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鄭之我是鄭克臧最新章節列表 > 350.轉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50.轉產

地方政改一經推開,鄭克臧就感受到了沉重的救濟壓力。

就拿一個縣來說,縣衙主官有正六品縣令、從六品縣丞以及相當於辦公室主任的從八品主簿各一人,主簿之下還有正九品的書記一人、從九品的典史三人、流外一等的抄收三人,流外的僕役兩人;縣衙之下的承政各房有正七品的主辦、正八品襄辦各一人,還有正九品的書記、從九品的典史、流外四等至流外一等的書辦近百人;若一縣轄十八個鄉,就有十八名正八品的鄉約,若全縣有二十二個市,則再有二十二名從八品的鄉約,再加上駐紮在全縣的巡檢司下巡捕、捕頭,一縣之官吏總數不下二百人,等於將歷朝歷代的幕僚以及吏目手下的私人統統納入了政府的編制。

而根據鄭藩剛剛制定的《官吏薪俸律》規定,正六品月俸二十貫,以下每低一階降兩貫,到從九品是每月六貫,其下流外一等至流外五階,每低一階降一貫。如此計算,一個縣一個月,光薪俸就要支出四千貫。但這僅僅是薪俸,為了制約貪*腐,鄭藩除了在地方上設定監察御使、監察侍御史、監察侍御史裡行等監察系統和審計分局、審計支局、審計派出所等審計系統外,還採取職務津貼和致仕獎勵制度。

致仕獎勵並不是退休金,而是功民、顯爵直至世爵的獎勵,凡是在任內考成為中上者,正六品以上文官可獲功民資格,享受功民免稅優待,正五品至正三品之間可以獲得顯爵,從二品以上視勞績,可獲得世爵的封賞。

若說致仕獎勵還不涉及到金錢的話,那職務津貼顧名思義就一筆極大的支出。而且根據鄭克臧的指示,這筆職務津貼向地方官吏、低品一線官吏實施傾斜。因此同樣是正六品的官,出任縣令者就可以拿到等同於薪俸兩倍的津貼,巡按地方的監察侍御史可以拿到薪俸一倍半的津貼,各部巡官和部務丞以及留在中樞的監察侍御史就只能五成薪俸的津貼。同理,從事具體事務的流外官最高可以拿到本職薪俸五倍的津貼。

以這樣的方式做模糊計算,縣級政府支出的薪俸、津貼部分將在每月一萬五千貫左右,一年將為二十萬貫左右,這還是什麼事情都不做的情況下的最少支出。

事實上,一個縣一年支出二十萬貫的數字,在南直隸境內還是做得到的,但推而廣之,放到全國來看,那就存在極大的問題了。雖然鄭克臧已經安排了縣(散州)、府(直隸州、直隸廳)、省各按0%的比例提取應繳田賦和除礦稅、鹽稅之外工商稅,但是依舊不能滿足偌大的缺口,逼得中央財政要予以補貼。

可中央財政除了支付中央各部院衙門的薪俸、津貼之外還要支付浩大的軍費,還要規劃建設費用、囤積應災應急糧秣物資,單靠海關關稅、礦稅和大幅度減免的鹽稅,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好在,鄭克臧已經把內廷開銷單列,否則這個窟窿怎麼也填補不完的。不過饒是如此,度支部還是叫苦不迭---鄭藩上陸後透過沒收漢奸、滿員的財產積累下來的一點家底已經在連年擴軍中消耗殆盡,而剛剛透過發賣鹽場獲得的資金也已經如融雪一樣消失不見了---在這種情況下,另開財源便成了當務之急。

“現在本藩船場一共有幾處?”沒有點金手的鄭克臧此刻正站在淞崇船場的場區內巡視著。“每月可造多少兵船,民船?”

“回王上的話,如今在兵船司名下的船場共有十七個。”已經升任正五品水軍部巡官並協助兵船司員外郎馬原監管船場事務的唐通回答道。“其中海壇、三都澳、香山澳、淞崇、西歸浦、蝦夷地這六處可以製造六千料以上大中型軟帆戰船,龍江船場主要生產紅單船,其餘船場可以生產六千料以下的商船、快船。”

唐通回答的很詳細,但這不是鄭克臧所問的,因此馬原補充道:“如今六處主要兵船廠,均可以每年下水一條巡洋艦,每二個月可以下水一條一等巡海船,龍江船場每月可以生產五條紅單炮船和四條內河商船,其餘各處船場每月可以下水一至兩條四千料巡海船,四千料以下商船,每兩個月便可建成一條。”

鄭克臧只覺得這個數字太少,但擴大產能勢必要花更多的錢,而他現在就是缺錢,因此他只好問了一個新問題:“如今,海貿馳禁,向民間發賣商船,有沒有利益?”

