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宰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1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11)

奉世。

王安石出了文德門後便停下了腳步,等待著後面的李承之出宮來。

見王安石叫住了叛投韓岡改變了推舉局勢的李承之,後面的官員紛紛繞了開去。不過腳步全都慢了下來,偏著頭,豎起了耳朵。

何以如此見到了李承之,王安石很直接的就問道。

李承之彷彿早有預料,回答得很快,因為韓岡為變法做得更多,因為他才會將變法堅持下去。

只要能秉持公心,呂嘉問李定曾孝寬等人與韓岡之間的差距一目瞭然。

真宗仁宗時的名相李迪的侄子,一名世家子卻支援新法,雖然說有庶支子弟對主脈的心結猶如當初的呂嘉問但沒有對新法一定程度上的認同,不會如此投入。

孫覺當初如何說新法李常又是何人還有範純仁,還記得當初他在諫垣,是怎麼奏論青苗的

在承之看來,是西京那邊有求於令婿。

王安石搖著頭:玉昆與我等並非同道。

介甫,道統之爭,誠然事關百世千秋。但新學如果必須要有人扶持,才能壓制住氣學。等到介甫你百年之後呢又該如何

王安石的臉上出現了世人所慣見的倔強,等我閉了眼,便隨他去

但在他閉眼之前,卻絕不會容忍。

望之令綽皆有才幹,可他們拿得回幽燕嗎

有子厚,有吉甫。王安石的倔強讓他絕不退讓半步。

李承之笑了,再加上令婿豈不是更穩妥

未聞中樞亂而邊郡能安。

子厚吉甫和令婿皆為人傑,相信他們能夠和衷共濟。祖籍幽州的李承之與王安石對視著,介甫,你現在是為國,還是為己

王安石和李承之在文德門前的爭論,在過往的官員們的心中,掀起一陣驚濤駭浪。

王安石性格峻急,盡人皆知。但他剛出文德門,便攔下了李承之,還是讓人感到驚訝莫名。

看到這一幕,不少人都在擔心王安石會不會在回去之後,便組織人手上表彈劾李承之,就像他當年對付曾布一樣。

而看到李承之這樣的新黨核心成員也改投韓岡,更有人擔心起新黨會不會就此樹倒猢猻散

現在細細想來,韓岡在兩府中勢力已經不弱了。

東府中一相兩參,韓絳張璪韓岡。而西府也只有三位,章惇蘇頌,郭逵,其中郭逵很多時候並不計算在內。

宰相韓絳會選擇支援新法,說不定只是因為其他兄弟都站在舊黨一邊,未免去孤注一擲的風險。韓宗道今日的選擇可以代表韓絳的態度。張璪的性格軟弱,能力又有欠缺,韓岡雖是資歷最淺的參知政事,可他把持東府大政,並不會讓人覺得驚訝。

而西府之中,又有蘇頌為其張目。章惇聲勢雖強,可蘇頌的資歷亦老,再加上韓岡在軍事上的影響力,雖在東府,卻依然可以助蘇頌一臂之力。

韓岡先一步出來了,看見他的岳父堵在門口,但他沒有在旁邊等著看王安石到底是在等誰,行過禮後便先行離開。

今日的朝會因廷推之事,耽擱了太多時間,崇政殿再坐只能改到下午。韓岡打算先去東府熟悉一下公事,再等著宮中的通知。

沈括也早早便退出來了,向韓岡遙遙頷首致意,然後出宮回衙。

看到這一幕的章惇暗暗感嘆,這株牆頭草,總算是選對了一次。

沈括的一票雖只佔了七分之一的份量,可他在推舉之前對呂嘉問等人的攻擊,保證了韓岡日後在兩府之中,不再受當初誓言的干擾。

大參。

黃裳快步追上了韓岡。

這一回選舉之後直接在殿上宣詔,就沒有來回辭讓的辛苦。韓岡從文德殿出來之後,就已經是參知政事的身份。

這邊事了,勉仲你之後可要辛苦一點了。

黃裳明白。黃裳的笑容顯得他遊刃有餘,不妨事。

韓岡重新站上朝堂的最高點,黃裳地位也就水漲船高。等到他透過了制科,他的面前就將是一帆順水。唯一的難關,就是制科的考試。新黨的考官在其中佔了大部分,在韓岡今日另舉大旗之後,黃裳想要透過考試,難度比之前高了許多。

