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雙鷹旗下最新章節列表 > 二七、裝巡還是戰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七、裝巡還是戰巡

李海頓與德國海軍大臣提爾皮茨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作為德意志第二帝國最大的造船廠,北海造船廠自從18.98年開工之後,只從德國海軍手裡接到了幾艘驅逐艦的建造訂單。在保守的提爾皮茨看來,李海頓的所有設計太過激進,採用了許多他認為還不成熟的新技術。

雖然北海造船廠為德國郵船公司建造的“德意志君王”號獲得了190年的“藍飄帶獎”,但依然打消不了這位德國海軍大臣兼海軍總司令的疑慮。

德間志帝國海軍在1904年鑑於“約克”裝甲巡洋艦的成功建造,德國海軍隨即決定建造兩艘加強火力的改進型“盧恩”級裝甲巡洋艦。1904年5月,德國海軍部向各船廠下達了設計指標,規定新式裝甲巡洋艦的排水量為1000噸,要求裝備8門10毫米主炮。

北海造船廠在9月份就完成了新艦的招標設計,基本上套用了奧匈帝國已經建造的“皇帝”級裝甲艦的設計方案,但為了提高適航性和抗浪性,採用了高幹舷長艏樓的外形方案。不過德國式的加強裝甲設計使得它的排水量有些超標,達到了1700噸,但4座沿中軸線佈置的40毫米雙聯裝主炮塔卻使得其火力大大超出了設計標準。

這份方案在提交到德國海軍部之後,立刻引起了極大的爭論。

艦船設計部門主管迪特里希中將極力主張採用北海造船廠的設計方案,而保守的海軍大臣提爾皮茨卻反對這種不太保險的建造方案。

提爾皮茨在1897年被德皇威廉二世任命為海軍大臣,在他的努力下,德國海軍到190年已經擁有了19艘戰列艦、8艘裝甲艦和0多艘巡洋艦,一舉超過法國成為世界上僅次於英國的龐大海上力量。

但人類自從進入二十世紀,工業技術的進步帶來的各種創新和變革越來越多,這些都對海軍海軍的戰略和戰術思想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作為德國海軍的最高領導者,提爾皮茨也一直受到這方面的困擾。

在海軍新技術的應用上,提爾皮茨一直主張採取審慎而保守的態度。所以德國海軍相比於德國其它的工業技術而言,對於整個世界海軍技術進步所做的貢獻確實了了無幾,一直跟在英國人身後亦步亦趨。

自己的造艦方案被否決,李海頓氣沖沖地找到了大舅兄德皇威廉二世。

他很惱火自己想增強德國艦隊實力的設想被那個保守的老家夥所阻撓。

威廉二世雖然是半吊子海軍愛好者,並不是一個固執保守的人,他在軍艦設計理念上卻有著相當敏銳的直覺,可能是因為這位海軍愛好者經常翻閱《艦船年鑑》、《海軍瞭望》之類刊物的原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海頓給他描述了一個非常美好的前景:在一艘排水量將近14000噸,裝備了8門40毫米主炮,並且航速達5節的超級裝甲巡洋艦面前,大英帝國之前建造的近三十艘裝甲巡洋艦都成了垃圾,陷入到打又打不過,跑又跑不掉的尷尬境地。

那時英國佬會是怎樣的表情,李海頓很是期待,威廉更是希望能看到。

雖然他不希望與英國人打仗,但並不代表他不希望看到英國人吃憋,相反,所有能噁心到英國人的事他都樂意去幹。

當然,前提是英國人的戰列巡洋艦還沒有造出來。

“你看,它的裝甲足以應付裝甲巡洋艦0毫米主炮的攻擊,但它的主炮要比裝甲巡洋艦強得多,節省下來的裝甲重量都被用在了增加動力方面,這使得它具有超過目前所有的裝甲巡洋艦的向速度。想想看,這麼兩艘優秀的巡洋艦如果馳騁在遼闊的大洋上,還有什麼能是它的對手。以戰列艦不到0節的航速,連它的影子都看不見。”

“海頓,我覺得你在針對英國人?”

“哦哦,這我不否認,我們建設海軍自然是以最強的國家為目標,不是嗎?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變得更強。”

“好吧,我會盡力服提爾皮茨將軍,不過,這很艱難。”威廉二世皺了皺眉頭,提爾皮茨很倔,搞不好就會摞挑子,這又不是他所願看到的。

李海頓被破例允許參加了在德國海軍部關於新艦設計的討論,以德國海軍名譽元帥的身份,這沒什麼,威廉二世目前還身兼著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的名譽總司令。

“首先,我懷疑蒸汽渦輪機的執行穩定性,這種東西從來就沒有在大型戰艦上安裝過,誰知道會出什麼事情。帝國海軍決不允許把寶貴的經費用來建造一些無用的試驗艦。”提爾皮茨上來就首先發難。

“這一不用擔心,我們已經擁有了近十年的蒸汽渦輪機製造經驗,並且已經成功地在各種艦艇上驗證過。至於大型艦船,“德意志君王”號的排水量達到了000噸,它成功地為德國奪得了‘藍飄帶獎’,不知道算不算是大型艦船。屹今為止,我們已經在四艘大型郵船上成功地安裝了蒸汽渦輪機,已經證明了它的可靠性甚至超過了往復式蒸汽機。哦,它的經濟效能確實的待提高。“李海頓道,“至於您決不允許把寶貴的經費用於建造一些試驗艦船的觀我不敢認同,技術的進步總在不停的試驗和失敗中取得,如果我們因為新技術的風險而選擇迴避的話,怎麼來的海軍技術進步?當然,不們甘願跟在別人身後的情況除外。我想一支連試驗的風險都不能承擔的海軍,實際上連建設的必要都沒有,軍艦出海有可能沉沒,那我們就一直讓它呆在港內?”

李海頓話尖刻得很,他想逼迫這位已經阻礙德國海軍技術發展的老家夥辭職。

看到提爾皮茨老臉通紅,威廉二世連忙出來打圓場,“好了,這個問題不用爭論了,採用蒸汽渦輪機是我在之前就定下的方案。現在動力系統的問題,是燃油鍋爐還是燃煤鍋爐?”

這一上李海頓主張全部採用重油鍋爐,而提爾皮茨主張採用燃煤鍋爐。

李海頓的想法是燃油鍋爐重量輕,而且升溫迅速,能夠獲得更好的加速性和航速,而提爾皮茨卻認為德國沒有石油,如果在戰時被切斷了石油供應,那麼德國海軍將會面臨很多困難。

“使用低溫乾餾技術不是能解決燃油的問題嗎?”

“問題是它很不經濟。”提爾皮茨道,德國海軍需要投資建設兩座人造油工廠,但平時只能讓它閒置著,或者一直補貼它的費用。

兩人誰也服不了誰,最後採取了一個折中的方案,採用煤油混燒鍋爐,18臺鍋爐中有6臺採用燃油,1臺採用燃煤。

最後是裝甲問題,提爾皮茨認為它太薄,問題是增加裝甲勢必增加排水量,這又會拖累航速。似乎陷入了一個悖論。

“適當地增加裝甲和排水是可以接受的,排水量的增加造成的航速問題也能用行當地增加鍋爐來解決。”德國造艦部門的主管,海軍艦船總設計師赫爾林根中將提出一個增大艦體的方案。

這等於所有的設計都得重做。

但是德國皇帝喜歡,一切大的東西都會符合他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