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宰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27)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27)

對不起,遲了一點。然後再說聲抱歉,明天有事外出,要請一天的假,耽誤的章節,之後補上。

先吃飯。

韓岡說著就起身,不理會馮從義的問題。

哥哥,你這不是吊人胃口嗎這樣小弟可吃不好飯。馮從義忙跟在後面,抱怨道。

怎麼吃不好韓岡說著,並不關你們的事,只是天家和朝廷之間的問題。不要提,不要問。

馮從義本還帶著點玩笑的口氣,可聽韓岡這麼一說,不敢再追問了。

既然韓岡說是天家和朝廷之間的問題,那就是天家和朝廷的事。不是他們這些商人可以摻合進來的,至少還不到摻和的時候。

吃完飯後好好歇一陣,不要總是酒宴,對身體不好。

小弟知道了。馮從義誠誠懇懇的回道。

韓岡嘆了一聲,也難得有個歇息的日子,今天晚上當能安生一點。

但晚飯之後,韓家卻沒有得到一個安生的夜晚。

宮裡遣中使至韓府頒詔,以韓岡於樞密副使河東制置使任上,有拯危救難之功,贈功臣號,推忠協謀同德守正佐理翊戴功臣。擢禮部侍郎。晉光祿大夫。賜檢校太尉上柱國。封萊國公。加贈食邑三千戶,食實封一千戶。並再贈韓岡諸子官。

此外還有賜田一千六百畝,並宅一第。

緊接著是第二封詔書,授韓岡宣徽北院使,掌院事。

這並不是戰後的封賞,之前就已經給過了儘管很微薄,但給了就是給了:曹彬平南唐,太祖皇帝給了他兩百貫,少歸少,可也是賞過了而是給韓岡辭官的贈與。

宰輔去位,只要不是重罪,那麼都要加官進爵來以示寵遇,並向外界表明這位宰輔並非以罪辭官。王安石當年辭相,寄祿官便從禮部侍郎直升吏部尚書,食邑勳號皆有加贈。

如此一來,只要韓岡不推辭,他的官職就是推忠協謀同德守正佐理翊戴功臣資政殿學士宣徽北院使禮部侍郎光祿大夫檢校太尉上柱國萊國公食邑一萬一千戶,食實封四千戶,

貼職沒變,依然是資政殿學士。

宣徽北院使雖是閒差,可也是正式的差遣。

散官階只決定服色,從二品的光祿大夫已經是執政能拿到的最高一級。

檢校太尉是十九階檢校官中的第二階,與勳號最高第十二轉的上柱國,以及功臣號一樣,都是給著好聽,可以在墓碑上多刻幾個字,除此之外就沒別的意義了。

食邑一萬一千戶,而食實封則達到了四千戶,超過三分之一了。正常的食邑和食實封的戶口之比,差不多在四比一,多不過三分之一的樣子,畢竟前者是虛的,後者則是實打實要給出現錢。

但問題不在這裡,而是國公。

以韓岡的資歷和年齡不可能得到封國,就任國公,這跟韓岡預先瞭解到情況不一樣。而且之前上殿,他就已經辭了皇后的加贈,現在的任命他不可能就這麼答應下來。

韓岡再拜而起,辭而不受。給了宋用臣一封禮金,就把苦笑的他打發回去了。

這就是所謂的禮,來來回回多少次了,有時候還是挺煩人的。

至於所賜田宅,細節詔書中不可能有,但很可能就是屬於皇家的一個小莊子。皇家的莊園,不是位置絕佳,就是土地肥沃。而且天家田地更有個好處,就是都是整地,不是外面拆得零零碎碎,這邊三分那邊半畝,拼湊起來的田土,而是一大片完整的田地。

在市面上,超過百畝以上完整的田地,比同樣面積的零碎田地要貴上近倍。而完整的面積越大,價格就越高,如果一千六百畝是一整片,或者只分成三四塊,只要不是薄田,離京城不論遠近,十萬貫都能賣。

畢竟是太稀少了,多少重臣勳舊都想將自家的土地給連成一片,可成功的幾乎沒有。除非是皇莊,否則在京的田地,只要轉過兩手,就不會有這麼完整的土地。

只是韓岡貪這點地皮做什麼呢,家裡的三百頃田地分據了幾條河谷,前後四個大小莊子,論其出產,太上皇後所賜田宅,絕對比不上家裡的土地。

虛名都嫌多,更別說在他而言不算很值錢卻燙手得緊的田地和宅邸。韓岡想想都覺得麻煩。

地位到了他這個等級,就不指望什麼功賞了,立再大的功,也不可能能升多高。要考慮的是家族的延續和子孫的未來。平均年齡五六十歲的宰輔們,在私事上要考慮的也就這些事了。

不過韓岡才三十,立下的功勞又多,現有的官職和封賞制度,對這樣的異類,卻很難安置妥當。韓岡早有所悟,

太上皇後的賜田宅,放在老臣那邊,等於是叫人上表頤養天年。不過放在韓岡這邊,則是給他的補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終究是是個麻煩。

