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城市密瑪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7章 由心調適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7章 由心調適2

高山頂上的一天開啟的特別早,市未舒五點鐘就起來了。起的早並不是為了看日出,因為這裡的日出是從東方的很多比這個山更高的山峰上冒出來,從這裡看到時已經沒有朝霞的感覺,所以這裡是沒有人看日出的。市未舒早起是因為他有早起的習慣,還要為大家準備早餐,他一直像個父親一樣,肩負著城市密瑪一家之主的聖神職責。在外面鍛鍊一會,市未舒進去準備好早餐,出來一看太陽還是沒有出來,但天已經大亮了,只好沿著小路隨意溜達,一路上碰到不少小鳥,飛不動的蝴蝶,就是沒有碰到地上跑的動物,市未舒低頭一看,草地上都是露水,有的地方已經有一層淡淡的霜,這才意識到已到深秋,距離冬天不遠了,怪不得太陽現在還不出來。跑一圈準備返回,剛一掉頭發現對面是瑪莎莉,市未舒:“你才起來?”瑪莎莉:“我一直跟著你,你沒發現?”市未舒:“我一直在看有沒有兔子、小鹿來找我,沒注意後面。”瑪莎莉:“兔子還在睡覺,小鹿不是已經找到你了嗎?”市未舒上來親一下瑪莎莉笑著說:“心裡想著昨天的那個小鹿,結果來了這個小鹿。”瑪莎莉:“怎麼?你不喜歡這個小鹿?”“喜歡,誰說不喜歡。”瑪莎莉回頭一看是密葉迦在說話。密葉迦:“你們到這裡情志很高呀,白天黑夜都在溫柔。”瑪莎莉上來抱住密葉迦笑著說:“兔子來?你是把他燉在鍋裡啦?還是放在心裡啦?”市未舒:“最好燉到鍋裡,我真想吃兔子肉。”密葉迦:“你咋不說想吃鹿肉?不過你天天在吃,不,是天天在聞。”“誰想吃兔子肉?”城太郎說著話也走過來。大家又愉快的聊會天,回到飄車居屋吃早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飯後,城太郎拿著一摞子列印好的資料,帶大家來到這裡很少見到的一顆大樹底下,這棵大樹距離伏羲先尊誕生地仇池遺址不遠,密葉迦和瑪莎莉在草地上又鋪上一大塊軟布,大家並排跪著給伏羲先尊行跪拜禮,禮畢,大家隨意坐下,城太郎把資料發給大家。密葉迦:“這些資料比較繁雜,我們主要是透過學習、分類、歸納、提煉、概括出八卦,演變成的六十四卦、易經,以及中國文化初始形成的過程。”大家按照密葉迦的要求,仔細看資料。

密葉迦先說:“對於八卦不要有過多神秘色彩,它是漢族文化中與陰陽、五行一樣用來推演世界時空演進變化規律的工具,每一卦形代表一個分類。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風,震代表雷,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代表山,兌代表澤。八卦就像八隻無限無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萬事萬物都裝進去了,八卦互相搭配又變成六十四卦,用來象徵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基於當今社會人事物繁多。八卦在中醫裡指圍繞掌心周圍八個部位的總稱。”

城太郎:“由於周文王把八卦擴充套件為六十四卦,這時候的八卦就演變為古代的陰陽學說的起始。所以現在中國的文人墨客把八卦定義為古代漢民族的基本哲學概念,還提煉為“為人處事,逢凶化吉”八個字。實際上伏羲先尊當時發明的八卦,就是最早的文字符號。伏羲先尊在天水卦台山始畫八卦,一畫開天。八卦表示事物自身變化的陰陽系統,用“一”代表陽,用“--”代表陰,用三個這樣的符號,按照大自然的陰陽變化平行組合,組成八種不同形式,叫做八卦。”

