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茅山禁忌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八章 佛跳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三十八章 佛跳牆

“這佛跳牆究竟是個啥東西?是廟裡的佛爺嗎?那玩意兒還能吃?要不就是吃和尚!可是我雖然願意吃肉,但是我也不吃人呢!這城裡人一個個都是咋想的,咋還能吃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郝大興聽了嚴七崖對於佛跳牆的一大片高談闊論,直接忍不住捂著嘴笑出了聲。

“我說七崖,你能不能別丟人,不知道的東西就不要瞎說!什麼又是吃佛爺,又是吃人的!佛跳牆那是一道菜,做工複雜的第一名菜!不知道你就別瞎說,說出去丟咱們陰山簿的臉!”

嚴七崖聽了這話,也有些不大高興。

“那我沒吃過,沒聽過,還不興人家問問!關鍵是這菜的名字起的怪,啥玩意兒菜,裡邊兒又有佛爺,又有牆的。想來不咋好吃!”

嚴七崖這話還真的是說錯了,我雖然從未吃過佛跳牆,也從未親眼見過這道菜!那是因為我從前在陰山簿晚上的時候看過不少的書,在那書中還真的看過對這道菜的講解。

我便對嚴七崖說道。

“啟壇葷香飄四鄰,佛聞棄撣跳牆來。其實這道菜的名字,就是根據剛才這句詩來的!

意思是說把這個罈子的蓋兒開啟,這裡面的香味兒飄串到四面八方,就連廟裡的佛祖聞到這香味,都把佛撣拋棄,連忙跳牆過來吃這道菜!

這句話就說明了佛跳牆有多好吃了。

其實關於這道菜還有不少的傳說。大概有三四種吧!

第一種說法是,在清朝同治末年,福,州官錢莊一位官員設家宴請布政司周蓮,各位官員的夫人親自下廚做了一道菜,名叫“福壽全”,內有雞、鴨、肉和幾種海產,一併放在盛紹興酒的酒罈內煨制而成。

周蓮吃後讚不絕口,遂命衙廚鄭春發仿製,鄭春發登門求教,並在用料上加以改革,多用海鮮,少用肉類,使菜越發葷香可口。以後鄭春發離開周蓮衙府,集資經營聚春園菜館,“福壽全”成了這家菜館的主打菜,只因福州話“福壽全”與“佛跳牆”的發音相似,久而久之,“福壽全”就被“佛跳牆”取而代之名揚四海了。

還有第二種說法,說是在南方有一種風俗,新媳婦出嫁後的第三天,要親自下廚露一手茶飯手藝,侍奉公婆,博取賞識。傳說一位富家女,嬌生慣養,不習廚事,出嫁前夕愁苦不已。她母親便把家裡的山珍海味都拿出來做成各式菜餚,一一用荷葉包好。告訴她如何烹煮。

誰知這位小姐竟把燒製方法忘光,情急之間就把所有的菜一股腦兒倒進一個紹酒壇子裡,蓋上荷葉,撂在灶頭。第二天濃香飄出,閤家連贊好菜,這就是“十八個菜一鍋煮”的“佛跳牆”的來頭了。

還有第三種說法是,一群乞丐每天提著陶缽瓦罐四處討飯,把討來的各種殘羹剩菜倒在一起燒煮,熱氣騰騰,香味四溢。和尚聞了,禁不住香味引誘,跳牆而出,大快朵頤。有詩為證:“醞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

這句詩說的就是乞丐和和尚的故事!

這個故事雖然絕妙,但是是最不足為信的。因為佛跳牆裡面的內容,全部都是各種山珍海味,最主要的就是以海鮮為主,而那些乞丐討來的東西,咱們可想而知,做出來的根本就不可能是佛跳牆,頂多是大鍋飯罷了!

還有第四種說法,這種說法和第一種說法有點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清朝末年布政司周蓮的故事。

說是周蓮這個人吃東西最為挑剔,並且尤其喜歡吃海鮮。他晚年的時候娶了一房小妾,尤其擅長廚藝。起初,周蓮十分的寵愛這房小妾,每天吃他精心製作的美食。可是日子久了,再好的飯菜也會吃厭,再美的人也會看膩。

周蓮便對這個小妾越來越冷淡,小妾覺得自己失去了丈夫的寵愛,所以就想用一切辦法把丈夫的心給抓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