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宰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三)

趙頊閉了閉眼睛,旋又睜開,現在編修局中,到底有多少殷人占卜的龍骨

之前從藥鋪中送來的樣品中發現了可疑之處,派去安陽蒐集的一隊人,輕易的就從當地的村人處買到了一千餘片,包括兩件禮器在內,只用了五天的時間蘇頌忍不住嘆了一聲,安陽的百姓,拿地中的龍骨當成是療傷的名藥,煅燒成灰後敷在傷口上多少年來被毀損的龍骨可以說是不計其數

蘇頌說的這些話,完全是複述韓岡的言辭究竟是真是假,蘇頌不能確定但若是能敦促天子保住殷墟,從中找到儒學一脈的源流,那麼這些無傷大雅的謊言,他也不介意說上兩句縱然是欺君

趙頊沉默了起來蘇頌靜聲等著天子的回覆

韓岡並沒有明說,但蘇頌確信,暗中影響藥鋪,使得送來的龍骨是殷人的遺物,必然是韓岡無疑整套的戲碼當是全都在韓岡掌心裡攥著

要麼韓岡事先定下策略,自家適逢其會;要麼就是韓岡的運氣好到天怒人怨與韓岡結識久了,蘇頌只會相信是前者而且不論是哪一種可能,對韓岡的目的,以及他所想要的結果,都不會有什麼影響

過了好一陣,趙頊終於開口,緩緩的又重確認了一遍:有一千多片

埋在地下的只會多蘇頌正色回道,陛下明察,那可是殷都,卜辭只是一部分,祭器禮器當不在少數

日前韓岡派人去安陽確認,昨日第二批甲骨已經送到了京城,眼下共有一千餘片之多,還有兩件殷人的禮器而埋在地下的只會多韓岡正準備寫札子,稟明天子將殷墟中的甲骨和禮器都發掘出來,整理造冊,以明上古文字,卜辭,並殷商禮儀也就這兩天了

聽了韓岡的話,王珪閉上眼,腰背無力的靠上交椅蔡確則是搖頭,喃喃的不知在說什麼其他幾名官吏,臉上的表情變來變去,想不信,卻又不知怎麼去駁韓岡的話

一千多片甲骨,還有禮器,韓岡即使要作假也沒這個能力,這世上有這個能力不會做此事,會做此事的,沒有這個能力

自古而今,偽造先代典籍,全都是以獻的形式一卷兩卷,多也不過五卷十卷,哪裡可能會有人能擁有這麼大的手筆一下一兩千片,而且地裡面還要埋上多那些器物,想要做舊了,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何況還要瞞過當地的百姓縱然是宰執或是巨室豪門都做不到

若是地下還有多的證據,那麼完全可以確認是殷商的遺物字說若不能邁過這一關,那麼就是有天子主張,也無濟於事韓岡這一棒子砸得實在是太狠了,不是一部兩部,是拿著殷商一朝來砸人尋常天上落隕石隕鐵,不過是拳頭大小,但這一次落下來的,是一座山啊

學算是完了不止一個人這麼在想

不過韓岡辛辛苦苦的將殷人占卜的甲骨從地裡掘出來,難道僅僅準備侷限於字說和周易嗎王珪和蔡確可不會這麼小瞧人

韓岡也的確如他們所想:孔子刪述詩詩經風雅頌,先聖只留下了三百篇,而商周時流傳的詩篇又何啻千萬百篇,虞夏二十篇,商周各四十,但典謨訓誥誓命,各色體例的夏商周三代文,在先聖手中被刪去的又有多少

蔡確不自在的扭著身子,看著韓岡的眼神甚至有了幾分驚懼六經之中,除了春秋,其他五部經籍,看起來韓岡他一部都不準備放過

但殷墟之中,不一定正好有尚中的篇章雖是在駁韓岡,但王珪聲音乾澀,彷彿是被駁斥的一方

誠然如此韓岡身子微微前傾,看起來是謙遜的回話,卻帶來了多的壓迫感,但可以用來對比尚殘篇中的文字,從遣詞造句上也能得到許多

王珪的喉頭咕嚕一下,乾嚥了一口唾沫,他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尚的古今之爭到了此事依然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漢人從西漢鬧到東漢,打得頭破血流,到了隋唐,古文尚成了正溯,但今文也沒有衰落得太厲害,對於兩家的分歧,唐儒和稀泥的為多,到了北宋,也不再是儒林爭論的焦點可韓岡這麼一說,等於是要重今文古文之爭的戰火

