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七章五年計劃,明確目標(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七章五年計劃,明確目標(下)

其實所有參與制定醫療計劃的人心裡都有一個疑問。

那就是醫者的培養可不是培養學生和工人,凡事能出師給人診病的大夫哪一個不是最少要經過老師傅十幾二十年的手把手的教導?

他們承認未來城的學生學東西的速度非常快,快到大家難以置信的程度,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只是死記硬背而已,行醫這種需要大量實際臨床經驗的行業如何速成?

這就涉及到了倖存者為李元喆制定的快速基層醫務人員培養計劃。

簡單來說,這個計劃分為兩個單獨又相互關聯的部分。

在培養專業的醫生時,未來城和醫學院會培訓大量的速成赤腳醫生。

與此同時,未來城的製藥廠和醫學院的名醫合作,將常用的藥物按照固定的藥方製備成中成藥,將沒辦法製成中成藥的藥方經過臨床試驗之後找到適用性最廣的方子選出來,把藥材的配比固定下來再整理成冊。

此時後世的基礎醫療神書《赤腳醫生手冊》登場。

這些赤腳醫生不需要多麼高明的醫術,只需要學習常見的基礎臨床病例和《赤腳醫生手冊》中的內容,學會基本的用藥方式與外傷處理方式,再根據需要學會一些防疫知識,僅僅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就能培養出一名基層醫務人員。

可能有人會說讓臨時培訓的半吊子赤腳醫生給人看病不是草菅人命嗎?

少年,圖樣圖森破了。

在醫學技術不發達的古代,醫生是一個只要識字就能進入的行業,真實的古代行醫與文學與影視作品的表現是完全不同的。

用一句話來概括古代的行醫就是:醫生按方抓藥,不斷試錯,能看好病的就是名醫,看不好病的最多是不能再吃醫生這碗飯,病人運氣好的能康復,運氣不好的只能怨自己命不好。

能看懂醫書的人就敢自稱郎中給人開藥治病,古代的醫學就是在這種野蠻生長的狀態中成長起來的。

古代的醫學沒有太多的傳承,真正的國手只服務於達官權貴,如同孫思邈這種願意為底層百姓服務的醫生是少之又少,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普通百姓只能到那些只懂照方抓藥的所謂郎中那裡賭運氣了。

未來城和醫學院培養的赤腳醫生至少是經過專業培訓的,而且擁有製藥廠和醫學院經過驗證的藥物和藥方支援,相比那些“自學成才”的野郎中,這些赤腳醫生至少在應對常見疾病上比野郎中靠譜的多!

現實很殘酷,但如果不去做,大唐的醫療就得不到發展,百姓也享受不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李元喆相信隨著技術的成熟和社會進步,大唐遲早能建立起真正完善的醫療體系。

......

李元喆讓中書省將透過討論的一系列計劃指標刊登在報刊上,一時間在大唐引起了激烈的討論。

就算是不懂政事的人也能從各種資料指標和規劃之中看出朝廷改變民生的決心。

百姓們也許不會相信朝廷和官府,但他們相信皇帝。

他們已經在皇帝上位的這幾年裡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生活肉眼可見的好了起來,他們堅信皇帝必然能帶給他們更好的生活。

大唐上下,除了朝廷各部和地方的執行官府,所有人都對未來充滿信心。

一系列的計劃指標在李元喆看來無非是正常的發展結果,為了不給臣子們太大的壓力,他甚至把一些指標打了七折乃至是對摺。

可在朝廷百官看來,皇帝這是有些飄了,大唐這才過了幾天好日子就開始好高騖遠了?

踏踏實實的治理國家不好嗎?

為什麼要在全體唐人面前立誓呢?

在他們看來五年計劃中的指標過於理想化了,他們雖然也看好大唐未來幾年的發展,不過卻非常保守。

如果計劃中的各項指標真的實現了,大唐無疑將進入一個亙古未有的盛世,超越之前所有的王朝。

這可能嗎?

大唐立國不過才十五年而已!

房玄齡和杜如晦向皇帝反應了百官的擔憂。

李元喆只是淡淡說道:“你們告訴下面的人,按照朕的意思去做,五年後看結果,朕要讓他們看看大唐的潛力,也看看他們個人的能力。”

他既然敢把五年計劃的非保密部分公開刊登出去,便有信心實現,要是連這些最基本的東西都實現不了,自己這些年就是白忙活了!

五年計劃還涉及軍事、外交等方面的內容,只不過這些內容有些敏感,不便公開,只是在相應的部門系統內部進行了傳達。

外交上,經過西域之戰,估計幾年之內沒人敢再來給大唐添麻煩了,在對外關係上只需要為經濟服務即可,西域之戰中許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親唐派的培養計劃再次加碼,更多的資源開始投入到這個計劃當中。

軍事上,唐軍在陸軍方面已經走到了冷兵器時代的盡頭,要想提升只能向熱兵器轉化。

未來五年大唐的軍事壓力並不大,升級武備的需求接近於無,不過西域之戰讓軍方見識到了熱兵器的強大,兵部提出要擴大神機軍的規模。

李元喆經過慎重的考慮,又和李淵進行了多次溝通,最終同意了兵部擴大神機軍規模的申請。

在兩年之內,由兵部牽頭,民部出資,將神機軍的規模擴大到五萬人。

擴編後的神機軍採用近衛軍的編制,共擁有十個團的編制。

其中輕步兵七個團,每團步槍手三千人,騎兵一千,炮兵兩百,後勤八百。

輕步兵團步槍手裝備後裝單發擊針步槍,騎兵在原有裝備的基礎上每人配兩把騎兵型轉輪手槍,每團配二年式七十毫米步兵炮六門,拋射器六門。

神機軍在各團的騎兵之外擁有兩個團共計一萬名騎兵的編制,專業騎兵團裝備除常規冷兵器之外還裝備一支馬槍,只不過他們裝備的馬槍是近衛軍騎兵所用馬槍的簡化版,射速和射程都做了縮減。

倒不是李元喆擔心沒辦法在裝備上壓制神機軍,從機槍複製成功之後他就不再擔心給其他軍隊裝備單發步槍會帶來什麼危害了,神機軍選擇比近衛軍落後兩代的武器根本原因是沒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民部是大唐的錢袋子,不是他兵部的,給的預算只夠他們裝備近衛軍淘汰武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