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晚清之開著戰艦去穿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八章 欣欣向榮的新華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八章 欣欣向榮的新華夏

1763至1766年度,對於新華夏遠東來說,是戰事連連的日子,幾乎沒有一日停歇。但是,對於新華夏本土來說,卻是處於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

新華夏的人口在穩步增長中,但是也有憂患。以漢人為主的新華夏國民,截止66年底漢人移民已經超過五萬四千。其中,來自呂宋的超過1萬三千,兩次對滿清的戰爭,獲得了超過一萬兩千俘虜,因為他們是“自願”加入的新華夏,從而成為新華夏國民。然後除去自然增長的人口,也就是在新華夏出生刨除死亡的人口,增長了三千多人,這樣算來,來自大陸的自願移民只有兩萬五千多人,最近兩年的移民更是只有七千人不到。

不過,由於崖山人的人口掠奪政策,最近幾年從朝鮮掠奪了近三萬名俘虜,早期的一萬三千多名已經幾乎全部成為國民。

另外歸化的印第安人也超過了萬人。

即使如此,新華夏擁有的總人口也還不足十萬人。近七年的時間,總人口就這麼點,讓崖山人很有一種緊迫感,因為他們的目標是,在美國獨立之時,最少擁有百萬人口,才能勉強與美國人在北美掰手腕子。

為此,崖山人甚至有劫掠滿清漢人人口補充新華夏的衝動。但是,這些劫掠來的人口來到新華夏,無疑成了不穩定因素。漢人與朝鮮人在崖山人看來是截然不同的,朝鮮人即使是被掠奪來的,心有不甘,但是崖山人也沒把他們當自己人人暗,大不了有什麼事情發生,鎮壓就行。而漢人就不行了,這是自己的基本盤,最需要穩定,華夏人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使用掠奪這一招。不過,另外的陰招就來了。穩定的滿清阻滯了人口的流動,但是,一個動亂的滿清呢?

這也是新華夏即使是張柏林為首的保守派,也支援林航對滿清用兵的原因。一個動亂的滿清,才有可能產生大量的人口外流。至於戰亂給滿清漢人造成的災難,崖山人將之理解為漢民族崛起過程中的陣痛,選擇性的忽略了。

除了人口,新華夏其餘方面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

崖山人一向信奉,國富民強,或者說倉廩實而知禮節。一個貧窮的社會即使穩定也是臨時的,或者說是高壓壓制的,比如此時的滿清。

崖山人首抓的就是農業。漢人可以說是最溫順的國民,只要讓他們吃飽,他們就不會造反。

隨著人口的增加,崖山人不僅擴大了現有的據點以擴大農業生產,在66年初,新華夏開拓了一個新據點,洛杉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洛杉磯,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南部,是後世加州第一大城市也是全美第二大城市,常被稱為“天使之城”。

1542年,第一批到達這裡的歐洲人,由受僱與西班牙的葡萄牙探險家帶領,宣佈這個地區是西班牙帝國的天國,但並未長留至此。再一次抵達這裡已經過了227年。1769年8月2日,有一批西班牙人再次來到今天洛杉磯所在的地方。1781年,洛杉磯成為西班牙殖民地。1818年,美國人首次到此。

因此,崖山人決定利用這個時間差,首先佔據這裡。

崖山人佔領南加州是希望發展自己的棉花種植業,從而展開自己的最主要輕工業——棉紡織工業的。但是,南加州土壤雖然肥沃,陽光燦爛,就是嚴重缺水。

後世洛杉磯為解決缺水問題,修建了幾條水利工程,其中主要的有加利福尼亞水渠以及洛杉磯水渠。洛杉磯水渠,第一期自歐文斯谷地引水渠開通,全長223英里。而相對應的加利福尼亞水渠全長640公里。

如此長距離的水渠不是華夏人現有的人力物力所能解決的。

幸好,還有條季節性河流從洛杉磯流過,那就是洛杉磯河。雖然經常沒水,但是河流的存在,也說明還是有地下水資源的。現在,華夏人在羅城也就是個小據點,憑藉這條河與地下水還是滿足現在的使用的。至於將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只有另外還有一個小麻煩。此地有一個較大的印第安人部落,楚馬仕人。

華夏人使出慣用的伎倆,以糧食換土地。畢竟,以印第安人此時原始社會的生活水平,金銀給他們也沒有用處。既然如此,那就不如直接用糧食贖買土地。經過實踐證明,這也是最有效的一條手段。

