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鄭之我是鄭克臧最新章節列表 > 184.官帽車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84.官帽車銃

永曆四十年的新年剛過,趙士麟便又給何傅送來三千援軍,當然隨著援軍到來的還有一封措辭嚴厲的命令,要求何傅儘快解決瓊州島上“不足”萬人的鄭軍。對於總督大人的壓力,何傅早有準備,於是正月十七這一天,他大校三軍後便旌旗南指。

這一次,何傅為了避開安定一線的鄭軍預設工事,捨近求遠,先取文昌,再奪會同、樂會,進而一路碾平鄭軍的抵抗。當然,何傅也考慮到鄭軍可能行圍魏救趙之策自安定襲取瓊州,因此他除了留下三千人守備瓊州以外,兵進白沙水寨與廣東水師一部匯合後,又留下綠營二千、鄉勇一千並水師兵一千與府城守軍形成掎角之勢。如此自覺萬無一失的何傅便大搖大擺率部的迤邐南下了。

為了不讓鄭軍有偷襲的機會,清軍嚴格按照一天行軍三十裡必須紮營的要求,且行且住,從東沙水寨至文昌縣城(注:今文昌文城鎮)不過一百餘裡的路程,清軍足足走了四天。然而如同蝸牛一樣的清軍好不容易挪到了文昌,卻發現這已經是一座空無一人的死城了。

空城也好,死城也罷,但報捷的文書還是花團錦簇的,於是府內、省內齊聲歡呼,何大人真乃古今名將,大軍出馬無所不克,全然不顧文昌算起來也是在何傅手中丟失的。

牛皮吹出去了,但何傅卻感到有些不安,鄭軍哪去了?不敢輕舉妄動的他派出探馬四處打探,結果鄭軍沒發現,倒把鄉下躲避戰火的百姓禍害了一通。

聽到探馬們的再三確認,有個別的清軍將領坐不住了,便站出來勸諫著:“軍門,會同一線已無海逆蹤跡,我軍應該急速南下。”

“據本官一路行來如見,雖瓊東並無大山,然丘壑縱橫,萬一海逆藏身其中怎麼辦?”何傅卻不予採納。“再探,再往南探,一直探到發現鄭軍為止!”

何傅是提督,軍權在握,他這一堅持,其他人也不好多說什麼,不就是繼續探路嗎?得,那就探吧。可是誰都沒有想到,探馬都已經出現在樂會縣境內了,還沒有發現鄭軍的蹤跡,這下,連得探馬都不敢深入了。

“加積嶺以北沒有鄭軍出沒?”何傅摸著下巴狐疑的看著地圖。“那鄭軍會在哪呢?”

“還不會真的在安定一線,等著抄我們的後路吧。”一名總兵如此判斷著。“要不就跑到瓊西去了,說不定正在準備攻昌化奪儋州呢。”

這麼一說,何傅更加不能南下了:“速派人往安定方向走一遭,這事邪性啊”

就在何傅心神不定的時候,瓊西的戰報終於輾轉到了他的手中,原來就在何傅自瓊州出兵前兩天,鄭軍海兵隊千餘人號稱五千自感恩西進,直抵昌化城下

鄭軍海兵隊面前的昌化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五年(19年),其時千戶俞覬受命燒磚砌牆,由於種種原因,城池未砌完整,永樂九年(1411)昌化縣受到倭寇擾亂,昌化千戶所千戶徐茂為了抵抗倭寇侵擾,將城重建,環城石磚砌牆,周長二公里半,高六米,厚五米,石垛五百五十個,更鋪八座,城樓四座,城門四個,東為啟展門,西為鎮海門,南為寧和門,北為寧武門,到了正統十年(1445年)昌化知縣周振又在城池外圍近牆處開挖五尺寬的深壕溝,一時間昌化成為瓊州海防的要津。不過可惜的是,因為城池臨近海邊,屢遭颶風、颱風襲擊,再加上明代中後期武備頹廢因此昔日的“雄城”如今也殘破不堪可,不但磚牆脫落,內裡的坯土顯現,就連女牆後的馬道上都長出了樹木

這個時代的攻城戰,一開始大抵都是彼此用火炮互相轟擊,這不,伴隨著一聲巨響,一枚炙熱的實心彈從鄭軍唯一一門三寸長炮的炮膛裡射了出來,直接命中城牆的上部,震得老朽的牆土散落一地。清軍自然也不甘示弱的奮勇還擊著,別說,打得還很準,一瞬間就在護城河裡震死了好多游魚。

“混賬東西,你是怎麼打pao的,是在打海逆還是在打自己人。”指揮作戰的守備衝著炮手就是一巴掌。“快,多放些子藥!”訓斥完炮手,守備舉刀大聲激勵著邊上的清軍。“鄭軍人不多,等會炮響了,跟著老子一起衝出去殺散了,大家也好換個官帽帶帶!”

由於鄭軍實際出動的兵力不過千餘之數,又圍三闕一在東、西兩處城門口各有一哨新兵虛張聲勢,所以出現在主戰場南門的不過五、六百人幾乎跟清軍這面的守城部隊兵力相同,而且其中還有些好像是戰力低下的輜重部隊且又沒有什麼埋伏,於是被守備描繪的前景所打動的清軍膽子一下子大了起來。

這個時候,城頭上的炮又響了,這次加足了火藥的兩門盞口紅夷炮,終於勉強能威脅到鄭軍了,只是落點偏的太遠,饒是如此,還是逼得鄭軍的火炮更換了位置。

“衝啊!”趁著鄭軍壓制的炮火一時消失,原來緊閉的城門從裡面開啟了,兩、三百號清軍赤luo著上身就衝了出來,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似乎這樣就能所向無敵了。“殺死一個海逆賞銀十兩,殺死頭目立升一級。”口號中,自我催眠的清軍自覺勝利已經在望了,不過因為他們的出擊,生怕誤傷的炮手此時也停了下來,戰場上只剩下清軍守備聲嘶力竭的喊聲。“殺光海逆,吃香喝辣!”

