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面壁者:從球狀閃電開始重啟命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二章 諾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二章 諾獎

陳橋帶著羅輯回了研究所,將他安頓了下來。

羅輯雖然不研究宇宙社會學了,但其他的知識也還算對研究所挺有用處,比如經濟方面的東西就很有見解。

陳橋因此就聯想到,上級最近一直在制定的新經濟政策,就安排羅輯在研究所,研究這方面的內容。

最近事情太多,不僅是由於飛船計劃正在緩步進入預期計劃步驟,太空電梯和空天飛機的建造都離不開陳橋決策。

歲月在今年這個混亂但不紊亂的冬天裡,彷彿過得很快。

沒多久,一個月的時間匆匆溜走。

陳橋正在研究所的辦公室,楊冬穿著雪白的風衣,坐在他的對面低頭認真工作。

他操作了一下電腦,正在比對最新的飛船模型資料,又看了會檔案,順手計算了幾個引數。

楊冬也忙了一會兒,伸了個懶腰,勾勒出完美的身材曲線。

說著話:“橋,最新的PDC會議是不是要開始了?”

陳橋聽到楊冬的聲音,抬頭笑道:“是啊,第三次會議就在明天召開。”

“那面壁計劃是不是也是明天開始審議執行?”

陳橋搖搖頭:“是正式進入議程,也就是說,接下來的PDC會議,會圍繞面壁計劃進行逐步討論表決。”

“直到進入最終議程,面壁計劃才算是開始執行。”

楊冬歪歪頭,“有什麼區別嗎?”

陳橋揉揉眉心,笑道:“議程的意思,是說可能面壁計劃需要很多次會議,才會最終落實。”

就在這時,他的電腦彈出一封郵件。

不經意間瞥了眼自己的電腦,發現是一封很官方的郵件。

這種情形,忽然就讓他想到了兩年多前,世界氣象組織邀請他參加世界氣象大會。

說起來,那次也是他大意了。

他是知道原著裡,戰爭會在他參加完了世界氣象大會的十天後爆發。

所以他就鬆懈了。

但沒料到,由於他改變了先期劇情,使得阿美瑞克沒有獲得龍捲風武器,最後竟然無恥到直接要挾了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陳橋思考了一下,開啟了這封郵件。

【致陳橋博士:

鑑於您本人及團隊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上的突破,為全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據全體諾貝爾獎評委會一致同意,茲定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授予您。

注:由於今年情況特殊,按照華夏方面的要求,不以電話通知的方式,造成您的不便,敬請見諒。

另,我們知道您要參加明日的PDC會議,關於諾貝爾獎章我們會安排專人親手交給您。之後的宴會也將取消。

——諾爾貝獎評委會

2007年10月13日】

陳橋看著這封郵件,有些發呆。

老實說,雖然心裡早就有預計,但看到上面的資訊,他的心中,還是忍不住心潮澎湃。

諾貝爾獎,這在前世他想都不敢想的東西,就這樣屬於他了。

楊冬看到陳橋發呆,忍不住湊了過來,細嫩的手臂環繞著他的脖子,從他的背後抱住了他。

當看到郵件的內容後,她忍不住驚訝出聲,接著就是高興地喊叫。

“橋,你獲得了諾貝爾獎!”

陳橋拍拍楊冬白嫩的手,聞到了她芬芳的氣息,心頭有些癢癢。

但現在還在辦公室,不適合親熱,只能握住她的手心,笑道:“是啊,明天剛好要去聯合國總部參加PDC會議,到時候獎章就送到手上了。”

楊冬俯下身,將整個身體壓在了陳橋的肩上,親了一口,嘻嘻一笑:“真不愧是我的男人!”

陳橋失笑著點點頭,撫摸著她的秀髮,兩人溫存了一會兒。

片刻後,陳橋想了想,問:“鼕鼕,現在你的粒子理論研究到哪一步了?”

“面壁計劃就要開始了,等我競選面壁者成功後,到時候我可以幫你啟動進一步的粒子研究。”

楊冬鬆開抱住陳橋的手,然後手肘放在他的後背上,手心撐著下巴。

皺巴皺巴眉頭,似乎在思考什麼。

片刻後,回道:“智子的鎖死,對粒子的研究太致命了,我們可以透過各種儀器,看清楚原子的結構。”

“現在最好的電子顯微鏡,能放大百萬倍,最先進的掃描隧道與電子力顯微鏡,也只能勉強看到原子層面。”

楊冬嘆道,“但即使是這樣,能看到的原子,也不會比肉眼看到的芝麻大多少。”

直徑比原子小幾萬倍的原子核、電子等,人類從來就沒有直接觀測到過。

所謂的中子、質子、電子、夸克,還有許多種亞原子,都是人類根據一些實驗現象,透過人為想像而設定出來的一些物質定義。

目前為止,還並沒有人親眼看到這些所謂的粒子。

陳橋也不意外,接著問:“我提到的宏原子呢,它是宏觀尺度下的原子,你們應該可以更輕鬆地探查到它的內部結構。”

楊冬搖搖頭:“丁教授早就發現了,並研究了一段時間,一直在嘗試著建立宏原子的理論。”

“後來他猜測,宏原子很可能就是普通原子在低維度的展開,這種展開或許是由某種我們不知道的自然力完成的。”

“果然如此……”陳橋是知道這件事的。

《三體》世界裡,原來的宇宙其實本就在十維,但後來各個文明之間不斷使用降維武器,導致全宇宙不斷降維。

也因此,這個宇宙中所有的原子,在漫長的時間裡最後都會展開到低維,

在這個宇宙裡,其最終結局可能是變成低維度原子構成的宏宇宙,這也可以看作一個熵的增長過程。

所以說,且不提宏原子作為一個原子的低緯度展開體,能否承擔原子本來的結構內容研究;單單說,這種維度展開就不是目前人類可以觸碰的東西。

正如一個玻璃球,將它比做原子,無論是人為還是宇宙熵增導致的維度展開,把它完完全全鋪開成二維,人類都不能透過這個已鋪開後的二維玻璃球,研究曾經的三維玻璃球結構。

那些三維結構的資訊,在展開的時候就已經消失了。

破鏡不能重圓,原子在自然狀態下的低維展開,更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

三體之所以可以做到這一點,則就是在於他們對粒子低維展開的同時,還保留了高維結構的資訊。

這使得整個過程成為可逆,而人類要想研究物質深層結構,還只能從十一維微觀維度開始。

但陳橋一直在思考一種可能性。

只是在智子的注視下,他動了動唇角,最終還是保持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