連王府都過門而不入。

錢氏已經追不上他了,只有王府掌事公公前來相見,將王爺的交代說了,以後錢氏母子三人都得搬出王府,王爺在外城置下府院。

以後白家子女嫁娶,會由王府送上厚禮,也會在財產上支援一二,但是靖王不會過問,錢氏更不可以恢復王妃身份在京城交陵往來。

錢氏一聽到一家人要搬出內城,入住外城,就只覺得天昏地暗,轉眼暈了過去。

她追求一生卻是這麼一個結果,她不服。

然而她暈過去後,人就被抬出了內城,到了外城的府邸,身邊由女兒白雪服侍,兒子白維卻是一蹶不振。

至於做為燕國第一次賣了一座城池的訊息在京城傳開,訊息也很快傳入鼎州。

任侃最先得到家族的訊息,一臉的不可思議,真的辦成了,這事兒還真的能成。

看來後面的那一份奏摺寫得好,白氏給的進貢打動了皇上,白氏倒是有能耐,正好乘著國庫不豐,皇上正愁著這糧食之時,出此之策。

當真是天時地利人和,無一皆不行。

任侃不必再押李三福一家入京城了,也松了口氣,當天就來了李府。

那會兒白錦正安排兩弟弟在長工中趕緊提拔數位管事,代他們四處巡視田地,並將春耕種下的稻種長勢情況一一彙報。

這會兒任侃匆匆趕來,白錦只好叫兩弟弟先去辦事,她和三福見了任侃。

任侃一臉笑容,看著兩人半晌不說話。

白錦覺得今天的任侃特別的奇怪,正問他出了什麼事?那奏摺可見效。

任侃見兩人焦急,也就不瞞著他們了,說道:“任家的內幕消息,你們買下了陵城。”

“只要再補齊先前漏下的稅糧,以後陵城是你們的了,每年進貢的金額,正是你上次所說的數目,是每年稅銀的兩倍。”

“還有你答應的種子,燕國提供田畝數,以低於市場價的兩成運送到各地種植,前兩年先種植,收成後支付種子錢,兩年後,先付種子錢再交付種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有運送全部由陵城自行安排,燕國會在每年春耕和夏耕之時,從京城派軍過來護送種子到各地。”

白錦聽著這一番話,手中的茶杯落了地,她驚喜的看向李三福,夫妻兩人皆是起了身。

“我們成功了,我們真的能買下陵城了。”

白錦還感覺像在夢裡,她來到這異世,竟然擁有了一座城池,太不可思議了。

外頭人不知道的是,只要燕國提供田畝數目,系統就會給出相應的種子,種子根本不要她的本錢,肥料也是相應配送。

而她卻可以收燕國的種子錢,而她所進貢的銀錢,便可以拿這些種子錢相抵消,還有賺的,重點是全國百姓種了她的種子,她就會得到無數種植經驗。

這些種植經驗可以助她買下各種基建物資,她就可以加固陵城的城防,建設出一個現代化的陵城。

到那個時候,她的武器是先進的,糧食是豐收的,百姓是富足了,城門是牢不可破的,她小小一座陵城也是無人敢欺負的。

想到這兒,白錦的心頭已經躍耀,抱著三福說不出話來。

任侃在一旁感嘆道:“李家擁有了一座城池,便能將李家祖宗牌位供奉於城池之中,你們是城主,也是陵城的王,陵城以後由你們說了算。”

“這是多少人的夢想,王孫貴族,爭的就是這份榮耀,而你們如今做到了,你們夫妻二人是有福之人。”

任侃的一番話,白錦感觸不深,供奉祖宗牌位,她看重的更是自由,有一處他們的安身之所,而不是如長樂郡看到的那樣的荒城。

然而李三福卻在這一刻激動的說不出話來,買下一座城池,原本想的不多,但現在他能將李家的祖宗供奉起來,李家以及稻香村,都出名了。

李三福握緊媳婦的手,深情的望著白錦,“謝謝,媳婦兒,自從娶了你,你給我李三福一個家,如今你給我的族人一個家。”

買下陵城的事,不會這麼快傳開,聖旨還沒有到。

以後陵城不再屬於燕國,做主的也不再是燕帝,而是白錦和李三福,以及李家的族人都要高人一等。

雖說只是一個小城,可是其意義卻是不同的,便是與王孫貴族的封地皆是不同,每年的進貢是獲得燕國的庇護。

然而訊息還是走漏,陵城的富紳們都聽到了,最先知道的還是陵城的商會,孫琰自是最先知道訊息的,在任侃走後,當天孫琰就過來了,還送來了厚禮。

一襲白衣的孫琰站在白錦面前,看著便笑問道:“以後打算怎麼打理陵城?”

