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指令碼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1 - 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 - 序

21世紀末至22世紀之初,是科技文明飛速發展的時段。

交通壓力,讓飛行車從概念設計到批量生產,經歷了十年。

能源匱乏,讓核能技術從軍事應用到日常應用,經歷了二十年。

人口膨脹,讓星球移民計劃從規劃到實施,經歷五十年。

......

凡事都遵循因果關係,只是誰都不知道下一個推動歷史車輪的因是什麼因,又會生出什麼果來。十年前,火爆異常的職業——指令碼師,在政府的打壓之下,逐漸銷聲匿跡。

21世紀末,光的七原色引入計算機領域,顛覆了傳統電腦的概念。控制七原色衍生出來的七種狀態,與控制電流的兩種狀態相比,無疑更為複雜,計算機結構也

相對更為複雜。然而,這些在以幾何級攀升的計算效能面前,被忽略了。傳統電腦所遇到的電子元件散熱、電晶體集成度的問題......在光晶體面前,都不成為問題。理論上說,只要製造工藝的支援,光晶體可以無限的整合下去。

而當人類在製造出更為精緻的奈米機器人後,微觀領域的製造工藝進一步提升......

直到22世紀初,人們終於將一堆光元件組裝成了一臺計算機,我們稱之為“光腦”。最初的光腦沒有平民化的輸入輸出裝置,人們將機器碼寫入磁碟中,讓它讀取,計算後,結果被燒錄在另一張碟片中。人們發現光腦處理資料的速度幾乎達到了某些國家實驗室大型機的速度,而它的體積僅有一張桌子的大小,由於設計的不合理,它還有很大的效能提升空間,體積也能縮得更小。光訊號在遠端傳遞時,沒有電信號的損耗,且速度更快......

想一想,還有什麼理由會不為之瘋狂呢?!

這是全人類的財富。

光腦設計之父“易博士”在全球計算機技術峰會上,將他所領導的團隊數十年的研究成果公佈出來。這個訊息如一顆核彈爆開,瞬間蔓延全世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直到現在,人們真正理解易博士當年瘋狂的舉動,所有光腦的研究成果都在第一時間被拿出來分享,很多國家合作成立了研究室,光腦被迅速普及到日常生活中,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舒適......

光腦能處理的事情越來越多,使得做事情的人越來越少。因此,無業遊民的群體越來越龐大,我們每個月領取政府救濟金過日子。當然救濟金是有階層限制的,18歲以下的人群,除了可以獲得生活救助之外,還可以去政府辦的學校中免費學習基礎知識。當然,這種學校沒有多大約束,也不給辦畢業證的,辦了估計也沒有企業會承認。

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我叫曉晨,17歲。8歲時,父母離異,15歲時,老爹撒手人寰,老媽拎著她的皮包一走不回。沒什麼可憐的,像我這樣的孩子,在HS的疙瘩角落一抓一大把。我算幸運的,至少在跟老爹相處的十幾年裡,學到了一點本事。我會寫“指令碼”,噓!這個是一個禁語,指令碼師在十幾年前很火爆,當時,網際網路的規則沒這麼完善,網上出現一大票自詡聰明,又藐視一切規則的傢伙。這些人成為了後來“指令碼師”,也是指令碼之亂的禍源。

什麼是指令碼師?什麼是指令碼之亂呢?

哦,抱歉。

自從光腦誕生後,七原色所衍生出來的機器碼相當複雜,只有研究院的那幫智商高如妖的傢伙才能弄明白。相應程式語言被設定得很複雜,繁多的關鍵字與語法,想來可笑——國際標準化組織(以下簡稱ISO)制定了一套程序語言G語言,而當時設計的初衷就是為了使得高階程序語言口語化、簡單化,只是當標準出來後,印刷出來的紙製書卻厚得跟磚頭似的。

而腳本語言作為G語言的延伸,主要用於輔助網際網路應用程序,出於對G語言的無奈,牛人們自定義了一套套簡單的規則,使得指令碼更容易被理解被閱讀,如此,五花八門的腳本語言由此而生。直到前些年,ISO再一次統一了腳本語言的標準。於是,指令碼開始在被常人所使用。從那以後,在平民階層湧現了不少優秀的指令碼編寫者。

當網際網路跟人們生活緊密得如連體嬰兒時,指令碼編寫者的價值體現出來。有些人寫出的指令碼能繞開某些規則,獲得更大的自由;有些人利用指令碼編寫出來的輔助外掛,輕鬆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有些人利用指令碼寫出的攻擊型軟體,捉弄其他人......

