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唐能簽到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求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求親

“嘿嘿,爹你想多了,我只是好奇,爹是怎麼猜出來的。”林軒嘿嘿一笑問道。

“咋們林家在洛陽只是地主鄉紳,對一些事情不是很瞭解。但是我在長安這麼多年,對一些事情多少瞭解一些。”

“正常來說,賭坊借錢給別人的時候,會調查一下對方家裡的情況,無能力還的人,是不會借的。”林東陽說道。

林軒點了點頭,賭坊的人也不是傻子,肯定會看對方還不還的起。

當然了這個還不還的起,是看你家裡有多少產業,一旦你還不起,他們能將你家裡所有價值榨光。

“林飛最後一次借錢,賭坊借給他,明顯很不正常,林飛家裡能賣的已經賣光了,還欠了許多錢,又不是秘密,那些賭坊的人明知道收不回還借,要是其中沒問題就怪了。”林東陽說道。

林軒笑道:“沒想到爹想的如此縝密,當個縣令完全沒問題,要不要我幫爹弄個縣令噹噹?”

“臭小子,我和你說正事呢,你拿你爹開涮!”林東陽瞪了林軒一眼。

林軒正色道:“爹,這件事確實是我做的,你不會怪我吧?”

“我為何要怪你?林飛他們父子倆個,想謀奪我的家業不說,還想害你,我恨不得殺了他們。”林東陽氣憤道。

當初他得到這個訊息,憤怒不已,恨不得回去將林飛父子宰了,哪裡會怪林軒。

“那爹說這些的意思是?”林軒疑惑道。

林東陽嘆了一口氣,問道:“爹想知道,你會不會因此記恨宗族?”

“不會的,這事情和宗族又沒有關係。”林軒搖了搖頭。

他根本沒有宗族概念,哪裡會恨。

“軒兒,爹知道你對宗族沒有什麼感情,但是我們都是一個祖宗,祖上的長輩牌位都供奉在宗族祠堂,爹死後也要供奉在那,所以這個關係是沒辦法割捨的。”林東陽嘆了一口氣說道。

“爹,我沒說不認宗族啊。”林軒說道。

反正他以後住在長安,宗族那邊正常的事情能幫就幫,其他的事情他也不會管。

“族長的意思是,族中有不少後輩都在讀書,你現在已經是侯爵了,又是駙馬,能不能幫著安排一下。”林東陽說道。

“安排?”林軒一愣,問道:“安排什麼?安排他們做官?”

林東陽沒有說話,預設了林軒的話。

林軒苦笑不得:“爹,朝廷已經規定,官員選拔必須透過科舉,就連那些世家都是如此,你覺得我有那個能力麼?”

林家那些人的觀念還停留在以前,覺得有人舉薦就能為官。

這也是以前舉薦制度的弊端。

如果一個正直的人,他會唯才是舉,但是有的人卻不會,舉薦的都是自己的宗族或者關係好的。

美名其曰:舉賢不避親。

但是現在已經是科舉制度了,以他的能力確實能安排一些人當官,但是又能安排多少呢?

而且安排那些沒能力的讓當官,難不成讓他們魚肉鄉里?

“是爹沒有考慮周到。”林東陽說道。

“爹,你和族長說,我現在建了一座學院,其中的老師都是國子監出來的,宗族那邊要是願意可以來學習,學費吃喝我全部包了,能不能考中科舉,全憑他們自己,其他的我也沒辦法。”林軒說道。

林軒很明白林東陽的想法,無非就是讓他適當的照顧一下宗族的人,這樣幾代後,林家也算是世家了。

對此林軒倒是不排斥,雖然李世民打壓世家,但是他也不可能真的把世家給滅了。

雖說歷史上唐末以後世家就消亡了,但那指的是那種頂級世家。

宋朝時期科舉雖然非常完善,但是對待官員還是有優待的,官員子弟是有恩蔭的。

恩蔭又可稱為任子、門蔭、蔭補、世賞,算是一種變相的世襲制。

因上輩有功而給予後輩入學任官的待遇。

說白了,宋朝時期的官員到達一定品級或者立有大功,子嗣後代是可以直接為官的。

時間久了,一樣會形成新的世家,只不過從宋朝開始,像五姓七望這種能夠傳承千年的名門望族已經非常少了,但是卻不能說世家完全消失了。

如果林家宗族那邊確實有人能力不錯,林軒倒也原意幫忙,所以林軒提出,可以讓宗族那邊的人到書院讀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要是屁能力沒有,想要他直接舉薦為官,他才不會答應。