“先修建城牆,保證城裡百姓的安全。”

白錦開了口。

孫琰一聽,朝外頭看了一眼,嘆道:“山多,恐難以管制。”

這段時間孫琰也在想這個問題,小小一座城池,他擔心皇上只是暫時同意了,等以後陵城養肥了,富有了,難免會反悔。

所以孫琰決定留下來,幫幫他們夫妻,努力與周邊的知州打好關係,維護好朝中的關係,畢竟是在京城長大,他還是有些能耐打聽到一些訊息的。

白錦卻說道:“所以首要的任務,是見見周圍幾城的知州們,如今我們是陵城之主,與這些知州也是同起同坐的,不再是以前因為身份不夠,連面都不能見。”

孫琰聽了,點了點頭,她想的還算周到,既然如此,且讓他們兩夫妻先籌備著,他待在陵城裡,隨時幫幫兩人就是。

隨著這個訊息傳開,接下來幾日,李府真是踏破了門坎,各方富紳大族,皆往李府來送禮。

他們夫妻以後是陵城的城主,若想留在陵城,就得受他們二人的管制。

不過有了這個先例,有不少人也感嘆,原來只要有足夠的銀錢,是可以買下城池的,不免也有人心動,但也只是想想,畢竟得到一座城池,未必過得住。

然而李三福一家卻是不同,先前被李三福養在山裡的五千新兵如今光明正大的帶來了陵城,轉眼陵城開始修建起城門。

白錦和李三福正在書房思考著怎麼修城牆,白錦想在城牆外再修護城河,至於陵城地界界碑與界碑處,則需要有守衛守著。

以後入陵城不再是在城門處檢查,而是直接在地界界碑處設哨崗,有通行證明方可入內。

這邊李三福從孫琰那兒叫來了宋海兩兄弟和馬延,便是趙祥也一同來了,他們四人如今成了李三福身邊的左膀右臂。

三人先是在地界立界碑,再派人將整個陵城的輿圖繪製出來,接下來的規劃,夫妻兩人商量著來。

趙家酒坊如今交給趙祥找來的一位酒坊管事在做,此人是趙祥無意中救下的,有救命之恩,無處可去,就在趙家酒坊留了下來。

正在這個時候,奇叔匆匆進來,是陵城知縣傅繼新來了,他年紀輕,才中狀元,第一次上任就在陵城。

傅知縣聰明,在任職期間,將整個傅家含的族人都帶來了陵城,先前想方設法買田買地,可惜尋路無門,地方富紳都不願意出讓。

傅繼新沒有辦法,以教導王家食鋪的大公子學識為由,想讓王家出讓些土地,卻無意中經白錦一提點,改變了他們一家的命運。

地和鋪子是沒有買到的,不過他們家在陵城設私塾,已經建成,就要開張招弟子了。

就在這節骨眼上,陵城之主換了,想傅繼新也想在陵城多任職幾年,沒想改變的這麼快。

曾經見到他還得行禮的這對夫妻,而今卻是陵城城主,他見了,還得向其行禮。

傅繼新心頭忐忑不安好幾日,今日思前想後,將趙昴帶在身邊,一同來了李府求見城主。

白錦和李三福正忙得很,聽到傅知縣來了,白錦想了想,還是見上一見吧,如今的陵城不需要知縣,他們自己管著。

於是幾人在堂屋裡相見。

李府府邸不大,不及地方富紳們的奢華,如此看著普通的一戶人家,卻有一天會買下一座城池來。

一路進來的傅繼新,心情極為複雜,為了自己的前程,也為了這瞬息的變化。

一襲青衣顯得有些卑微的趙昴跟在傅繼新身邊,心裡頭也是無數感慨,同一個村的,他寒窗苦讀,卻不及李三福一身粗糙。

曾經最不可能成才的李三福,卻比他一個從小受著誇讚的讀書郎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