而這些指令碼編寫者被擁護者尊稱為“指令碼師”,有名氣的指令碼師在社群內影響極大。

直到有一天,人們將這些東西用於牟取他人財產,一時間,網際網路上各大交易平臺相繼受到攻擊,大量交易賬號洩漏,使用者的錢財被一掃而光,很多平臺商被迫宣佈破產。受害者湧到政府辦公樓下抗議示威。而後,全球網絡安全聯盟(以下簡稱安聯)介入,整頓秩序,很多指令碼師鋃鐺入獄。政府殺雞儆猴,嚴懲了這批人,聲望越高,懲罰越大。

是的,我老爹就是其中一個。他就想著一夜致富,想離開他的圈子,想過上層人的生活,這個夢被正義掐滅了。到死他總算明白了一個道理:不是自己的,莫太貪。

之後,各國相繼出臺律法,在網際網路上利用指令碼牟取利益者,按危害程度判刑——它被歸類為刑事犯罪。同等金額下,判罰嚴厲於持刀搶劫。

我學到了老爹的本事,也把他悟出來的道理作為生存原則。我非常明白,像我這樣的人應該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食物,住什麼樣的房子。

社會分層很明顯,就拿HS打比方,在HS環城河以內,那片”水花園”別墅,彙集的都是社會精英人士,每天可以享受最高檔的社群裝置和服務,空氣清新、陽光充分、水份充沛,在這個高度現代化的鋼鐵城市,那裡是最自然最美麗的地方......

環城河之外的米萊區、海爾區、飛浦區三片城區的住戶,是中產階級,他們大多是上班族。在這個年代,上班似乎也成了“世襲制度”,是的,上班族生出來的兒女,若干年後,也會成為上班族,有能力者甚至能晉身更上層的行列。

呃~為什麼會是世襲制?

嗯,這個是我們貧民通用的叫法。HS有一個“迴圈罩”,那是一項偉大的發明,空中懸浮的迴圈工作站結成一個網路,在城市上空張開一層水幕,過濾陽光中有害射線,隔離工業氣體,調節氣溫、天氣......

當然,這些是納稅人才能享受的,像我們這樣的貧民階層,住在城市的最外圈,那堵高牆之外,被稱之為“外域”的地方,這裡空氣中瀰漫者各類味道很special的氣體,食品工廠、藥品工廠伸出來的超大型排氣管,像一門門剛打出彈頭的宇宙大炮,煙霧繚繞。整片外域一片昏沉,雖然這些煙霧包含有毒氣體,但同樣過濾陽光,以至於,我們能苟延殘喘。

呃~好像扯遠了。世襲制!

它是外域人的戲稱,因為像我們這樣的孤兒沒有身份ID,沒有被錄入社會公共信息網,專業一點來說,外域人是不被法律所承認的公民。即使有工作能力,也不會有企業收留你們。在他們看來,外域人是一切禍亂的根源——確實呢!新聞上被抓的搶劫犯、盜竊犯都是沒有身份的外域人。話說回來,享有豐厚社會福利的公民即使失業了,也能領取到基本生活保證金。而外域人只有在18歲之前,享有這樣的權利。那麼,除了瘋子,誰會去幹違法的勾當呢?!

如此,上班族生出來的自然是上班族咯,而外域人生的依然是外域人。總算政府保留了一點希望——本分、勤奮、聰明的外域人在工作若干年後,有機會申請為合法公民,相關部門稽核後,給出結果,稽核是嚴格的,將意味這幾十年間,你的工作經歷不能帶一絲汙點。

而公民加入外域卻是如此簡單,拋棄你的身份,走出圍牆就行了,每年外域都會新增一批新成員:他們要麼是被流放的重刑罪犯,要麼是負債累累的、一無所有的商人,要麼是躲避仇殺的避難者......

總之,外域是一個巨大的容器,各種各樣的顏色混雜在一起,發生著莫名的化學反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