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明皇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寺中對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四章 寺中對1

“今諸王分封各地,太子居於京都,看似十分穩妥,其實不然,”道志和尚放下一子,繼續道:“先王的制度,大都不過三國之一,上下等差,各有定分,所以能強幹弱枝,遏止霍亂的根源而崇治本。當今聖上裂土分封,使諸王各有坐地,大概是出於對宋、元孤立,宗室勢弱的弊端的考慮。

而秦、晉、燕、齊、梁、楚、吳、蜀諸國,無一不連邑數十,城郭宮室近次於天子之都,擁有充足、強盛的甲兵衛士,相繼傳承幾代以後,必然呈尾大不掉之勢,然後再削去諸王的封地並收回他們手中的權力,勢必引起眾人怨恨,更有甚者諸王可能會兵起伐主,到那時防範就已經晚了。

或許有不同意見的人會說,諸王都是天子的骨肉,分地雖廣,立法雖侈,又怎麼會有抗衡之理呢?道志卻不是這樣認為的,為何不看看漢朝、晉朝的演變的歷史呢?孝景帝是高帝的孫子,七國的封王都是景帝同祖父兄弟的子孫,然而天子一旦削他們的分地,他們便會糾集軍隊向朝廷進攻。

晉代的諸王,都是武帝的親生子孫,天子幾經變換之後,諸王便相互攻打,於是造成了劉、石之患。由此可見,分封的制度一旦確立,國家的霍亂便立刻生起,透過以往朝代的歷史教訓,就十分明確了,這是我最為擔心不過的事情。昔日賈誼勸說漢文帝,盡分諸國之地,空置之以待諸王子孫,假如文帝能夠儘早採納賈誼的建議,則必定不會再有七國之禍。

況且,依照現在的局勢,太子健在,則諸王相安無事,可倘若當今聖上與太子俱已羽化成仙,皇孫與諸王相比必定是勢弱,時間久了,諸王必然心生不滿,所以皇孫理應硬從現在開始為未來做出打算。

曾有人建議在諸王鞏固統治之前,就限制其都邑的規模,減少其衛兵之數,限制他的疆界,此也可用以分封諸王之子孫,制度一制定,然後對諸王中有賢德、才華的召入任為輔相。其餘的世代為藩屏,與朝廷共一體。割捨一時之恩,制萬世之利,消除叛亂而安定國家,無不從此著手。

然而提出這樣建議的人早已經被當今聖上以‘離間骨肉’的說辭砍殺了,當然以當今聖上的角度,這件事做的可謂十分正確,天子憐憫其諸子,希望他們都能夠世世代代擁有高的地位,以此維護大明江山長治久安,這本就是以一個父親的身份做的事情,我們是不能夠去指責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對於皇孫來說,其實是極為不力的,諸王經過十幾年的駐地分封歷練,他們的統治都得到了很好的鞏固,衛兵數量和質量都已經到了頂峰,疆界也越來越廣,輔助的大臣勢力已經形成,在諸王封地內,有才能的人才比比皆是,都被籠絡到王府之中,朝廷用人之時很可能會出現無可用之人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