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明皇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四章 禍亂之始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四章 禍亂之始1

對於之前還信誓旦旦說出來讓別人去找一個比他更好的人的話,然後還沒有過多久就把人吃幹抹淨的行為,朱允炆並沒有覺得有任何的不妥之處,衝動是衝動了一些,可終究結果是好的不是嗎?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不就是隨心所欲嗎?

有了這麼一檔子事兒,朱允炆在心底徹徹底底對蘇穆青不再抱有任何的希望,酒樓的事情不能自己太過關心,沈卿就能夠很順利的解決一切,倒是訓練的事朱允炆一直不能放下心來,要知道打造出來一支強有力的隊伍,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更何況朱允炆還不能暴露太多的實力出來。

其實赤焰軍成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張輔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只不過還需要時間的磨礪和經驗的打磨,操之過急並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這也是朱允炆特意讓他們回爐從造的最重要原因。

然而令朱允炆最為擔心的還是再次出發南巡的朱標,明知道前路坎坷,自己卻被俗事纏身不能有正當的理由阻止,他的內心是十分糾結與不安的,縱然人終究都會有一死,按照之前歷史的走向來說,早就已經到了那一刻。

可朱允炆終究不是冷血無情之人,即便是短時間的接觸,他也是深刻的體會到朱標給與他強烈的父愛,孤家寡人並不是他要的結果,然而世事無常,許多事情並不是他可以控制的了的。

太子出巡,隊伍異常的龐大,既有朝廷的大軍跟隨護佑,又有太子親衛的眾多高手守護,一路上也算是十分順暢,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情報如雪花一般飛一樣的向京城發來。

不論是人文景象,還是風俗人情,各項事務一應俱全,與朱標謹慎仔細的性格如出一轍,朱元璋看完之後自然是龍顏大悅,一連幾天上邊心情都好的很,期間朱允炆也藉機進宮了幾次。

心情大好的朱元璋並沒有再次詢問有關於徐妙錦的事情,反而興致勃勃的拷問了他一些家國大事,就比如今日正在批奏疏的朱元璋看了一眼恭順的坐在一邊看書的朱允炆,開口道:

“朕分封藩王,為的就是讓朕的骨肉親人與朕一起守候朕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除了你的父親,所有的叔叔都不曾例外,當初送走你二叔的時候曾告誡:

‘關內百姓,自元朝失政以來,不勝疲憊。今日我平定天下,又有運糧納稅之勞,百姓仍未休養生息。你到藩地之後,如果宮殿已完工,就暫且將其他不重要的事務全部停止吧。

之後為了關西兵事,專門設定了賞罰制度。每年也會親自巡邊,大將皆聽節制,御軍整肅,所過秋毫無犯,未嘗妄戮一人,故戎狄威畏朕的大軍,朕倚以為重,心中越發安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然而不出幾年,流言四起,有關於秦王諸多惡行之事經過悠悠眾口傳到朕的耳朵裡,讓朕不得不注意,秦地乃是大明西北要塞,故而朕才將它交到朕信賴的次子手中,便也不能讓汙水潑向皇族。

朕有心當做是流言,卻又不能心無雜物,隨一直令錦衣衛秘密探查,可得到的結果終是令朕大為失望,明裡暗裡也曾警告,卻還是屢教不改,研究了如今境地,倒令朕無以言表,心生冷意。

堂堂皇天,朗朗白日,秦王竟口出狂言,太子所行之處,各地官員百姓皆是愛戴有加,倒是他這個親弟弟,卻巴不得他哥哥早日去了,為他空出來地方,由他做這個太子之位,真是太令朕失望了。

此奏疏乃是西安府府尹宋思明所報,上面清清楚楚的羅列了秦王在封地裡所有的惡行,縱是太子之前再怎麼為他開拓,也是堵不住悠悠眾口,有時候太子還是太過於仁慈了,就此事,你怎麼看?”

朱允炆掩下吃驚的表情,對於底下藩王的小動作,朱元璋知道的一清二楚本來就不是什麼新奇的事情,奇怪的是朱元璋竟然將這樣的事情說給他聽,明擺著是讓他表態的問題。

“此事著實難辦的緊,這些年二叔為了西北秦地的安寧,定然是下過不少苦功夫,沒有功勞苦勞還是有的,但是呢,這也並不是肆意妄為的理由,有道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定然是該罰的。”

朱允炆不慌不忙的放下手中的書,儘量表現出一絲的慌張,繼續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皇爺爺定然是教給二叔聽過,只是時間久了,有些忘了,也是在所難免的。

可畢竟秦地不同其他的封地,貿然的懲罰一個藩王勢必影響到其他的人,也會把二叔逼急了做出不恰當的事情,允兒人為皇爺爺不妨下諭旨告知父王和二叔,待南巡結束之後,一同回到京都聽從皇爺爺教誨。

父親宅心仁厚,最擅長說服,二叔回到京都之後,身份就不再是在秦時候山高皇帝遠的霸王,性格自然收斂許多,這時候只要多加的引導,必然不會在做一些蠢事。

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薰陶,二叔依舊性情不改,仍是胡作非為,到時候皇爺爺就將此等證據公布於世,按照當朝立法處置,一來可以震懾其他王爺,二來也能籠絡天下人心,最重要的是讓二叔吃點苦頭之後變乖。

允兒認為任何的懲戒從來都不是目的,目的不過在於能夠迫使不守規矩的人知道規矩的重要性,讓整個社會都依照一個既定的規矩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這才是懲戒想要的結果。”

朱元璋看著朱允炆,這樣強烈的感覺又附上心頭,這個孩子的變化太大,以至於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朱元璋也不得不對他刮目相看,重新開始思考一些事情的可能性。

自己從小最疼愛的孫子一下子從柔柔弱弱變成了條理分明,進退有據的樣子,還真讓他有些驚喜呢,朱元璋嘴角掛起一絲笑意,再次打量了一番朱允炆,開口道:“那就如你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