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山野糙漢小嬌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1章 趙昴歸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71章 趙昴歸來

孫琰的臉色越發白了,他沒有接話,燕帝也沒有打算他接話,而是接著說道:“你曾是寄養在成安寺的一個孩子,你義父靖王將你帶回來做了靖王府上嫡長女的童養夫。”

不提這個還好,一提起這個,孫琰的手不知不覺握緊,那可是他的親堂妹。

“其實你真實的身份,是我的第六子,你母妃生你時難產,當時朝政不穩,我想著你沒有母妃相護,這才將你送去萬安寺,再以靖王名義接你回玄陽城。”

“這世上只有靖王和我知道你的身世,不想你受苦,養在靖王身邊,我也一直關注著你。”

“你一直做的很好,三歲能識字,六歲能背書,九歲作詩作賦,十三歲中秀才,十七歲中進士,你卻不願意留在朝中為官,改行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你行商也沒什麼,原本也可以許你一個安靜太平的人生,可是現在不同,陵城原本只是一個小城池,並沒有什麼威脅,但是上一次的檢兵軍營所見到的武器,你也看到了。”

“你是燕國六皇子,你也該知道自己的身世,為燕國的百姓好好的想一想了。”

燕帝看著這個兒子,他的兒子不少,原本留這麼一個輕鬆自在也不是不可,但是陵城他誓在必得。

孫琰仍舊面色平靜,半晌他開口說道:“我沒有想過自己的身世會是皇子,一直以來,我以為我只是平民百姓的棄子,很感激靖王的養育恩情。”

“現在皇上認了我,卻讓我背離我的義父這份養育之情,我有些不明白了,聖賢書中教導的仁義忠孝,那現在我這是在做什麼?”

“有一事皇上可知道?陵城城主白錦實則就是我年幼時的妻子人選,也就是靖王之嫡長女。”

“她十四歲那年被拐出京城,才淪落到陵城來的,所以其實陵城還是在白家人的手中。”

“我義父為燕國東奔西走,征戰四方,一生功跡足夠白錦封下陵城之地,何況她還是南陽郡主的女兒。”

“白錦不過想要座城池,卻因她將城池打理的好,反而成了皇上眼中的肥沃之地,這對她不公平,對如今在燕北鎮守邊關的靖王也不公平。”

“我既是六皇子,更不該如此對付他們才對。”

燕帝聽完這一番話嘆了口氣,看著這個兒子,又頗為無奈,這些年是靖王教會了他忠義,卻沒有教會他帝王之術。

“白氏是靖王之女,我早就知道,不然不會將陵城這麼交給他們,對於靖王一家,的確愧對他們,可我是天下的君主,是以天下為重。”

“陵城有糧,陵城還有一個白錦,白錦憑空能變出東西或者她有獨門手藝,總之,有她在,她就能扭轉乾坤,燕國需要她的種子。”

“我想靖王最後也會想明白的,你是我的兒子,也肩負著天下重任,現在我想交給你一個任務,拿著我的令牌,去找京師營,他們已經到半路了。”

“帶著他們,陳軍陵城外,等我的訊息,正好你藉著眼下白錦對你的信任,他還能入城與我聯絡。”

“這些年我愧對你,將你送去萬安寺,也是迫於無奈,是想護著你,你要體諒我。”

燕帝握緊孫琰的手,父子兩人四目相對,孫琰動容了。

兵符放入孫琰的手中,孫琰剛要握住,燕帝又抓住他的手腕,說道:“還有一事,你可知陵城的糧庫?”

孫琰心頭一驚,面上不顯,卻是搖了搖。

“我在陵城只管著商會,平素也不參與這些種植的事,便不曾聽說存糧之處。”

燕帝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倒是鬆開了他的手腕,叫他趕緊離開外交府,免得待久了,惹人閒話。

孫琰握緊手中的兵符,從外交府出來,看著繁華的陵城,他的心情很沉重。

回到孫府,孫琰坐在書房裡,這一日也不曾出門,到了傍晚時分,孫琰身邊的長隨才拿了一封信匆匆出了府門。

玄陽城有訊息傳來,任侃拿著不信筒,腳步匆匆的進了堂前。

燕帝在看陵城輿圖,他發現陵城雖不大,眼下的規劃卻是有意思,若真按著這個全面建成,這將成為獨一無二的富饒城池不可。

任侃上前行了一禮,面色焦急的說道:“皇上,燕北的訊息,上一次戶部拔糧,只往其他幾軍運送了一批,唯燕北不曾動。”

“靖王奏摺中提到,因常年戰亂之故,邊城百姓少了,大多田地荒蕪,眼下就算守城兵卸甲歸田,也難接濟到秋收時節,這中間恐怕還需要一批糧食接濟。”

這是靖王這幾年來第一次向朝中討要糧食的奏摺,可見燕北軍是真沒有辦法了,每次國庫拔糧,都是將燕北軍置於最後。

一年前就聽說連靖王還吃過糠皮,這話不知真假,但任侃是相信的,這麼久沒有運送糧草過去,靖王在燕北很是艱難,還要守著關口要塞,時常會起戰亂。

“皇上,戶部尚書之意是糧食緊缺,國庫也需秋收之後方有,眼下燕北軍這邊,該如何是好?”

