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宰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

不過,太常寺的一眾窮官吏也好,更勝臺官的伶官丁仙現也好,韓岡都沒興趣與他們多糾纏。丁仙現肆意妄言的時候,是在變法之初,到了蘇軾都被拘入臺獄的如今,諒他也不敢再luàn說什麼。

被迎進衙中正廳後,照規矩點卯認人,說了幾句場面話,就讓下面的官員各自散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若是在地方上,正任主官就任,還得有一場在衙mén正堂中辦的接風宴,可是在京中的衙mén裡,而且是在皇城中,便沒有這等規矩了。

當然,接風宴一般也是有的,只是得在外面的酒樓中,也不能動用公使錢。當幾名下屬的官員出言邀請的時候,韓岡直接就推辭了,當即就看到下面有幾人明顯的松了一口氣。

除了那點數目可憐的俸祿以外,外快就只有依靠轄下的社稷諸壇武成諸廟。一幹壇廟,又不是佛寺,祭品本少,卻還有三班院的人一併來分賬三班吃香這句俗語的來歷在其中分潤到手的,每個人也不過是一星半點而已。雖然有個油水豐厚的教坊司,可也只能幹看著,沾不上手。只要親戚稍多,平常家裡都吃不飽,哪有閒錢出來給上司接風洗塵的

教坊司雖在太常寺轄下,但教坊中人與士林和官宦來往密切,太常寺對其並沒有多少控制力樂籍的管轄權都在開封府中,周南當年脫籍,狀子也是往開封府而不是太常寺遞的。

韓岡無意對此現狀有所改變,甚至可以說,他不願與教坊有何瓜葛,乃至整個太常寺好看的:。

方才在廷對上,韓岡瞭解到了一點趙頊的想法,而且他的計劃也是在厚生司和太醫局,沒必要將jg力放在太常寺這裡。

厚生司現在歸於中書mén下轄下,等接手之後,免不了要與政事堂的宰輔們打jiāo道。而太醫局原屬於太常寺,前幾年才分離出來,以選派醫官和教養學生為主,又有選派醫生出診在京諸軍和國子監武學,並不是全部只為皇親國戚和官宦服務,這就是為什麼韓岡可以向趙頊要求設立醫院的緣故。此外還有奉旨赴災區治病送yào的工作,只是現在已經歸入了厚生司。

想一想,如今在官制上還真是有hunluàn。趙頊既然讓他主管厚生司和太醫局,正好順便將兩個衙mén給結合起來。15

療養院的制度已經確立多年,以軍中為多。但醫師坐館的數量依然稀少,京城中的情況還好說,有太醫局生來填補空缺,而外路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了。要改變這一切,厚生司和太醫局必須要起到更大的作用。

此外醫yào政令歸於翰林醫官院,這就讓韓岡對於衛生醫yào方面的管轄權缺了很重要的一塊拼圖。不過以韓岡聲名,要將這個管轄權爭過來也不是什麼難事。

太常寺眾僚屬全都散去,韓岡抬頭看著經年未修的堂間樑柱,紅漆斑駁,甚至能看到裡面遇水朽爛發黑的底sè,當真是破落得讓人嘆息,這可是九寺之首的太常寺啊

但韓岡心中也就只有感嘆而已,回去後要寫札子,明天還要去厚生司,再過一日,則是太醫局,這一下,可有的忙了,哪有閒心管太常寺房屋的油漆。

韓岡抵京,在京中本就是惹人注目的一樁事。

在過去,每當韓岡履新或抵京詣闕,總是少不了會有驚動京城甚至震撼天下的創舉,飛船板甲牛痘,無不是如此,使得京城中人都很是期待韓岡這一回能有什麼新的動作好看的:。

今日韓岡入對後,整個皇城中的各個衙mén都豎起了耳朵,想知道韓岡在天子面前到底說了些什麼。等到韓岡要編纂yào典,對全城百姓的醫館訊息傳出來,便是一片譁然。

史館這邊還有人打了賭,黃昏放衙歸家後,蔡卞還跟蔡京說著今天的事,王正仲王存說是新的免疫法或是醫書,曾子固曾鞏則是說多半是重訂朝廷禮典。

兩邊都擦了點邊,但也不能算是猜中。應該是莊家通吃蔡京問著堂弟,這一回有莊家嗎

蔡卞搖搖頭:歸入公帳,日後館中置酒,由這裡出錢。

元度你呢

蔡卞苦笑了一下,嘆道:小弟押了半貫在王正仲那一邊,也一併歸了公哥哥你這裡就沒有人打賭的

御史臺上下在韓岡手上吃的虧不止一次,對這個名字有忌諱,沒什麼動靜。蔡京嘴角翹了一下,也不知在嘲笑誰,不過說起來,臺中其實也有遣人去打探訊息,要是韓岡當真獻了新的免疫法,不論是什麼病的,沒人會念著舊惡,硬是拒之mén外。

