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帝二年伊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帝二年伊始

解決危險的最佳方式是什麼?

是消滅危險的來源!

雲燁穿越十多年,多次陷入險境,竇燕山事件先不說,就是那條差點插到他身上的海魚就夠奇怪的,還莫名其妙的得過幾次重病,要不是穿越前是搞救援的,打過無數的疫苗,估計早就交待了,再看看自己以後還有陷入危險的可能,哪裡還能穩得住?

雖然在他的干預下,大唐的歷史有了一些改變,但是還是在大方向上按照歷史軌跡前進,並沒有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可見歷史休正確實存在,可就是這樣他已經是險象環生了,如今又有了聊天群亂入,多了更多的變數,隨著時間推移,天知道自己還能不能順利活到壽終正寢?

所以他決定直接給歷史來個徹底的改變。

反正都是要承受來自世界的惡意,那還不如用最快的速度越過歷史的束縛,順便徹底改變這個世界,把華夏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自己安全,華夏也安全,何樂而不為呢?

說實話,李二的後代實在讓人有些失望。

雲燁的決絕也影響到了其他人,紛紛表示要儘快去改變世界。

之前大家都是小打小鬧,處在積累實力的階段,除了李元喆因為身份問題稀裡糊塗的幹倒了突厥和世家,還動了土地所有制和軍制,算是比較激進,其他人都在小心翼翼的韜光養晦,並沒有什麼大動作,總是給人一種偷偷摸摸的感覺。

……群員們沒有太大壓力,多少有些鹹魚。

如今有了歷史修正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頂,壓力一下子就來了,變得積極起來,畢竟誰都不想哪一天突然就涼了。

第一個行動起來的是無名。

相比其他群員,他身處的世界危險性極高,所以他一直有些緊迫感,想要儘可能的增強部落的力量,奈何他的基礎實在太差,只能帶部落的人種種田煉鍊鐵,靠著從群員那裡得來的武器抵抗零星的變異獸進攻,對歷史的改變幾乎沒有。

雖然不改變歷史就不會有歷史修正帶來威脅,但是惡劣生存環境的威脅甚至比歷史修正更恐怖,無論如何他都不能再等了。

他把部落圈養的變異獸全部賣給了聊天群,換到了一千積分,從群員手裡買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和火藥,開始了收服周邊部落的戰爭。

他很清楚,要想有足夠的力量恢復人類文明,必須要把殘餘的人類集中起來擰成一股繩,現在的人類部落太過分散,彼此之間甚至為了爭奪資源爭鬥不止,根本形不成強有力的勢力,在變異獸橫行的世界裡苟延殘喘而已,他要改變這種情況。

接下來反應過來的是小武,她直接向李治攤牌了,帶著李治來到秦嶺之中,將自己暗中組建的五萬精銳軍隊展示在李治面前......她要對世家動手了......

文總也行動起來,在李元喆和小武手裡買來了大批的馬匹組建機動部隊,從曹曼手裡訂購了大批工業機械和輪船,五百廢也被發動起來,暫時將中心轉移到軍工生產和擴軍上,他們先拿下東南亞的重要糧食產地,等到解決了後勤和兵力的問題便打算北上徹底改變明末的格局了。

曹曼也有了些緊迫感,帶著大批武器和自己的家人及親信離開上海灘,將自己的基地搬到了四川的大山裡,曹家的產業也開始向內陸轉移,並在上海灘招收了幾千個工人安排到了四川的工業基地裡,曹老爺子花了五萬兩銀子搞來了一個巡防營和江防營的編制,開始給自家閨女光明正大的組建武裝力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雲燁有沒有動靜誰都不知道,因為他在群裡隱身了,只有李元喆調動群主許可權才能聯絡到他,但李元喆也不知道他具體在做什麼。

“看來雲老頭也忍不住了呀!”

李元喆感嘆了一下之後便沒有再關注群員的動態了,把注意力放到了朝政上。

他現在倒是沒有太強的緊迫感,因為他已經把大唐的歷史改的面目全非了,再有大的動作可能就要把大唐搞崩盤了,必須先穩一手,等國內徹底安定下來再進行下一步的改革。

很快就到了元日大朝會,李元喆趁著這次大朝會對外宣佈了三省六部長官的新任命。

既然自己的地位徹底穩固下來,又得到了很多能臣的效忠,他就有了相當數量的可靠人手來組建自己的班底。

首先是幾位宰相人選。

排第一位的便是默默種田一年多的杜如晦,李元喆直接認命他為中書令,妥妥的百官之首。

老杜算是第一批投靠皇帝的人,李元喆當然不會虧待他。

同樣受到重用的還有在隴右時就和皇帝眉來眼去的唐儉,李元喆認命他為門下省侍中,兼任鴻臚寺卿,成了掌管大唐內政外交的重要人物。

房玄齡在戰戰兢兢之中修成正果,出任尚書左僕射、吏部尚書。

李元喆是個絕對不會浪費人才的人,房玄齡除了怕老婆和教育孩子這兩點不行,其他方面近乎完美,而且系統認定了他的效忠,自然要把他放到重要的位置上。

魏徵此人雖然討人嫌,但卻是一根必不可少的攪屎棍,朝廷需要這樣一個具有很強嘴炮能力的人,所以他也進入了門下省,任門下省侍中,兼任御史大夫,成了豪族出身的人之中混的最好的文官。

裴寂同樣出任中書令。

陳叔達任尚書右僕射。

封德彝任吏部尚書。

戴胄任禮部尚書。

武士彠調任工部尚書。

蕭瑀擔任民部尚書。

李靖、李世績、程咬金、長孫順德與常何五人出任兵部尚書。

劉政會繼續擔任刑部尚書。

這些人之中有李元喆的人,也有李淵的人。

李元喆還不想老頭子那麼早退休,有他在,那些老臣不敢亂來。

武將方面的任命基本沒有什麼變化,只是在兵部之外另設了一個參謀部,十六衛副將之上的軍官全部在參謀部掛職,另外地方各軍區的長官也要在參謀部掛職,而總參謀長一職有李元喆親自擔任,掌控全國所有的將領調動和地方駐軍安排。

兵部成了主要負責對外的戰略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