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城市密瑪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9集 如是樂住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9集 如是樂住3

第二天一早大家吃完飯走出飯店,可愛的三匹小馬望著已經熟悉的四個人,這四個人被小馬的眼神感染了,都到前面摸摸可愛的小馬,小馬還扭一下頭搖響鈴鐺回報大家,大家一陣開心。小師傅看大家和小馬親熱夠啦,給介紹道:“你們好!這位叫金儒森,是我的表叔,在我們曲阜市圖書館工作,沒有什麼職位,但一直都喜歡看書,尤其是對儒家的思想研究的比較多。”密葉迦:“您好!表叔,我們非常希望有人能給我們詳細的介紹一下孔聖人先哲,我儘管不是中國人,但我特別喜歡中國文化。我叫密葉迦來自德國,這位叫市未舒是美國人,這位叫瑪莎莉是日本人,這位叫城太郎是你們中國人。”金儒森:“您們好!看你們都很有學問,我一個老頭子,真不好意思給你們講什麼。哎,你們不是一個國家怎麼會在一起呢?”城太郎:“表叔,我們是城市密瑪。”金儒森:“哎呀,我還納悶吶,這個名字怎麼好熟悉,原來你們就是城市密瑪,久仰,久仰。”說完抱拳給大家表示自己的敬意。市未舒:“表叔,你不要客氣,怎麼說我們都還是學生,您就是我們的老師。”金儒森:“好不客氣啦,上車吧。”密葉迦:“表叔,那我們怎麼遊?”金儒森:“昨天你們遊覽了尼山,我這個侄子給我說,你們不太喜歡遊這些後世建造的景區,這和我想的一樣,但是既然你們來到我們曲阜了,對這些重要的景點總得有個印象吧。我建議可以不進去,但就讓馬車從旁邊走過,你們在車上看看,瀏覽一下外觀就行,主要景點看完,我們到孔林裡面先在,參天古樹林裡聊天,然後祭拜一下孔氏三聖,你們看行不行?”密葉迦:“表叔,我們贊同你的安排。”

小師傅:“上車吧。”大家都上到車上,小師傅把韁繩一甩,輕拍小馬的屁股,馬車啟動,從闕裡賓舍出發,沿闕裡往南,繞過曲阜明故城三孔旅遊區,拐到西邊的半壁街往北,沿途金儒森給大家簡要介紹曲阜市為紀念孔聖人,歷朝歷代新建的紀念建築和曲阜市的這條儒聖文化核心區,最後詳細給大家介紹這個孔府:“孔府也稱聖府,是孔子的後代子孫們居住的地方,歷史上,孔子的後代繼承人都被稱之為“衍聖公”。孔府是孔廟的西鄰,規模相當宏大,是我國僅次於明、清皇帝宮室的最大府第。孔府大門上懸掛著“聖府”二字,兩側明柱掛有一副楹聯,上聯為“興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下聯是:“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其中“富”上沒點,寓意富無上限。“章”字一豎進了日裡,寓意文章要深刻。孔府佔地240多畝,有廳、堂、樓、軒等各式建築463間,分為中、東、西三路。西路為客廳院,東路為家廟,中路又分為前後兩部,前為官衙,後為住宅,是一個集官衙、家廟、住室三位一體的古典建築、封建貴族莊園。其中,官衙內設三堂、六廳、轄四衙門。內宅則包括前上房、前堂樓、後堂樓及後花園等。是衍聖公全家活動的地方,當年的豪華擺設以及生活用品和房內陳設儲存完整。孔府中還收藏有大量的珍貴文物和藝術品。宋、元、明各時期的雕版印刷珍品、善本書籍,以及精緻的玉雕、木雕、陶瓷、青銅器等工藝品等。”

密葉迦:“表叔,從這裡可以看出,儘管孔聖人先哲在世的時候過的比較清貧,但歷朝歷代對他的後人都還是不錯。”金儒森:“是呀,從中國大一統以來,歷朝歷代的官府都尊重孔聖人,這也才使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讓每個中國人引以自豪。因為從中國古代不論其政治制度還是經濟制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領先於世界。從哲學的觀點出發,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思想文化是政治經濟在思想意識裡的反映。所以中國古代不論是在統一的秦漢、隋唐、明清,還是分裂的魏晉南北朝或遼宋夏金時期,社會經濟持續向前發展。表現在文化上都得感謝我們偉大的孔聖人。”

小師傅:“表叔,這裡游完了,現在去孔林嗎?”金儒森:“你們中午怎麼吃飯?”密葉迦:“我們先過去,到吃飯的時候,讓我們的兩個大孩子和小師傅去昨天我們吃飯的那個小店裡買外賣來這裡吃。表叔,委屈你,晚上我們在闕裡賓舍再宴請你。”金儒森:“委屈什麼?不就吃飯嘛,你們從大地方來到都不挑食,我還委屈什麼,就這麼定了,走。”可愛的三匹小馬載著大家,快樂地咯噔咯噔來到孔林西側,大家下車一看,這就是一個大森林,密葉迦非常喜歡:“感覺這裡就是我們的海德堡,大片的森林,只少了高低起伏的山丘。”瑪莎莉:“我好喜歡這裡,很像我們的箱根,不是樹就是花花草草。”金儒森:“進去吧。”小師傅趕著小馬車在前面帶路,大家跟在後面步行,走到森林深處一塊花草多樹木少的地方,金儒森問密葉迦:“這裡行嗎?”密葉迦:“不錯,就這裡,大家席地而坐吧。”幾個人四處看看,小師傅把小馬卸下來,瑪莎莉和城太郎興奮地和小馬玩。