楚馬仕人相對而言,還是一個平和的種族,沒有說一見到外人就抄傢伙。以先前歸附的印第安人為中介,華夏人很輕鬆的與楚馬仕人建立了聯絡。

最後,崖山人以100斤糧食一畝地的價格,購買了三千畝的土地。這對於崖山人來說,僅僅是半畝地甚至更少的一年田地產出就獲得了一畝土地所有權,無疑十分划算。而楚馬仕人不僅沒有感覺吃虧,還十分開心。對於他們來說,這麼點土地,對比他們所控制區域,就是九牛一毛。而這點土地交換得的糧食,足以讓他們全族四千多人吃上接近兩個月,太划算了。

崖山人最喜歡的就是願意用土地交換糧食的印第安人部落。當他們輕鬆獲得大量的食物後,就會不斷的主動要求用在他們看來不值一提的土地來輕鬆換得糧食。等到最後,他們的土地沒了,就只能依附崖山人而生存。當然,不是沒有印第安人部落因為失去全部的土地而反悔,甚至透過武力來搶奪原本屬於自己的土地。但是,原始的石頭或木棒能對華夏人造成威脅嗎?

而且,崖山人還不時來些小恩小惠,比如,用糧食換取他們的獵物、毛皮,或者是直接來些接濟鰥寡孤獨的老人與小孩,還獲得了一部分印第安人的善意。

透過這樣的在後世肯定被認定為欺瞞的行動,崖山人將周圍大批大批的印第安人變成了自己的奴隸或者附庸部落,人數已經不下四萬人,定居點面積自然也是急劇擴大。

現在,楚馬仕人的控制區域較大,自然感覺不到危機。但是總有一天,他們會明白,崖山人的糖衣炮彈不是他們輕易所能承受的。

崖山人透過原有定居點面積的擴大與新定居點的建設,除了擴大了糧食的種植面積,最明顯的卻是棉花種植面積的急劇擴大,現在已經種植了超過一萬畝的棉花,為紡織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已經足以滿足新華夏國民的穿著與日常所需。

除了紡織工業,陶瓷、玻璃、造紙等與民用息息相關的工業也在華夏人的大力扶持下,作為私營企業,在新華夏蓬勃興起,不僅豐富了民用,也增加了國庫收入。

陳德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原本,他只是一個景德鎮官窯裡面的瓷器師。其實原本待遇也是可以的,至少不愁溫飽。只是運氣不好,有一窯要上貢的瓷器因為燒製溫度問題,產生了很大的瑕疵。心知不妙的陳德才,提前與家人做了準備,跑路了。經歷層層艱辛,來到澳門,就上了華夏人的賊船。

原本也只打算守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安安穩穩的過日子。但是,自己一家都是工匠出生,比起身邊的專業農民,土地產出就差了不少。看著別人都是以農致富,而自家卻只能溫飽,無疑心裡會有不平衡。想當初,自己何曾將這些泥腿子看在眼裡?

因此就有用自己的一技之長來發家致富的念頭。他甚至都選好了一塊地,富含高嶺土,適合發展陶瓷業。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自己一家是一無所有的逃荒過來的,哪來的資金?

這時候,他突然想到了崖山人開辦的銀行。崖山人雖然開辦了銀行,其實業務不多,因為此時是典型的國有經濟主導的時期,無論是大工程還是大工業全部是崖山人或新華夏國家所有,民間很少有企業湧現。自然,民間就沒有什麼借貸活動。

陳德才是漢人中第一個申請貸款服務的。

這可是要上新聞頭條的呀,這個營業點的行長,張武,其實也就是一名最普通的崖山人,興奮異常。上級雖然沒有硬性指標,但是能夠向民間貸出第一筆款,無疑是最大的亮點,為自己高升提供了一個大大的踏腳石。

聽聞陳德才的想法,張武十分贊同。他可是知道,崖山人其實是十分希望有大量私營企業出現的。一個只有國營及寡頭企業存在的新華夏,是極不健康,就像前蘇聯一樣。

張武也看了一下陳德才提供的樣品,品質雖然趕不上後世的那麼薄脆剔透,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不錯的。

按照政策,所有貸款都是需要提供資產抵押的。但是陳德才明顯不符合要求。為了促成這第一筆貸款,張武乾脆以自己的資產提供擔保,為陳德才發放貸款。

陳德才十分感激,並且還很會做人,特意為張武留了3成乾股。

按照新華夏規定,這樣假公濟私的行為自然不許,張武只能留著口水的放棄了。畢竟,崖山人內部的分紅遠大於這些,並且是鐵飯碗,不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啊。

只是多少年過後,張武感慨,沒有接受那三成乾股,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陳德才有了資金,很快就搞了幾個瓷窯。由於產品質量不錯,價格更是比好又多超市的瓷器便宜了好多,很快大賣,賺得盆滿缽滿。

正是有陳德才的模範帶頭作用,新華夏境內私營企業才能在崖山人的銀行支援下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滿足了新華夏人的生產生活所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