燕帝聽著,他揹著雙手,將眼神從輿圖上收回,回頭看向任侃,說道:“何不向陵城借糧,白氏可知道自己是靖王之女?”

任侃一臉驚訝,也沉默下來。

“她不知道,那就告訴她,再告訴她靖王是為何去的燕北,陵城如此有錢又有糧,想來她不會吝嗇。”

任侃心頭苦澀,見皇上並不想看信,他只好將信筒收了,這才退下。

城主府裡,白錦正在檢視帳本,奇叔帶著任侃來求見。

這一次任侃單獨見到白錦,是在廳裡,屏退了下人。

“任大人,這些年過得不錯,如今與皇上一起微服來陵城,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

白錦的寒暄令任侃心頭難受,“我從來不看重官職,為的只有百姓。”

“如今你我二人也是各有立場,但我今日還是來了,有一個訊息我想還是要告訴你的。”

任侃心頭沉重的開口,眼前的白氏,以前幫過他不少。

“你能接下陵城,其實這一切都是當年靖王的功勞,是他向皇上請離京城,去鎮守燕北的,條件就是陵城交給你。”

“我不管你知不知道,但是我都得告訴你,你其實百靖王嫡長女白錦,至於你為何失憶,此事也不難查,然而靖王是知道的。”

“他是以這種方式來彌補你的缺憾,是他沒有照顧好你,他用自己餘生的自由換你一生的自由。”

任侃的話還是直擊白錦的心靈,她猜測過,但她沒有重視過,她已經不是前身,對靖王自是沒有父女情。

只是原本已經不再領兵打仗的靖王爺,卻忽然去了燕北,她不是沒有懷疑的。

原來還真是這樣的交易。

白錦一臉認真的看向任侃,問道:“任大人,你現在告訴我這些,想我做什麼?看在靖王的份上,將陵城還給燕國?”

任侃連忙擺手,“你誤會了,我也是受皇上之令趕來,我知道我不該來這一趟,但還是來了,那是因為燕國國庫糧草真的不夠,這幾年甚少給燕北運軍糧。”

“聽說靖王曾因沒有糧食,還吃過馬吃的糠皮,可見燕北過得多艱難,我和皇上是沒有了辦法,想向你借糧。”

“借糧?”

白錦心頭一顫,一種不屬於她的情緒迸發,尤其在聽到靖王曾吃過糠皮,白錦就發覺,前身的本能又在左右著她,就像初見靖王時的奇怪感覺。

“想怎麼借?”

白錦面色鎮定,任侃看不出情緒,這讓任侃有些摸不準,他放棄了皇上的吩咐,說道:“我願意寫下借條,等回了京城,我一定想辦法還上。”

白錦沒有接話,而是沉默了一會兒,方說道:“任大人,我知道了,你先回吧。”

“城主。”

任侃還有話想說,白錦卻是抬手。

奇叔將他強行請了出去。

剛才在看帳本,帳本上陵城的夏收想必不錯,百姓的田地全部都有種植,多是稻米和紅薯。

連著陵城的百姓,但凡勤快點的,都吃上了白米飯了,而靖王竟然在吃糠皮。

夜裡,白錦等三福從軍營回來。

李三福從軍營回來時,倒是意外的帶回了趙昴。

四年前跟著陵城先知縣離開的趙昴,今日又回來了。

趙昴的穿著很寒磣,不及陵城的百姓,甚至還一臉的憔悴,人看著吃了不少的苦頭。

白錦先將自己的事壓下,接見了趙昴,現今的趙昴,在白錦和李三福面前,是如此的窘迫。

趙昴說他趕了一個多月的路程才回來,原本帶足了盤纏,甚至還有餘有剩,這些年在外頭也混到了一些銀錢。

可惜一路回來,差一點兒連命都沒了,銀錢自是落別人手中了。

細問下,才知先知縣升為知州後,就不再重用趙昴,趙昴生了離心後,反被對方誣陷,好在他警覺,才早早的逃走了。

再問起他一路的經歷,趙昴還在打了個寒顫,這一路上所見所聞,簡直無法跟陵城相比較。

外頭的百姓,受一年兩稅的苛稅壓得喘不過氣,基本種的農作物,所產的糧食全部用來繳稅,有時候還未必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