由於團一級的主官尚未定下來,所以張啟忠的新上司鹿港隊海兵哨哨官呂有舫就成了目前海兵隊官階最高的一個,只見他手一揮,十幾名黑奴奴軍推上來幾輛樣式古怪的車子。

車子上間隔排列著些長達五尺的管子,樣子很像日後的火箭炮,只是鐵管的直徑要小了需哦多,只有五寸左右。鐵管共分上下三層排布,每層的六根鐵管角度都微微有些錯開,更讓人覺得古怪的,每根鐵管的外層還帶著兩翼薄鐵皮的散熱片,以至於不曉得其用途的鄭軍官兵將其稱為“官帽車銃”。

此時清軍已經又殺近了了十幾步,不過看到漆黑膚色的黑奴,這些沒沒見過市面的瓊州當地綠營兵們卻有些遲疑,下意識的減緩了速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呂有舫卻沒有費爾潑賴的精神,一看到清軍的腳步錯亂,他當即命令道:“開火!”

彷彿颱風掠過一般,炒豆般的銃聲響過以後,跑在最前面的二、三十個清軍幾乎被一掃而空,看著身前或是死相古怪或是依舊在哀嚎的同儕,有些清軍膽怯的準備向後逃去,有些試圖平端鳥銃予以回擊,而另一些膽大的卻以為鄭軍的火力根本不可持續,因此繼續前衝著,這下原本就不甚整齊的清軍隊形就愈發顯得混亂了。

此時,幾輛車銃被推了下去,而重新排成一列的鄭軍們支起火銃好整以暇的準備著。很快射擊的命令下達了,第一次齊射後十幾個清軍被打倒在地,接著又是一次齊射,這次倒地不起的清軍人數更多。等受持鹿銃的鄭軍分散下去,剛剛移到一側的三寸炮突然斜斜打過來一發霰彈,至少又有十來個清軍如同扎破的水袋一樣倒在地上飆射著鮮血。

清軍企圖用高聲咒罵來壯膽,只見手持藤牌、利刃的海兵們勇敢的迎了上去,雙方當即廝殺起來。肉搏了一會,驚恐的清軍發現自己根本無法破開藤牌的防禦,而打不破摻了鐵絲編成的藤牌也就算了,可就算偶爾有機會近身給鄭軍來上一刀,但勢大力沉的重劈卻被對方身上厚厚的鯤皮-鯊魚皮複合甲所抵消了,最多淺淺的割開一層油皮。

當然,鄭軍不是沒有傷亡,或是倒在了清軍的鳥銃下,或是被長槍刺了個通透,不過比起清軍百十數的傷亡來,鄭軍十幾個倒地者卻根本不值得一提。

“回去!”魯莽出擊的都司曾經的衝動此刻已經變成了恐懼,於是他奮力一劈,逼開當面的鄭軍轉身就跑,邊跑便喊。“回城,撤回去!”

都司帶頭跑了,原本就戰意低落的清軍更是一窩蜂的往回跑去。

“追上去,別讓清軍逃回城中!”呂有舫大吼著,一馬當先的衝鋒著。“殺呀!”

因為鄭軍就夾在潰敗的清軍中,因此城頭上的大炮也啞了,不過一切撒丫子的守備眼看著就要越過護城河了,這個時候城門忽然緊閉了起來,還不等他面露懼色,還有半邊城牆上突然射出一排弓箭來,卻是昌化縣帶著一干補充的鄉勇、民壯趕到了城頭,越過不知所措的留守千總,果斷的下令一體射殺著。

“該死!我是都司,我不該死在這裡。”被自己射中的都司無力的倒伏在泥地中,感覺著鮮血和氣力的流失,都司口中傳出了如蚊子聲一般的咒罵。“昌化縣,我cao你”

傾斜而下的弓箭和銃彈雖然逼退了鄭軍的衝鋒,但很快調轉了炮頭的鄭軍三寸炮沒有兩發就命中了城頭的火藥堆積處,隨著一聲巨大的爆炸聲,這位誓死效力清廷的知縣大人化作了一灘肉泥,看到縣太爺死了,都司大人、千總大人也死了,僥倖在爆炸中生還的綠營、鄉勇、民壯隨即一鬨而散,昌化縣就此落入了鄭軍的手中

聽著報告的何傅嘖嘖稱歎道:“鄭軍五千,先陷昌化又兵進儋州,好手段,好膽色,區區萬人還敢圍魏救趙。”

“軍門萬一海逆真有五千?”

“什麼五千人,有兩三千就頂天了。”何傅冷笑道。“就算真有五千人,一路攻到瓊州還有多少?難不成本官留下的七千大軍連瓊州都守不住嗎?”

“軍門,西路的海逆或許沒有五千,但萬一海逆增兵?”

這話沒錯,清軍可以增兵,鄭軍又為什麼不可以,但何傅考慮一會,搖搖頭:“海逆不要東寧根本了嗎?若是還想保全東寧,就算增兵朱欽小兒又敢調動多少?”

說到這,已經自付全盤掌握的何傅抓起一支令箭:“傳本官的將令,全軍出擊,兵進萬州,截斷海逆歸路,務必一戰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