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國士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二章 龍墜崑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二章 龍墜崑崙

“蒼,蒼龍鱗?熒惑?”

“熒惑只是後來之說,那東西應該叫做蒼龍鱗!”

王典語出驚人,我問道:“何出此言?這可是秦書還有。。!”

“小子,秦皇焚書坑儒乃是世人皆知之事,你怎故步自封了!”王典打斷了我,說道:“自秦皇一統,這天下的書籍,便是勝利者書寫!故而,只有先前以前的古籍或者遺址才記載著上古時代,那個我們以為是神話世界的真相!你既疑長生,那我且問你,你信龍嗎?”

王典的問題再度讓我不知所以,轉頭看向周文武幾人卻也同樣是一臉的疑惑,我只能如實答道:“龍這種東西,現在看來實在有些縹緲,不過按照我的想法,龍應該是存在的,只不過不是傳說中的那種無所不能,也許是一種上古之前的古生物也說不定!”

王典聞言,卻是搖頭道:“那我再問你,既然你已知曉後世所言皆是勝利者的謊言!那比起上古遺珍來,哪個更令人信服?龍若沒有神力,何來眾多傳說?秦皇為何以龍威自命?龍脈之說又從何而來?伏羲女媧,乃文明始祖,又為何不是人形,而是蛇身?”

王典一連串的疑問,直讓我們盡數陷入沉默,他沉吟片刻,接著道:“我王典這半生,沒什麼光彩,但有幸見了諸多隱秘,有幸識得幾分上古真相!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們,龍!肯定存在!而且,也絕對是種擁有神秘力量的強悍存在!”

“額!前輩,龍我是相信的!可呼風喚雨,上天入地,是不是有點超出科學認知了呀?”

“科學解釋不了不代表它不存在!或者說,它本就不屬於科學!”

“你是說,龍是天外之物?”

王典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再度問道:“你既信龍!是否也就意味著,信了仙?你若信了仙,是否也就意味著,信了長生?古人之智慧哪怕現在發現的諸多遺蹟仍舊解釋不了,我等怎敢大言不慚,說出古人愚昧之言?萬事自有道,他們既然信了長生,那就肯定存在!更何況,你們已經見過了蒼龍逆鱗,這東西若是讓胡華看見了,指不定得高興成什麼樣!而這蒼龍逆鱗的神奇,想必你們比我更清楚!”

熒惑是蒼龍逆鱗?那蒼龍又是哪來的呢?

王典緊接著便跟我們說起他跟胡華前些年,在眾多先秦以前的陵墓遺蹟中發現的一些上古秘辛,二人縱橫內陸近二十載,但凡龍陵大墓幾乎皆有涉足,其間發現眾多遺蹟乃是必然,而結合種種發現,王典說出了一個我從未聽過的傳說:

上古之時,文明鼎盛,傳說中的神級文明真實存在,也許是真的有靈氣,也許是某種已經消失的未知元素,但當時的古人絕對擁有我們不能理解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正是各種神話傳說的由來,直到後來,天外來犯,打破了這種平衡,也許如現在一般,損壞了大氣層,又或者直接影響了光速或者兩極磁場,總之這突然出現的東西,改變了當時文明的程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此物正是——蒼龍!

以王典所言,龍,只存在這一條!

後世無數的傳說盡皆由此衍生,突然出現的天外生物影響了文明,一場大戰自是難免,而文明領袖正是伏羲和女媧!而這,也正是補天之真相!

集一方文明之力,最終斬殺了

蒼龍,龍軀墜落之地,便是如今的龍脈使然!而除去這碎裂的龍屍,隨著蒼龍散落的,還有它一身力量之凝聚的——逆鱗!

逆鱗的具體數量不知,但補天之物應該就是蒼龍逆鱗!而所謂的補天也許是重新催生某種元素,或者阻斷某種訊號磁場,又或者,直接泯滅了一方黑洞!具體是何情況,如今的我們自是不得而知,但補天之說,肯定存在著某種不可思議的秘辛!

最後剩餘四枚逆鱗被伏羲女媧所得,藉此修煉,妄圖再度恢復文明,但最終很顯然並沒有成功,但二人卻也因此修成了半人半龍的身軀!

隨著文明逐漸的跌落,往日的輝煌已然不能重現,但同時我催生出了陰陽五行之說,成為了文明新的奠基。而曾經的隱秘便逐漸的被人們稱作是傳說,而這墜落的逆鱗便被視為天外隕石!這才有了後來的熒惑之稱!

————————

一切雖然都是王典結合所知得來的推斷,但有一點卻足以證明這般說法的權威,因為也正是從伏羲女媧開始,或者說按照這種說法,蒼龍墜地開始,這世上才有了龍脈之說!風水之道!所謂的尋龍,在上古之時,實際上乃是真真正正的尋龍!

只是聽完此般說法,我們幾人心中的驚愕已經無需多言,如此顛覆認知的推斷,任誰都不可能立即認同,周文武更是忍不住說道:“叔啊!不是我說啊,我發現你比王慶能扯啊!那照你這麼說,神仙還真的存在了!”

王典並沒有在意周文武的調侃,而是看向手中的月牙令牌說道:“古人的智慧不是我們能夠想象,也許那只是進化途中的一個躍遷!所謂的神仙實際上也可能只是一些擁有了強悍力量的古人!你若是親身體會過古人的神奇,你就會知道,這世人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而且,龍脈之說的確是從伏羲開始流傳,尋龍之術也是由此誕生,後世頻頻以龍威加身,受命於天,你以為當真只是隨口一說嗎?天下土地既然是同源,為何崑崙可為龍脈之首?若你不信墜龍之事,鳳鳴岐山,你總該聽說過吧!”

