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山野糙漢小嬌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5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

“你沒能力養家,而我也沒有能力再養你,我主動提出和離,你不願意,但是事實在擺在眼前,新律令,最多過一年,我們也將解除婚姻。”

說完這話,楊三丫將兩個孩子抱起,轉身入了豆花鋪。

伍治呸了一聲,並不將楊三丫的話放在心上,隨即就往酒樓去。

在酒樓裡遇上了同窗,又是一頓酒宴,酒後說出楊三丫要和離的事,有同窗起鬨,以前的女子是不可以和離的,只等著休吧。

伍治卻是擺手,“我不會休了她的,這樣狠心的利慾薰心的女子,一輩子也別想逃離他的掌心。”

說到這兒,伍治尚在怪這女人的善變,昨個兒還拿銀子給他去吃花酒,還安心的跟著她,又生下了第二個兒子,如今忽然發癲,都是那城主弟弟成婚的喜事給作的。

說到城主弟弟的婚事,沒喝醉的幾位同窗立即住了口。

城主不注重這些虛禮,好說話,但這背後議論城主,這些人還是膽怯。

伍治吃了酒壯了膽,將自家妻子與城主弟弟當年的那點兒往事給抖了出來。

眾同窗卻藉口說有事,全部走了,獨留伍治還在喝著悶酒,等事後一算帳,竟無一位同窗代他結帳的。

身無分文的伍治,不得不叫酒樓夥計去楊家豆花鋪取帳錢,只讓那夥計找楊三丫,千萬莫找楊家父母。

城主弟弟成婚這日,民間百姓皆數入城看熱鬧,街頭鋪面,兩邊攤位,無一不圍滿了人,沒想這一日也促進了陵城的消費,街頭商戶個個都做了一天好生意。

李明興從稻香村將張嬉迎娶回城時,原本入了城門就直接回城主府的,卻因入城的百姓太多,又在楊老先生的一番建議之下,圍著整座城池轉了一圈。

所有對城主的榮耀與恭敬,在這一日體現的淋漓盡致,無一不在驚歎著城主的英明,便是這婚姻之事,也與普通百姓一樣,並無門第之見。

陵城城主最是親民,已經是眾所周知的。

城主府裡,楊老先生來到書房向白錦稟報外頭的情況,都說陵城不管下達什麼樣的命令,百姓都很聽話,都會去執行。

白錦處理著今天的政務,聽著楊老先生的一番話,她頗為頭痛的說道:“只有讓百姓富有了,經濟才能提得上去,至於我麼,倒是不太在意。”

“我這人也不喜歡虛禮,先生主持的學院挺不錯,今年入夏,便挑選一批人才出來,我準備得新修建陵城,雖不分內外城,但城中必須擴大,不然這窄路連馬車都不好過。”

楊老先生領令退下,今個兒心情著實不錯,於是決定去學院裡與幾位教諭說說此事。

白錦快速處理完政務,就在李三福的陪伴下來到了前堂。

正好這個時候喜轎到了門口,奶奶王氏也扶著出來了,身邊跟著芸姐兒,趙成志拉著小文諾也安靜的坐在一旁。

五歲的小文諾特別的懂事了,雖然看到母親,多少有點兒想母親抱著他,但他還是忍住,跟在成志哥和姐姐身邊,很是聽話。

李家父母今日穿了新衣,還帶著喜慶的紅,隔著白錦幾人幾步遠的站著,現在可不敢說大兒媳婦怎麼樣,甚至在大兒媳婦看過來時,魯氏還低下頭去。

坐正堂上的,先是奶奶王氏,隨後才是李家父母。

白錦和三福倒與大弟弟一起坐在一旁。

今日來喝酒的人不少,卻看到這陣仗後也明白了,難怪人家不派帖子,這是家宴,並沒有打算大辦呢。

王家食鋪的王夫人韋氏站在人群裡正看著熱鬧,身邊的嬤嬤卻小聲說了一句,韋氏從人群裡退了出來,直接往城主府的側門去了。

側門處,楊三丫背上揹著一個孩子,手裡拉著一個孩子,正站在那兒,她不知道在這兒等多久了,但她也不進去,門防不知道她是什麼意思。

韋氏過來,看到楊三丫這模樣,皺眉,屏退了下人,上前一步,問道:“今日城主府大喜,你這是什麼意思?”

韋氏以為這兩孩子的來歷與城主府有關,沒想楊三丫很快說出來歷,原來沒有半點關係,那她就放心了。

楊三丫哀求道:“夫人,我想見城主。”

“見城主?這樣大喜的日子,你想見也見不著,何況,也不是你能隨意見的,到底出了何事?”

