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零六章 新中國的第一條鐵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零六章 新中國的第一條鐵路

轉眼間,時間進入了公元1861年的四月底,距離中華帝國對俄宣戰,已經過去近兩個月的時間了。

在這段時間裡,李永吉幾乎把軍事與內政的事情完全放手,只一門心思留在馬鞍山,一邊忙著跟大家熟悉新的工業設施,一邊忙著完善新的馬鞍山重工業區。

兩個月的時間,已經足夠新工人初步熟悉鍊鋼廠的效能了,產能很快就突破到日產鋼胚500噸的大關,其中一半用來生產武器以及其他鋼製農具,另外一半則全部用來製作60鋼軌。

也就是說,在日產鋼材500噸的產能下,用去一半,那一天生產的鋼軌,就可以鋪設大概000米左右。

正因為鋼軌產能上去了,所以李永吉在興建馬鞍山港的同時,正式開啟了修建新中國第一條鐵路的建設工程。

第一條鐵路,被命名為馬廣線,也就是馬鞍山到廣德縣的鐵路建設。為了這條鐵路,李永吉把陸續生產出來的鋼軌,全部鋪設在馬廣線這一段的鐵路線上,先建設馬廣線,以籌備建設經驗。同時這條線路建成後,可以更高效的調配馬鞍山與廣德縣兩地的能源資源,為將來的工業增產以及鐵路大建設做準備。

為了加快這條鐵路的施工速度,李永吉充分利用了人力多的優勢,採取多點作業,分段施工的方法,也就是說在不同地段同時鋪路。

這樣做雖然鋪設的速度更快,但卻嚴重浪費人力,而且不能使用鐵軌本身的運力,非集團化作業不可。

當初為了建設馬鞍山重工業區跟馬鞍山港,李永吉特別調集了蘇州建設兵團跟無錫建設兵團過來,讓經驗老道的無錫建設兵團負責修築馬鞍山工業基地,讓蘇州建設兵團負責修築馬鞍山港,至於當塗建設兵團,依舊是做最基礎的路基建設,也就是修建不鋪設鐵軌的鐵路。

蘇州建設兵團與無錫建設兵團不用說,總共三十萬人,可以說是經驗豐富的熟練工了,讓這兩個兵團負責重工業以及港口的建設事宜,保證不會出錯,而負責這兩個兵團的總負責人不是別人,正是無錫當時首任行政長官,現在的建設部部長——蘇建華。

至於當塗建設兵團,由於地處要衝,總數也有十五萬人,是一個大型建設兵團,雖然歷史不如蘇州建設兵團跟無錫建設兵團,多是生手,好在修鐵路並不需要太大的技術活兒,只需要人力夠,物資全就可以,所以多少還算應付得來。

為了運輸物資,李永吉除了動員了大量船舶運送日常補給品,甚至還出動了兩艘飛艇,來幫助運輸水泥砂石及其他物資,倒是也算相當的高科技了。

就因為人多力量大,所以哪怕大家技術還不熟練,機械設備也十分缺乏,但當正式鋪設鐵軌之後,利用飛艇吊運加分段施工的方法,鐵路的修築速度還是以一天兩千米的速度兇猛的向前推進,以至於出現了人力浪費,而鐵軌不足的情況。

為了充分利用十五萬人的人力,李永吉都不得不把鋼鐵廠的產能大都轉到生產鐵軌上,減少了武器跟農具製造的速度,以至於把鐵路修築速度一下子推到了一天三千米的大關。

馬鞍山鋼鐵廠到廣德縣工業基地大概有178公里,如果按照一天三公里的修築速度,大概只要兩個來月的時間,就可以把這條鐵路修成。

其實就算這樣,也無法完全利用完十五萬人的人力,但如果再壓縮武器生產跟農具的生產數目,恐怕會影響農業生產,所以最終還是選了部分人繼續沿鐵路線修建公路,以充分利用好人力資源。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除了當塗建設兵團是全部用來修建鐵路外,蘇州建設兵團跟無錫建設兵團並非是全部用來搞建築了,這兩個建設兵團至少有一半的人其實都轉變成了產業工人。