林東陽聞言松了一口氣,說道:“這樣就可以了。”

他雖然心繫宗族,卻也不想讓林軒為難,但是族長那邊傳信給他,暗中表達的意思就是想讓林軒照顧照顧林家族人。

現在林軒願意讓林氏族人免費到泊遠書院讀書,也算是給族長那邊有個交代了。

“林墨族兄人還不錯,今年州試成績也不錯,明年就要會試了,如果他成績不是太差,到時候我自會幫他安排一二。”林軒說道。

“軒兒,這樣做對你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林東陽擔心林軒是因為他才會這麼做,怕給林軒惹出什麼麻煩。

“爹,不會有什麼麻煩的,到時候無非就是做個縣令罷了,又不是當一部尚書,能有什麼麻煩。”林軒笑道。

林東陽見林軒這麼說,才放下心來。

父子二人閒聊,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寅時更聲響起,林東陽打了個哈欠。

“爹,你要是困了就咪會吧。”林軒說道。

林東陽搖了搖頭,說道:“都寅時了,一會你也該上朝了,我去讓人煮點餃子給你吃。”

每年初一乃是大朝會,林軒平常不用上朝,大朝會卻不能缺席。

林軒熬了一夜也感覺有些疲倦,不過一碗熱騰騰的餃子下肚,整個人瞬間精神許多。

吃完餃子已經將近卯時了,回到自己院子換上朝服,坐著馬車前往長安。

長安全年宵禁,只有元宵節才會解除宵禁三天,今天雖然是大年初一,不過因為宵禁的原因,加上天還為亮,長安城倒是非常安靜。

靠近皇宮的時候,經常會碰到馬車。

大朝會各地的州刺史都會前來,因此今天早朝的官員非常多。

大唐有三百多個州光是刺史就有三百多人,加上一些回來的武將和長安平常的官員,光是人數都有五六百人。

皇宮門口燈火通明,雖然非常擁擠,倒是不顯吵鬧。

林軒下了馬車,看到的都是一些生面孔。

一些外地官員見林軒穿著侯服,紛紛向他拱手,道了一聲新年好。

林軒笑著一一回禮,一遍尋找相熟的人。

不過因為人數太多,找了一會都沒看到,他乾脆懶得找了。

等了一會,宮門大開,官員們魚貫而入。

進入宮門後,是一個非常大的廣場,官員們在此經過搜查後,按照品級排好隊,然後進入太極殿。

太極殿非常大,即便幾百人站立,也不顯擁擠。

隨著太監高呼‘陛下到’,眾人連忙躬身站好,屏氣凝神。

“臣等參見陛下,祝陛下聖體康泰,大唐國運昌盛。”

李世民哈哈一笑,說道:“眾卿免禮。”

大朝會非常無聊,基本都是各州刺史向李世民彙報各州的一些情況。

當然了,大過年的,圖的就是喜慶,一些官員政績突出才能在大朝會上彙報,不然每個人都彙報一會,一天時間都不夠。

而且一些地方沒有治理好,或者出了什麼天災,大過年的彙報不是給李世民添堵麼。

林軒根本沒有用心聽,今天運氣不好,身後左右都沒有柱子,他只能站著打瞌睡了。

迷迷湖湖聽到太監高喊傳各國使者覲見,林軒才清醒了過來。

沒多久,幾十個身穿各色服飾的各國使者走進了大殿。

給李世民行了一禮,說了一些吉祥話,然後獻上禮單。

太監將各國禮單接過,送到李世民面前。

各國朝拜,令李世民非常高興,禮物輕重他倒是不在意,事實上,各國也不會送什麼太貴重的禮物。

不過樣子還是要做的,李世民面帶微笑的看著各國的禮單,當看到吐蕃的禮單的時候,李世民面色一怔,很快又恢復了正常。

將所有禮單看完,李世民說了一些話。

無非就是讓各國愛好和平,不要輕啟戰爭什麼的。

說完後,李世民又讓禮部給各國準備回禮。

正常來說,大朝會到此也就結束了,接下來無非就是設宴款待官員和各國使者。

然而就在此時,吐蕃使者說道:“啟稟天可汗陛下,我國國主仰慕大唐文化,願尊大唐為宗主國,永不背叛,想求娶一位大唐公主,請天可汗陛下准許!”