“當然有利益。”已經是從四品水利部船政司郎中的吳虎立刻答道。“船政司各地分署、支署、派出所新建還沒有具體的數字,但據臣所知,閩粵兩省已經新開了十一家外洋船場,定船的單子已經排到了三年後。”

“既然如此,那就全力轉產民船。”鄭克臧如此決定道。“除了海壇、三都澳、香山澳、淞崇和龍江船場外,其餘一律轉產民船。”鄭克臧看了看馬原。“如此藩內財力困頓,雖然船場是水軍部的,但是卿要有大局觀,所得收益除了用於維持兵船生產之外,還要接濟陸軍部一部分。”看著臉上作難的馬原,鄭克臧輕輕的錘了錘他的胸膛。“放心,一待藩中收益好轉,兵船司的錢還是要用在水軍部的。”既然鄭克臧已經說到這個地步了,馬原只好唯唯諾諾,鄭克臧笑道。“走,去看看鐵骨的鍛造。”

今時不同往日,由於鄭藩佔據東南,因此鐵料的供應十分充足,而且兵船司在鑄造龍骨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採用了鍛造技術,每一根鐵質龍骨都經過了水力錘的充分捶打,其質量已經遠遠超過了最初的設計要求。

但鄭克臧並不滿意水力錘的功效,因此當曾經提供堆肥法而獲得指揮使顯爵和重金封賞的英國佬伯利根據鄭克臧的指示好不容易從英國國內請來的托馬斯??薩弗裡和托馬斯??紐科門抵達東寧後,鄭克臧立刻下令逐漸了絕密的蒸汽機研究所,任命與馬原、吳虎一同學習英圭黎造船法的李平出任督辦、伯利為襄辦,並提供重金和上百名鐵匠、木匠為兩人服務,以便催生出第一代蒸汽機及重磅汽錘用於軍器製造。

不過,蒸汽機和汽錘並非一蹴而就的工程,托馬斯??薩弗裡和托馬斯??紐科門也需要時間跟東方的工匠們磨合,因此鄭克臧現在去看的依舊是水力錘而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看著在水力作用下,次第落下的重錘,鄭克臧自然是看到了問題,關鍵是軸承不過關,時不時會有重錘會卡在半空,但這一切都是發展中的問題,鄭克臧能做的也只有鼓勵而已。

“今後鐵質龍骨只能用於水軍兵船。”在重重的鍛打聲中,鄭克臧指示道,不過他這句話其實是廢話,因為民船根本沒有必要花費如此鉅額金錢用精鐵來當龍骨和肋骨,至於造龍骨的大木不足,這不是還有蝦夷地和廣南方面的供給嘛。“另外民用外洋商船可以配炮,但一來大炮的數目在造船之初就需要控制,二來炮手要從軍中僱傭。”鄭克臧說得吃力,馬原等聽的也吃力。“另外軟帆船如今本朝會用的人尚且不多,水軍部和船政司可以開設商船學堂,廣泛授予操船技藝,孤希望五年、十年之後,本朝洋船遍及四海,泰西人能來神州,我們也可以去歐羅巴”

從船場出來,鄭克臧直接坐船返回南京,船行至太倉江面,鄭克臧忽然問道:“太倉王家的家產是不是已經悉數抄沒了?”

鄭克臧問的突兀,邊上的侍從一個個摸不清頭腦,好在隨駕中有一名樞密院職方司的員外郎,專司對北地工作,他還記得一些事情,於是被引來向鄭克臧報告:“王上,王家家產已經悉數查抄了,王氏各支也發配金蘭和西渤泥兩地。”

鄭克臧沉吟片刻問道:“職方司有沒有給王掞、王原祁去信讓他們迴轉太倉?”

“早在武定元年本藩入主江南之後,就派王氏僕役攜信件北去了,不但王氏如此,本藩治下各地有在清虜出仕的,均已經派人去信,其中有幾個回來的,但王氏卻不再其中。”員外郎偷窺了鄭克臧一眼,然後報告道。“正是因為王掞等甘心事虜,所以本藩才抄沒了王氏家產,發配了王氏一族,如今王氏名下的田土,已經歸入內府了。”

鄭克臧當下恍然,怪不得這個員外郎說話吞吞吐吐,原來地已經歸入內府王田,成了自家產業,顯然員外郎有些顧忌。

對此,鄭克臧也不向員外郎解釋什麼,只是讓其退下,隨後他命令道:“明日以朝廷名義傳旨天下,擼奪王錫爵生前身後一切恩賞,但凡本藩治下有王氏同等投虜不歸的,不但禍及今世族人,而且禍及祖宗。”

已經四年了,該迴歸的也已經迴歸了,再不迴歸的,鄭克臧也不需要他們迴歸了,直接釘在恥辱柱上警示後人,才是他們最後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