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茅山禁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章 力大無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章 力大無窮

“不會吧!”

嚴七崖自然不信,還當這個國金剛是在藏著噎著,不想把自己一身的本事往外透露。

“您瞧瞧您手上這力氣,單手提起百十斤,走路連氣都不喘,倘若在以前,您就堪比那當年的李元霸呀!”

李元霸這個人我卻也知道,隋唐英雄中的人物。小的時候在上西村的村頭聽人說起大鼓書。那真的是聽得渾身熱血沸騰,日夜沉浸於其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卻說這隋唐演義之中第一好漢就是這西府趙王,李元霸。手持一對擂鼓甕金錘,是當年漢朝時馬超的先祖,漢伏波將軍馬援使的。共重320斤。歷史上就只有這兩個人使得動。

那第二條好漢是天寶大將宇文成都,武器是鳳翅鎦金鏜,威風凜凜,氣宇不凡。

第三條好漢當屬三公子裴元慶,手持八十斤一隻的八卦梅花亮銀錘,最後死在慶墜山。當時聽聞裴元慶死時,不知賺了我多少的眼淚。

第四條好漢是紫面天王雄闊海。手拿一條熟銅棍,死在揚州千斤閘下,被壓成肉泥。

第五條好漢,南陽侯伍雲召,是春秋五霸時名將伍子胥的後人,使得是一條亮銀槍。

第六條好漢伍天錫,伍雲召的族弟。用一對短棒混金鏜。被李元霸一錘打死在揚州城外。

第七條好漢燕山公少保羅成,家傳五鉤神飛槍,平生只輸在同父異母家兄的五分槍下。一門絕技回馬槍。想當年聽《隋唐演義》我是單愛這羅成,玉面銀槍俏羅成,生的那也是風流倜儻,玉樹臨風,讓人豔羨。

第八條好漢老將靠山王楊林,武器水火囚龍棍。死在羅成槍下。

第九條好漢花刀大帥魏文通,可想以刀聞名。

第十條好漢四寶統領尚師徒,金纂提爐槍後被秦瓊得去。

第十一條好漢八馬將新文禮,弘霓關總兵。

第十二條好漢雙槍老將,羅成乾爹,定彥平。後因羅成狠辣用一絕技回馬槍破了他的陣法,於是心碎出家。

第十三條好漢金刀殿帥左天成,在程咬金搬請裴元慶二次學藝下山時,被裴元慶錘打護城河。

第十四條好漢鐵槍大將來護兒。

第十五條好漢掛錘莊莊主,梁師泰。是隋唐八大錘之一。

第十六條好漢兵馬大元帥秦瓊,鑲金鐧,絕招:撒手鐧。就是今天人們常說的殺手鐧。

第十七條好漢皂袍大將尉遲恭,曾經日搶三關,夜奪八寨。飛馬躍城樓。為救義子薛仁貴撞死皇宮外。雌雄雙鞭,龜背託龍槍。

現如今這秦叔寶和尉遲恭,都被老百姓畫在了紅紙之上,作為門神,守護萬家平安。

第十八條好漢聚顯莊二莊主,赤法靈官單雄信,武器金頂棗陽槊。單雄信因為兄弟被李淵所殺,被俘後堅決不投李世民被殺。

不知不覺,我又回想起想當年在上西村聽大鼓書的日子,那時的我,日夜都在憧憬自己可以成為這隋唐時期的18條好漢之一,威風凜凜,聲名顯赫,行俠仗義。

可是再作憧憬,自己不過是爛命一條,普通人一個。

我這邊正一個人想的出神,那邊國金剛卻實成成的回覆道。

“我當真沒同你說瞎話,我真是什麼功夫都沒有練過,這麼多年,唯一的愛好便是四處收集古書名著,或者是珍貴的藥書病方。

也是因為如此,我對自己的這些收藏視若珍寶,走到哪裡都怕他們丟了,於是每天在身上帶著。起初只有那麼十本八本,帶在身上也方便。

後來隨著時間越長,我收集的書本越來越多,仍舊每天把這些書本帶在身邊,久而久之,就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便長了這麼一身的力氣。”