比如有的進入鋼鐵廠,有的人進入了鑄造廠,有的人進入了水泥廠,伐木場,木工廠,預制件廠等等。

這是因為蘇州建設兵團跟無錫建設兵團本來就是城市手工業者組成的建設兵團,大部分是苦力跟織工、真正能說手藝人的,也就是些泥瓦匠、木匠、鐵匠之類的小手藝人。

那些有一技之長的,手藝還行的,大都進入了早期的精武軍,手藝特別高超的,則被李永吉當作重點保護物件,給錢開技術學校,把這些老師傅當老師養了起來,以培養新的技工。只有那些手藝很一般的,或者說比較差的,才繼續留在建設兵團服役。

雖然如此,但挑選一些年輕人進廠當工業,還是沒問題的,畢竟蘇州跟無錫也算人傑地靈,識字率算比較高的地方,所以這些建設兵團大軍的識字率還算是勉強,這麼挑挑揀揀下來,識字率都能達到兩成,也算很厲害了。

只要能識字,肯用心學,要當好一個普通的工人還是沒問題的。

李永吉有時候覺得,自己似乎走了個彎路,別人都是一開始先打地基,先種田玩工業啥的,然後再出去打天下,自己倒好,先出兵打天下,然後回過頭來再發展工業玩種田。

當然,一開始李永吉也是想先種田,等種田差不多了以後再出去平推的,可現實卻不是那麼一回事兒,至少跟他想的並不一樣。

開頭的時候吧,李永吉自己太廢柴,根本就沒有一個完善的計劃,都是走到哪兒算哪兒,想到什麼就做什麼,想的最多的是怎麼賺錢;等他有了點錢,也稍微有點實力,腦子有了點思路,想要安心種田了吧,又計劃趕不上變化,被自己的手下所累,不得不悶頭解決應接不暇的各種麻煩事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有時候李永吉自己也覺得,別人怎麼就做的那麼容易,那麼輕鬆,怎麼到了自己這邊,每天忙的要死,還做的磕磕絆絆的呢。

後來李永吉想明白了,人跟人不同,而且就算是智商爆表的人,現實中要做成一件事也很難,更何況是在這個普遍缺乏人才的十九世紀中期呢。

在這個民智普遍未開的國度,缺人缺的李永吉都肝疼,就算有開掛,能做到如今的地步,已經算是還不錯了。

當然,這不是說李永吉在以前的日子裡就沒犯錯,相反,他犯錯還不少,不過好歹李永吉的應變能力還不錯,靠著堅定的意志還有金手指,一個一個的都應付過來了。

應該說,李永吉的確本身有很多缺點,比如做事顧頭不顧尾,沒有長性,太過隨意,但他也有優點,那就是做事雷厲風行,不拖延,不遲疑,而且總是要把一件事做好了,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正因為他這個果斷的品質,才讓她把一個又一個的危機給化解了下來。

不管如何,在李永吉的親自干預下,在金手指的光芒以及大量人力資源的灌注下,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馬鞍山工業區總算是稍具雛形,就算是不用金手指幫忙,也可以自行運轉了。

特別是武器方面,半個月前在馬鞍山工業區新開的001號兵工廠,俗稱馬鞍山兵工廠的地方,已經可以用目前已有的衝床車床等工業裝置,用自產的鋼鐵跟木託,去生產海軍版柯爾特左輪手槍,終極改良版M1878式夏普斯步槍與原版1磅拿破崙炮(就是列強普遍用的那種),再加上相關彈藥也完全能夠自己生產。

雖然新的馬鞍山兵工廠產能還不高,比如海軍柯爾特左輪手槍,目前只能做到日產二十支,夏普斯步槍只能做到日產三十支,至於1磅拿破崙炮,更是三天才能造一門。

但不管怎麼樣,在軍火一塊,已經算是自給自足了,至少看起來是這樣。

到了這個時候,李永吉才總算是略微松了一口氣,不再每天全心全意的忙工業建設,而是把目光重新看向別的方向。

比如說,不知道已經到了那兒的俄國遠征軍,比如說即將開始的南京大閱兵,比如說,正在美國上演的那場改變美國歷史,甚至是改變世界歷史的南北戰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