蔡京已經從厚生司中調任,去遼國走了一遭之後,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進了御史臺,做了監察御史。在中書mén下任職的經歷,以及在厚生司和出使遼國的功勞,讓蔡京成了如今京城官場中小有名氣的新貴。

蔡卞輕呷了一口杯中的百合涼湯,由於是冰鎮過的,口感分外的清涼。冬季賜炭,夏季賜冰。這是大宋在京官員們所能享受到的福利。但這樣的福利,官品越低,享受的理所當然的就越少。蔡卞如今只是個史館校勘,離正式的三館館職還差了一點,同時在國子監的差事同樣品階不高,僅是個剛剛轉官的京官而已其他書友正在看:。尚幸他與蔡京同住一宅,倒是能享受到朝官的待遇。

可惜哥哥已經不在厚生司中,否則編纂yào典,也少不了哥哥。

因人成事,縱有功,在世人眼中,也盡是韓岡的。豈是愚兄所願蔡京搖頭笑著。

他在厚生司中得到的功勞,多有人說是佔了韓岡的便宜。雖然蔡京並不在乎這一點,只要能升官,還怕別人議論笑罵由他,好官我自為之。鄧綰的名言可是說進了蔡京的心裡。

但論起好官,厚生司如何比得上御史臺說起清要之職,那可是以諫官為首。

不過韓岡倒是個聰明人。蔡京又說著:等yào典編成之日,多半就是他入兩府之時。現在天子一直壓著,不讓他入兩府,還不是因為他的年資不足的緣故

太平御覽窮兩府三館七年之功,武經總要則是五年,資治通鑑至今未成,可都十二年了。韓岡要編訂的yào典,是繁是簡尚且不明,就是他所說的重列綱目,還不知是什麼樣。今天連本草都貶了,若是yào典有甚差池,可少不了丟人現眼。想必韓岡會jg雕細鑿,如此一來,說不定十年亦難見功。

且等著看就是了,過幾日他肯定要上札子,到時候不就一清二楚了蔡京沒興趣去猜,道:明日愚兄在棉行樓中置酒,元度你來不來

蔡卞搖搖頭,有哥哥出面就足夠了。

他的脾胃一向弱,一飲酒回去後少不了要上吐下瀉,甚至病個幾日,要是學著蔡京日日飲宴,那還真是要人命了。但奇怪的是,他在家裡就是吃些冰鎮過的冷食,倒是一點沒事。

不過蔡京這樣好宴客的行事風格,讓蔡卞有些擔心,哥哥,你現在已經是烏臺中人,宴請外官恐會惹人議論其他書友正在看:。

不妨事。蔡京打個哈哈,沒說做了臺官,就該跟親朋好友割席斷jiāo的,人情往來,又如何少得了

見蔡卞還想勸,蔡京又換了話題,說起來之前介甫相公進字說,為新學大張旗鼓,愚兄本以為韓岡為氣學會針鋒相對,卻沒想到上朝後就變成了yào典和醫館。看起來他還是不敢與他岳父硬頂著來。

字說乃是介甫相公多年心血所得,韓岡就算想要爭上一爭,也得用上幾年的時間去寫文章,可不是張張嘴就能駁得了的。蔡卞是王安石的弟子,曾經前往江寧向王安石求學,否則也不會被留在國子監中任職,他改在醫典上下功夫,大概是打著避實就虛的打算詩賦就不用提了,只論起經義,韓岡也不是介甫相公的對手,最多也就跟洛陽的二程打打擂臺。

韓岡所學,偏近自然。對經義的解釋,自然是要差了介甫相公一籌。只是京城的衙內中如今流行顯微鏡和千里鏡,前幾日去汴水邊的張家酒店,還聽見呂晦叔呂公著家的十三衙內在隔壁的廂房中高談闊論,說他用千里鏡看土星,發現土星是扁的,像是邊上多了一圈帽簷,給人一通嘲笑。

是個眼睛不好的。蔡卞笑了,道:不過小弟倒是聽說,拿著千里鏡從十三間樓往甜水巷裡偷窺的更多。

蔡京聞言眼神就變了:是哪一家的在這麼做

蔡卞覺得蔡京的語氣有異,看了他一眼,隨即便明白了,哥哥可是要準備上本了

蔡京點了點頭。新入烏臺,第一個人選實在是很傷腦筋,必然是要找個合適的物件,好來一個開mén紅。不過蔡京也知道,剛剛上任的官員最好不能彈劾,尤其是天子親自任命的人,那是跟自己過不去。不過若是做得好,五六年內,晉身shi制倒也不是難事。

隨即又是冷然一笑:也要先看看夠不夠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