此外還有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三代典籍幾千年來散佚殆盡,若是能在殷墟中得到一二殘篇,也是儒林的千載盛事

伏羲神農黃帝之,謂之以三墳;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謂之五典;八卦之,謂之八索;九州之志,謂之九丘

這些是傳說中三皇五帝時的典籍,如今只能在尚中看到一星半點左丘明作左傳,說是看到了這些傳世之篇,但左傳中畢竟沒有詳細說明

三代之治究竟是什麼樣官制兵制田制刑名,後人只能從先秦的籍,或是史記等史中得知一二,而且還不能確定真偽

趙頊臉上看不到表情有何異樣,但他按在御案上的左手,卻是在微不可察的顫抖著,被蘇頌盡收眼底

三代之治,千年來爭議甚多,甚至有一干人等隨心杜撰,甚至讓人難辨真偽蘇軾殺之三宥之三,以歐陽修才學,亦不知其偽而殷人不同,殷商敬天事鬼,占卜也是呈於天,非是欺於人卜辭上,當不會有假

說了長長的一通話,韓岡口乾舌燥的端杯喝茶心下冷笑,想靠字說來搶佔訓詁釋義,那就先將甲骨文解釋明白想靠易傳來爭道統商人的卜辭就在骨頭和龜殼上,還是先將周易中的爻辭對照清楚再說

只要能將殷墟中的甲骨文解讀出來,尚今古文之爭,說不定可以得到一番證明而已經散佚無傳的樂經,說不定也能從商人音律上倒推出來一部分

這是韓岡畫出來的大餅,丟出來的骨頭儒門道統,如此一來,將會爭奪得加激烈而氣學的格物之說,卻是能獨樹一幟,讓任何人都無法動搖只要是拿著實物考古,那就是格物,當韓岡將甲骨文拋出來後,格物致知四個字,已經印在了甲骨之學上

甲骨文一出,儒學免不了要有一番大地震,縱然孔子說鬱郁乎文哉吾從周但周的制度和文字又是從哪裡來的

是用聖人生而知之這句話來搪塞;還是自三皇五帝,由夏而商,由商而周,這一條脈絡傳下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哪邊的說法能讓人信服,這是不用多想的

蘇頌親眼看著趙頊臉色驟轉,心中不免暗歎,實在是接了個苦差事但看到天子瞠目結舌的樣,私心中又有幾分快意

石渠閣辯利義,白虎觀議五經,兩次開闢儒門大義的會議,雖是千古之盛世,也沒有說天子親自下場選邊站的皇帝應該執中道秉公心,怎麼能拉偏架

王安石初變法,曾經要趙頊法效三代,不要去學李世民那麼當安陽殷墟成千上萬的甲骨出土,殷人祭祀用的鼎器一隻只被掘出來,可以丟到一邊去不加理會嗎

就是天子也逆轉不了人心和大勢

這也是以實證之的用處所在能拿出實物來說話,永遠比單純的本有說服力從甲骨文到大小篆,到漢隸,再到如今的楷,這一條演化的脈絡下來,只要看了字形,就能確認不是拿楷來解字的字說可比

韓岡抿茶潤喉,讓王珪蔡確等人消化這個驚人的聞

金石之學,乃是如今儒林中的顯學,儒者多有研究就算趙頊想要不加理會,那麼多的數量,也別想瞞住世人

今人崇古,如今可算是太平盛世,在金石上下功夫的士人不勝枚舉幾千幾萬片的商人占卜的甲骨,可比區區十座石墩上的幾百來字石鼓文要強得太多,轉眼就能興起一門研究殷商文化的熱潮來

殷商距離堯舜禹上古三代聖王,可遠比兩千年後的宋要近得多,當然近於三代之法世人尚古崇古,那就比比哪個老資格了

韓岡對甲骨文也不甚明了,但其他儒者同樣不明白,僅僅是爭論甲骨文的字義,就夠多家學派爭上幾十年了,至於字說,還有誰會在意

這便是韓岡底牌所在,學既然用君權來壓人,那就一拍兩散,掀了桌子,大家一起從頭開始玩

鬧個幾十年,到時候,能安然存活了下來,必然是氣學韓岡有這個自信

他所缺少的,僅僅就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