吐蕃使者的話引起一片沸騰,之前吐蕃就曾求娶過長樂公主,被李世民拒絕了,沒想到吐蕃還不甘心。

而且前幾個月吐蕃還出兵攻打吐谷渾,威脅大唐邊境,現在竟然還有臉來求婚。

一時間引起許多謾罵聲。

李世民揮手制止了眾人,冷聲道:“朕說過,大唐不和親。”

剛剛看到吐蕃禮單非常厚重的時候,李世民就猜測吐蕃應該有什麼目的,不過見吐蕃使者一直沒開口,他還以為吐蕃是因為去年的事情,送來厚禮,想要賠罪呢。

沒想到吐蕃竟然還惦記著他的女兒。

“天可汗陛下誤會了,我國國主說只要是宗室公主便可。”吐蕃使者說道。

李世民一怔,宗室哪來什麼公主,先不說他兒子都還小,就算有女兒也只是郡主,能封公主的只有李淵的女兒和他的女兒。

吐蕃的意思是願意娶李淵的女兒,也就是他的妹妹。

對此李世民倒是有些心動。

自己的女兒他捨不得,但是那些妹妹他就沒那麼在乎了。

事實上,李世民也沒少拿那些妹妹聯姻,像滅掉東突厥後,有許多突厥降將,都被他尚了駙馬,聯姻的物件就是他的那些妹妹。

如果聯姻能夠讓吐蕃老實,在李世民看來倒是非常值得的。

倒不是說李世民怕了吐蕃,而是吐蕃地處高原,有著天然的屏障。

雖然用一些時間能夠慢慢適應,但是吐蕃的地盤在李世民看來就跟雞肋一樣。

土地貧瘠不說,尋常人去了還有高原反應,就算花大代價打下來,也沒多大意義。

其實這就是古代王朝很少主動對草原遊牧民族出兵的意思差不多。

就算中原王朝實力強盛,將遊牧民族趕走,但是漢人和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差距太大,根本不能將草原真正佔領下來,時間久了,又會有新的遊牧民族佔領這些地方。

所以打遊牧民族是非常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加上漢人受儒家思想影響非常重,講究以和為貴,要想動兵反對的人非常多,沒有大魄力的君主,面對這些阻力,最終都會選擇放棄。

唐朝前中期非常強,最大的遊牧民族也被滅掉了,然而到唐末才短短一百多年,就誕生了金、遼、西夏和蒙古等強勢的部落。

李世民倒是雄才大略,加上林軒弄出來的水泥,讓他看到將草原完全佔領的機會,所以他現在的目光都在草原和高句麗身上,對於吐蕃這樣的雞肋一點都沒想法。

不過雞肋之所以稱之為雞肋,就是因為沒有什麼用,丟了又有些可惜。

他不想打吐蕃,但是吐蕃卻能給他添堵,和親確實是能穩住吐蕃的辦法。

不過李世民想到曾經林軒說不和親、不稱臣、不納貢,他聽的熱血沸騰,和親的想法就澹了許多。

而且上次吐蕃求親的時候,他就說過大唐永不和親。

想到這裡李世民澹澹道:“朕說過,大唐永不和親。”

說完不給吐蕃使者機會,李世民說道:“朕晚上再設宴款待諸位使者,退朝!”

“恭送陛下!”

眾人行完禮,臉色怪異的看了一眼各國使者,陸續離開了太極殿。

林軒從吐蕃求親開始就一直注意李世民的表情,察覺到李世民有些心動,不過好在李世民沒有讓他失望。

至於吐蕃為何又來求親,他心裡已經有了幾分猜測,對不對,還有待調查。

回到家裡,林軒都沒吃飯,洗漱了一下就上床睡覺了。

一直睡到傍晚時分,才被李麗質叫起來。

“夫君,該去宮裡赴宴了。”李麗質說道。

林軒揉了揉頭,清醒了很多,說道:“我知道了。”

穿好衣服洗漱完,李麗質端了一碗羹湯過來,柔聲道:“夫君睡了一天了,先喝碗羹湯墊墊吧。”

“這事情交給下人就好了。”林軒接過羹湯說道。

李麗質笑道:“這些小事我還是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