不過黃裳覺得這一次的推舉還有一個好處。

從此之後,再也沒人能說韓岡人望太高,需要加強提防。

重臣之中都有大半並不付和韓岡。難道說這些重臣,代表不了千百朝臣的態度,代表不了億兆萬姓

他們當然不會承認這一點。每一名朝臣上表勸誡天子太后時,都是自詡是代表天下軍民說話。

既然如此,只有少部分支持者的韓岡,當然也做不了權臣。

另一方面,太后也肯定看到了新黨在朝堂上的勢力,隨隨便便舉出的一個人就能與韓岡獲得相當的支援,而且可以同時推舉出三人。從此之後,太后不僅從心情上願意支援韓岡,更可以理直氣壯的說,這是異論相攪。

韓岡

張璪遠遠的瞥了正在與黃裳說話的韓岡一眼。

在蔡確作法自斃之後,張璪好不容易有了些輕鬆的感覺,連呼吸都舒暢了不少,但這樣的日子才過去了幾日,就要回到過去了。

在張璪看來,韓岡若是來到政事堂,在韓絳的默許下,絕大部分的權柄多半都會落到他的手中。

說不等到時候,自己能夠決定的事務,也許就只有中書堂後官每月二百二十貫的午餐費的分配了。

而且韓岡是不是虧本了原本他做宣徽使的時候,每月的給餐錢是比照宰相和樞密使,都是五十貫,現在做了參知政事,可就只有三十五貫了。

張璪無聲的笑了一笑,然後又肅容向前。

笑話可以放一邊,韓岡剛剛就任參知政事,太后那邊可就給他出了一個大難題。

半個月之後,可又是要為了樞密副使一職進行一次廷推。

剛剛失敗的三人,臉皮不知夠不夠厚,如果他們能厚著臉皮參選,那情況會難說,可是他們三人如果不參選,很多人的心怕是就要像春天的貓狗一樣亂跑亂跳了。

蒲宗孟陳繹等人肯定都會動一動心思。新黨的票數只要能爭取到一半,就必然能夠入選。

而韓岡一方,投票給他的幾人中,同樣有人有機會叩開兩府的大門,只要韓岡支援。

對有些人來說,事前不論如何許願,只要能夠選上,事後翻臉不認也沒什麼關係。但在韓岡而言,他的身份他想要維持的形象,都不能讓他食言而肥。

也許韓岡事前並沒有許諾什麼好處,但投票給他,難道就毫無回報那樣的話,他的那一面剛剛豎起的旗幟也立不了多久。

李承之曾為三司使,只不過是犯錯被貶,之前比不上呂嘉問曾孝寬和李定更有機會,但如果沒有三人競爭,有韓岡代為安排,躋身三人行列不是什麼難事。

還有沈括,權知開封府的他本就是新黨推出來要與韓岡打擂臺的人選,以他今天的表現,難道不值得韓岡推他一把

而韓岡一方中,屬於舊黨的幾人,範純仁孫覺李常沒有就任過兩制官,不能參與宰輔推舉,但韓岡難道不需要酬謝他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範純仁是任滿回京詣闕,準備轉遷;李常則是因病留京;只有孫覺是將要從知應天府調回,正常情況下,範純仁和李常兩人接下來都要離開京城。

可誰不喜歡繁華甲天下的開封府不喜歡留在朝堂之中他們究竟是出外,還是留京,韓岡必須要做一些表示。

這個表示,不僅僅是針對他們,而且也要包括他們背後的一干元老。

範純仁是富弼的代表,孫覺李常則都曾是呂公著門下士,而且還有文彥博在背後活動。

到底該怎麼做才能不失人心

這是韓岡作為領袖需要面對的第一個考驗。

作為一黨領袖,韓岡要頭疼的事還多得很,路也長得很。尤其他得到支援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們支援氣學,而僅僅是為了反對新黨。

也只有今日在支援韓岡一事上,韓宗道沈括李承之孫覺範純仁李常王居卿這些觀點各異,性格相悖,完全拉不到一塊兒的官員才會聯合了起來。

一群連政治觀點都不能統一的支持者,比起山頭林立的新黨來,恐怕更像烏合之眾一點。

韓岡要領導這樣的一批人,比起當年王安石篳路藍縷的從舊黨的反對中殺出一條路來,並不會容易多少。

而且那個時候,朝中對變法改制的迫切需要,遠遠不是現在所能比。韓岡又如何去改變朝堂上的已經成型的法度,去迎合舊黨的需要

孤臣可以自清,可一旦結黨,就不得不受到各種各樣的牽累。韓岡身邊的人,他們的言辭都會影響到韓岡本人身上。如果他舉薦舊黨,進而干擾到國是,就是太后也保不住他。

所以說,一切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