市未舒:“先天八卦圖通常與太極圖搭配出現。太極和無極代表中國傳統信仰的終極本體“道”。卦形記憶歌:宋代朱熹的《周易本義》寫了《八卦取象歌》幫人記卦形: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八卦的型別:分為先天八卦、中天八卦、後天八卦。八卦的陰陽:乾、震、坎、艮為四陽卦,坤、巽、離、兌為四陰卦。八卦的五行:只論後天五行:乾、兌為金,坤、艮為土,震、巽為木,坎為水,離為火。八卦配九宮:有先天配法、後天配法、太乙配法。”

瑪莎莉:“你們都說完了,我把這個已經總結好的易經六觀給大家念一下:

宇宙觀: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離為火,艮為山,兌為澤。

家庭觀:乾父也,坤母也,震長男,巽長女,坎中男,離中女,艮少男,兌少女。

動物觀: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巽為雞,坎為豕,離為雉,艮為狗,兌為羊。

身體觀: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

運動觀:乾健也,坤順也,震動也,巽入也,坎陷也,離麗也,艮止也,兌說也。

權力觀:乾為君,坤為眾。”

密葉迦:“總結的不錯,效果非常好,小鹿也很會看,這個資料裡已經總結好的,我們不必在去挖空心思提煉,像小鹿一樣直接讀就行啦。下面接著總結中國文化,標題我已經寫好啦,第一個叫華夏社會初形成,兔子總結;第二個叫中華文明始建基,大象和小鹿聯合總結;第三個叫文化基因即確立,我來總結。”

城太郎:“華夏社會初形成。中國原始社會主要經歷了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最偉大的創造就是火的使用;新石器時代的標誌是農業、畜牧業的產生,磨製石器、陶器與紡織技術的出現。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社會的發展也經歷了從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轉變。大約在5000年前後,中國大地已形成三大社會集團:西北的華夏集團,包括伏羲、女媧、黃帝、炎帝、顓頊、堯、舜等;東部的東夷集團,包括太昊、少昊、蚩尤等;南方長江流域的苗蠻集團。三大集團長期交往、鬥爭、融合,最後以黃帝集團的勝利而形成了華夏族,黃帝也因此獲得了“人文初祖”的美譽。人們常常稱“中華文化五千年”,就是從黃帝開始算起的。”

市未舒:“中華文明始建基。中國先民在石器時代不僅發明了農業,創制了陶器,而且還培植出質樸的精神之花。在父系氏族社會晚期,先民創造出了各種複雜的刻劃符號用來記事,為漢字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彩陶的圖案顯現了繪畫藝術;雕刻藝術則體現在骨雕、牙雕、石雕以及磚雕上;古籍中關於樂器創制的記載和彩陶上集體舞蹈的圖形,說明原始音樂和舞蹈已經成為先民生活的一部分;古籍中關於伏羲先尊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的傳說,證明了天文曆法知識的萌生。”

瑪莎莉:“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幹欄式建築構件,反映了先民已經初步掌握了建築技術;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反映了中國醫藥學的起源。原始宗教已經產生,母系氏族時期主要是圖騰崇拜,同時還產生了靈魂和鬼神的觀念。生產工具創造、生存技巧掌握、自然現象認識、自我意識感知、思維資訊記錄、原始宗教崇拜等,構成了中國文化產生的基點。”

密葉迦:“文化基因即確立。從公天下到家天下,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首領堯、舜、禹禪讓的傳說,正是公天下時代軍政首領公舉、讓賢的寫照。禹實際上已經是帝王,國號就是夏。但禹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禹曾經舉薦益作為自己的繼承人,禹死了以後,他的兒子啟與益展開爭鬥,結果是啟殺死了益,世襲了帝王之位。啟的這一劃時代的舉動,標誌著政權世襲時代的到來,中國的歷史從此進入了第一個階級社會,這就是奴隸社會,時間大約在公元前1世紀。家天下和私有制牢固地構成中國文化基因核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