密葉迦:“他們玩,我們開課吧。兔子把我們帶的飲料拿來。”城太郎拎來一箱款泉水,給每人一瓶,又去和馬親近。密葉迦:“你兩玩一會也過來聽。表叔開始吧。”金儒森:“聖人出生你們已經知道了,我也不再重複,主要介紹一下孔聖人一生的三個主要階段,政治生涯,周遊列國,憂憤離世。”

金儒森:“政治生涯。孔子自二十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經常思考治理國家的諸多問題,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三十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二十五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準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魯昭公二十七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九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51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十二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即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的後代,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隳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隳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魯定公十三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孫氏接受之,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而唯獨沒有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

金儒森:“周遊列國。孔子周遊列國以魯國為原點,分別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周邊國家遊歷。周遊的國家有魯國西南方的宋國、陳國、蔡國、楚國,北方的齊國,西方的京城、衛國、曹國、鄭國,東方的杞國。孔子周遊列國成就了人類歷史上一次偉大的文化壯行。公元前497年,正值春秋末期“禮崩樂壞”的變革時代。孔子因和當時魯國國君政見不合、鬱不得志而離開魯國。長天巍巍,大野蕩蕩,古道漫漫,征塵僕僕,孔子及弟子們在周遊列國的途中艱難跋涉,為實現政治理想而不懈求索,這一遊走,便是十四載春秋。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準發給孔子俸粟6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十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魯哀公二年,孔子已59歲,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這時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七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此時,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由於身處亂世,孔子所主張的仁政沒有施展的空間。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攜弟子周遊列國後,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和古籍整理。孔子打破官方壟斷,開創了私學,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士七十二人。”

金儒森:“憂憤離世。哀公十二年冬,兒子孔鯉先孔子而死。哀公十四年春,顏回先他而去。哀公十四年夏,齊國陳恆弒其君,孔子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懇請伐齊,哀公讓他告季孫,孔子又向季孫請求出兵,結果遭到拒絕。公元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門生子路死於衛國內亂,而且還被剁成肉醬。經過這一系列打擊後,孔子知道自己時日已不多。公元前479年的一天,子貢來見孔子,孔子柱杖依於門前遙遙相望。他面對子貢嘆息道:“泰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說完,流下傷心的眼淚。接著他又對子貢說:“夏人殯於東階,周人殯於西階,殷人殯於兩柱間。我昨晚夢到奠於兩柱之間,我是殷人。”七天後即公元前479年3月9日孔子逝世,終年七十三歲,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三年,子貢為孔子守墳六年。”

密葉迦:“謝謝你,表叔,你這一講,加上昨天你侄子給我們講的聖人出生那一段,孔聖人先哲在我們的心裡才是一個真實的人,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市未舒:“表叔,還有動人的小故事嗎?”金儒森:“有啊,特別多,比如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安貧樂道、學而不厭、直到而行、有教無類、落水救人等。待會他們兩個過來,我給你們講講有教無類和落水救人的故事,這兩個事在今天都很有啟發性。”一會小師傅和城太郎、瑪莎莉拎著大家的午餐來到大家面前,市未舒開啟袋子,一個一個拿出來分給大家,都是拌好的打滷麵很快就吃完啦,大家又閒聊一會,喝點飲料,金儒森繼續開講:“這兩個事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很有意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金儒森:“有教無類。孔子首創私塾講學風氣,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態度,強調“學”與“思”的重要性,總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有效的學習方法。他認為,學習時,首先應該採取虛心的、實事求是的老實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其次學習的知識面要廣泛,學習的途徑也要多樣化;同時,學與思兩者缺一不可。有學無思,只可記得許多沒有頭緒條理的物事,算不得知識。有思無學,便沒有思的材料,只是胡思亂想,也算不得知識。”

金儒森:“落水救人。一個人掉到水裡去了,孔子的一個學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來,家屬感謝他,給他一頭牛,他就收了。別人就議論了:下水救人還要錢?孔子知道了,表揚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得對,只有這樣才會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為救了人之後,人家給錢,是可以收的,於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願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觀的效果。”

密葉迦:“孔聖人先哲太偉大了,他的這個道理現在很多人都不懂。”市未舒:“表叔,你這麼多學問為什麼不去做老師呢?”金儒森:“中國這個社會及其複雜,沒法說,不說啦。哎,老夫子的生平也講完了,現在去祭拜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吧。”說完大家一起來到孔子家族主墓區。孔林是中國規模最大、持續年代最長、儲存最完整的一處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園林,佔地3000多畝,裡面古木參天,茂林幽深。大家一路走來,到孔子、孔鯉、孔伋這祖孫三代墓前,分別祭拜,拜完孔伋密葉迦問:“他的兒子、孫子都是大學者嗎?”金儒森:“當然都是大學者,尤其是孔子的孫子孔伋,他不但是大學者而且是孟子的老師,《中庸》的作者。”密葉迦:“子思就是孔伋?”金儒森:“對,子思是孔伋的字。”密葉迦熟讀《中庸》也非常喜歡《中庸》,到現在才知道《中庸》的作者子思原來是孔子的孫子,又一次被深深地震撼,轉身過去又到孔伋墓前,雙膝下跪,久久匍匐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