真是給人出難題。等中使離開,韓岡搖頭對王旖道,這樣的任命為夫怎麼可能會接受

王旖點頭道:的確是個麻煩,還是不要為好。

周南的性格則更直一點:官人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不要。反正總能當得起,只是看不上眼。

三哥哥不想要就罷了。雲娘也在說。

但贈官就是辭了,也不會就此罷休。接下來肯定還會有詔書來。嚴素心讓下人端著涼湯來,也說著,這兩天都不得安生了,那香案乾脆就擺在前院吧。省得搬來搬去。

等辭過兩三次,明白為夫的心意不可更易,就會減下去了。那時也好順水推舟的接下來。韓岡笑了笑,沒個差事,也不方便留在京城。宣徽使就宣徽使,就算是搶了王狀元,也不打緊。

大哥二哥的蔭補不會辭吧

算了。韓岡迎上週南素心和雲娘緊張的眼神,心中一軟,做母親的哪有不關心兒子的道理,都接了。

這樣一來,三哥四哥可也是京官了。嚴素心很開心的說道。

在官宦人家久了,京朝官和選人的差別早就清楚了,還不會寫字,就與積年的進士相當,雖然不合理,但確實讓人驚喜。

如果韓岡接下詔書,他排前面的四個兒子,最低一個都是正九品的太常寺太祝,直接就是京官了。而分別是長子和嫡長子的韓鍾韓鉦,則是已經是從八品的大理寺丞。作為蔭補的宰輔弟子,他們的官階不能再高了。

除非是宗室,否則升朝官是不可能靠蔭補來。而即使是宗室,也是武選官,不入文官序列。

可惜啊,如果大哥二哥年紀再大一點,有了點文名,就能授進士了。韓岡說笑了兩句,又道,郭仲通如果能辭官的話,他的兒子郭忠孝當會被賜同進士出身,呂吉甫那邊當也是類似的情況,只要能辭官,給他的贈予不會遲,也不會少。

如果是論功勞,韓岡有在京參與擁立,以及領軍征戰得勝兩份功勞,理應比呂惠卿要多一點,那樣才是正常的。但定策功現在還沒有封賞下來,兩府諸公都覺得要等一等,等風頭過了再說。而之前就已經拿過了對遼功賞比呂惠卿要少。現在是辭官,呂惠卿若是知情識趣,兩府不會虧待他,肯定要比韓岡這個主動請辭的要多。

至於差遣,韓岡是宣徽北院使。呂惠卿是南院使,比韓岡高半級。郭逵為雄武軍節度使,則更勝一籌。

只是寄祿官晉升為禮部侍郎,還以為給個給事中就打發了。這下子每個月當能多拿幾貫錢了。

韓岡現在的本官是右諫議大夫,是執政的最低一級。不論原來的寄祿官多低,只要被任命為執政,那麼立刻就會升到右諫議大夫的位置上。當年呂惠卿就是自正七品的低品寄祿官,一下跳到了右諫議大夫。

但升到這個位置之後,想要再晉升,一個,是做宰相,最低就是禮部侍郎。要麼便是熬資歷,時間長了,遲早就能升上去。最後,在卸職時會得到贈與。

王安石第一次做宰相,就是禮部侍郎,然後罷相後,從禮部侍郎一下升做了吏部尚書。跳過了戶部吏部侍郎,尚書左丞,工部禮部刑部戶部兵部五部尚書,整整升了九階。現在又經過了一次任相罷相,做平章,又辭平章,則是司徒。

就算打幾個折扣,最後也不算少了。韓岡對妻妾們笑道,不枉為夫辭了這個差事。

馮從義在後面聽著苦笑,樞密副使哪裡是宣徽使可比

而且以韓岡的功勞,去東府爭一下參政的位置,完全合乎情理。要知道,他之前就已經辭過了參知政事的任命。現在入東府,哪個都說不了閒話。

只可惜他的這位表兄,心思總不肯老老實實的放在做官上,總是想要去宣揚自己的學問,甚至為了學術,將大好官職都給丟了。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韓岡不是這樣的性格,也不可能有現在的成就。

有人千方百計都求不來,有人卻偏偏視若敝履。

這個世上,有意識的地方可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