這國金剛說的話倒是頗有幾分道理。就如同那個刨丁廚師,自古便聽說一個寓言故事庖丁解牛。

那解牛的庖丁也不是生來神手,只不過是終日從早到晚的殺牛,年頭多了,經驗豐富。自然就可以做到不用眼睛去看,單單憑著感覺。就可以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結構,砍入牛體筋骨相接的縫隙,順著骨節間的空處進刀,依照牛體本來的構造,筋脈經絡相連的地方和筋骨結合的地方,將一頭牛輕鬆的屠宰好。

所以老人們總說,技術好的廚師每年更換一把刀,那把刀是割斷筋肉割壞的;技術一般的廚師每月就得更換一把刀,是砍斷骨頭而將刀砍壞的。

這天下所有的事情都是這一個道理,每天做著同樣的事情,並不用多麼加以練習,只要每日的堅持,早早晚晚會有讓旁人豔羨的那天!

就如同國金剛的這一身力氣,從不修習武功兵器,只不過是天天拎著幾箱子書,久而久之,這力氣自然也就練成了。

我和嚴七崖還有國金剛三個人拎著這箱書,從陰山簿的大門一直走到陰山的西頭,路又長又遠。

那國金剛已經來陰山簿考核了六次,對這裡簡直是熟門熟路,都不需要我們為他帶路,他一個人走在最前頭,時不時還需要稍作停頓片刻,然後等一等在後面累的喘著粗氣的我和嚴七崖。

偶爾,我和嚴七崖的身體實在支撐不住,就把那一大口樟木箱子放在地上,我們兩個人坐在箱子上面稍作休息片刻。

國金剛便站在我們的身邊,手裡仍舊一手提著一口大箱子,在我們的身邊轉著圈圈等我們。

時不時,我卻聽那國金剛的口中在嘟嘟囔囔的自言自語。

我認真的豎起了耳朵,然後聽著國金剛嘴裡小聲說的那些話。

“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發熱惡寒頭項痛,喘而無汗服之宜。三拗湯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華蓋麻杏紫蘇子,茯苓陳草桑白皮;風寒束肺痰不爽,急宜煎服莫遲疑。

麻黃湯中加白朮,溼困身疼總能醫。還有麻杏苡甘劑,風溼發熱亦可祛。大青龍用桂麻黃,杏草石膏姜棗藏;太陽無汗兼煩躁,解表清熱此為良。桂枝湯治太陽風,芍藥甘草姜棗同;解肌發表調營衛,表虛自汗正宜用。加入葛根治項強,又兼汗出與惡風。桂枝湯加厚朴杏,降逆平喘有殊功。

九味羌活用防風,細辛蒼芷與川芎;黃芩生地加甘草,發汗祛風力量雄。九味羌活去白芷,再加獨活防己知;還把黃連白朮入,大羌活湯散熱溼。”

嘰裡呱啦,全部都是中藥材名,並且聽他說的這些還朗朗上口,好似那兒歌或打油詩一般。

我好奇的問國金剛道。

“國大哥,你自己小聲嘀咕的這些都是什麼東西?聽起來好像是什麼打油詩吧!倒是還滿合轍押韻的。”

國金剛又是憨憨的一笑,然後向我解釋。

“我背的這些都是湯頭歌。趕明兒丹鼎司的考試用的上的。”

“那湯頭歌又是個什麼東西?”

“《湯頭歌訣》是古代醫方著作。其中記錄的大多都是中醫常用方劑。一共有300餘方,分為補益、發表、攻裡、湧吐等20類。以七言歌訣的形式加以歸納和整理。

想考進這丹鼎司,唯一的要求,便是掌握一個字,藥。

我家世代行醫,從我太祖爺爺便是我們縣城有名的神醫聖手,一輩一輩的傳承下來,只可惜到我父親那一輩家道中落。

只因為我父親與爺爺曾為某些入侵的敵人看過病,所以我父親便被處決。

我自幼想要繼承自家的衣缽,一心一意的寒窗苦讀,只為考入這丹鼎司……。”

國金剛說到此處,只得無奈的嘆嘆氣,便再也不肯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