楊三丫欲言又止,但看著這兩可憐的兩孩子,生怕被韋氏趕走,只好將自己曾與城主弟弟之間的一段感情說了。

韋氏聽後,臉色不太好看。

正好在城主弟弟成親這日,她趕過來,不是自取其辱。

楊三丫含淚說道:“城主大人認得我的,我想求城主幫我,看來往日的情份上,幫我一把吧,我要與伍治和離,我要帶走兩個孩子。”

韋氏問伍治是誰,楊三丫又將當年的事說了。

原來這就是她放棄了城主的弟弟,選了那個伍秀才,那都是燕國時期了,才有秀才舉人,如今的陵城,沒有這稱呼,讀書人也越來越多,也沒啥稀罕的。

而且只有真才實料的人,才能得到城主的賞識,那種拿以前的秀才名頭在外清高的,韋氏還真是看不起。

“這男人的確是可恨,但是這事兒你找城主也不行,你要和離,伍秀才不同意,那你就去告官。”

“陵城律令裡寫得明白,若你所說之事屬實,自會斷你們和離。”

韋氏話落,楊三丫卻是癱軟在地上,她哭了,身邊的兩孩子也哭了,她無奈的說道:“伍家不準我和離,我爹孃也嫌我丟臉。”

韋氏聽了皺眉,沉著臉說道:“城主怎麼告誡陵城女子的,憑著自己一雙手,總能養活自己,你若沒有這信心,那就別和離了。”

韋氏說完,也不再多話,轉身入了門,還交代門防,莫讓她進來鬧事。

楊三丫看著韋氏離開的背影,她心頭難受到不行,想到伍治的蠻纏,婆家的潑辣,父母的冷言冷語,她就心頭著寒。

門裡是喜慶的喝彩聲,門外是楊三丫絕望的哭聲。

陵城的律令,無法改變一個不能自力自強站起來的女人,如楊三丫這樣的,她自始至終只想找個依仗,但她發現,她從來就沒有依仗。

便是父母,也在她出嫁後不再是她的依仗。

城主府的喜事,還鬧騰了兩三日,街頭的百姓仍舊意猶未盡。

新婚的李明興在三朝回門後,就打算出城去,家裡的田地要打理,全城百姓的田地,也得輪番檢視,修好的溝渠,因為用的不是水泥。

石灰和黃泥巴做成的,時常有看到開裂的,要修補,總之他不想待在城裡。

倒是奶奶王氏說了一句,要出城也成,將張嬉帶上,她不會騎馬,沒關係,李明興將人教會了再出門。

李三福看著一臉苦惱的弟弟,便忍不住想笑。

唯有大弟弟李明亮一臉的自在,他仍舊沒找到心儀之人,想成家的想法,許是當年的五娘將他的心傷透了。

白錦看著大弟弟說道:“找自己喜歡的,但也得知根底的,咱們家的家業越來越大,尤其田地都到了嶽城去了,莫讓人知道的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整個常德府,都有白錦家的田地,而且她專門找好山好水之地,種的皆是稻米,又在深山開墾。

目前他們手上到底有多少田地,無人能知道,除了家裡他們幾個人之外,所以也得萬分的警惕,或許這也是陵城的保命糧。

在白錦看來,她從來不依仗著陵城的稅糧做為府庫的根本,而是她自己種的這些田地,才是她的後盾。

***

此時玄陽城皇宮御書房裡,年過花甲之年的燕帝坐在龍椅中,看著底下的三位大臣。

一位是宰相,一位是御史中丞,還有一位是戶部尚書,這三位堪稱燕帝的得力之臣,眼下宰相與御史之意,是減少全國百姓的稅賦,緩和幾年再說。

這四年當中,陵城城主白氏,的確每年按要求提供了種子,而且用了獨特的方法,儲存下來這些種子。

可是運到各地之後,卻發現能種植的莊戶越來越少,田地多數荒蕪。

宰相說起長樂郡,自打八年前的一場蝗災,之後兩年的旱災後,長樂郡的百姓已經流離失所,田地無人種植,為了一口吃食,大多落草為寇。

開頭只是搶搶經過的走商,後來便搶到了朝廷的救濟糧上,後出動地方軍鎮壓,死傷無數。

這幾年再往長樂郡去,千里孤墳不見活人,唯一的城鎮,也多是匪徒佔領,往年過去主事的知州與知縣,不是死在那邊,就是被欺負得夠嗆。

總之,現在這長樂郡一片以及周邊,猶如當年談及的化外之地嶺南一樣,無人敢涉足。

說到這兒,宰相對減輕百姓稅賦,使百姓安居,再重新開始種植,才能改善眼前的困境。

然而宰相的話才落,旁邊的戶部尚書已經無可奈何的說道:“便是眼下的稅糧,也無法支援邊關的戰亂,南軍忍飢挨餓,北軍天寒地凍。”

“如今國庫空虛,這幾年不管是內戰還是關外強匪,皆已耗毀我朝元氣,此時的確要休養生息,但是沒有這國庫支援,便成了一句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