鳳鳴岐山之事哪怕在正史中都有記載,我們幾人自是無法反駁,王典見狀,微笑道:“既然鳳鳴岐山都有記載,為何龍墜崑崙卻無人知曉?不過是秦皇為了龍脈使然,斷了龍墜崑崙之跡,以固皇權罷了!你若潛心研習上古文獻,龍墜崑崙之事比比皆是,雖都是些蛛絲馬跡,可互相關聯之下,便是真相!更何況,逆鱗之說從來都不是空穴來風!”

“難不成鱗修逆鱗也是真的?”

逆鱗之說自古以來也一直是存在於傳說之中,傳言只有道行精深的鱗類,才有可能修出逆鱗。而王典此刻仍舊是一臉的鄭重道:

“逆鱗所生,乃逆天之象!本就是罕見的寶物!這熒惑之所以有此神奇,也正是如此!而且,逆鱗的確存在,我們若能從這裡出去,等見了胡華,你們就會知曉!那家夥手裡,便有一枚青蛟的逆鱗!”

聽到此處,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跟王典的初次相遇,可謂顛覆了我以往的認知,驚歎於他跟胡華精彩絕倫的經歷之時,也不由對這熒惑之來歷有了新的推斷,逆鱗之說,雖然一時間仍舊難以想象,可哪怕是洛書殘卷中所講熒惑來歷,跟此刻王典所言也多有呼應之處!

而一番長敘之下,天色也逐漸暗了下來,石壁四周開始密密麻麻的響起毒蟲爬動的聲音,王典將角落裡乾枯的

藤蔓又添了添,示意我們往深處靠去,然而此刻我們五人都被那所謂的黑影吸引,一個個伸長了脖子,想要看個究竟!

如此等了沒多久,隨著一抹黑影掠過,一旁的石壁之上,頓時傳來一道撞擊聲,王典回頭看了我們一眼,無奈道:

“來了!~”

雖明知兇險,但好奇心催使,我們還是不斷的朝著洞口靠近,陰暗的夜裡一道道巨大的陰影從半空中俯衝而下,盤旋不休,而石壁下本就濃郁的瘴氣更是越發的深邃,低頭看去,宛如一口湧動的江河,倒也難怪每到夜晚山中毒蟲盡出!

“砰!”

正自驚異,一旁又是一道撞擊傳來,手電瞬間就打了過去,就見一隻翼展足有兩米的大鷹直接撞在了石壁之上,它通體漆黑,爪下正是一隻同樣碩大的鬼面蟾蜍,被手電刺激,它猛然轉過頭來,如王典所言,露出一雙漆黑的眼眸!

手電光照在它眼眸之上,也並沒有如尋常飛禽一般泛出熒光,仍舊是如墨般的漆黑,然而就是這般怪異的色彩,卻是給人一種更加難以言明的銳利!

那鬼面蟾蜍想要反擊,卻是被其一擊直接穿透了身體,而後在我詫異的目光中,這黑影並未將其帶走,而是將這慘死的鬼面蟾蜍朝著深不見底的瘴氣扔了下去,它並非是為了進食!

我正怔怔的看著那兀自墜落的鬼面蟾蜍,王典卻是一把將我拉了回來,一股勁風隨之襲來,那黑鷹竟是對我發動了攻擊,好在洞口處的篝火使得它們不敢進來,在洞口盤旋之後,終是調轉了方向!

整個谷中黑影陣陣,除了破空之聲,卻是沒有發出一絲聲響!這般激戰一直持續到天色微亮方才平息,我看著山壁四周留下的痕跡,這些黑鷹似乎也跟此處的毒蟲一般,長時間的環境已經讓它們發生了某種基因的改變,懼怕陽光,而且,已經捨棄了眼睛,靠的應該是更加敏銳的聽覺,或者是我們還不能理解的感知!

眼下還不能出去,在這唯一能夠容身的洞穴內也沒有什麼事情可做,跟王典再度閒聊了一會,我便跟周文武自高奮勇出去尋些乾枯的藤蔓,在山洞的每個夜晚都需要這些藤蔓支撐,而且,月餘之久,四周較近的藤蔓已經被王典取了乾淨,故而我們才不想讓其涉險!

山壁陡峭,好在有突出的棧道,雖然年代久遠,仍舊堅固,我跟周文武小心翼翼的將繩索相互固定,沿著棧道往遠處尋去,乾枯的藤蔓重量倒也不大,就在我們準備返回的時候,一聲撞擊不由讓我臉色一變!

我急忙抬頭,就見頭頂幾十米外碎石滾落,一隻鬼面蟾蜍正在不斷的發動功擊,一雙龐大的羽翼不斷的扇動,發出一陣陣響動!

“快走!這鬼面蟾蜍竟然還知道報仇!”

按照王典這些日子所見,黑瞳鷹跟鬼面蟾蜍久居此地,似乎已經成了宿敵,而昨夜這些黑瞳鷹只是一味撲殺的局面似乎也證實了這點,只是沒想到,到了白天,這些鬼面蟾蜍竟然還知道反攻!

長久以來的蠱毒使然,哪怕是這些鬼面蟾蜍也頗為懼怕陽光,但比起那些已經失明的黑瞳鷹顯然還要強上一些,但從其發動功擊的速度來看,也比我們在甬道中遇見時慢了許多!也正因如此,那巢內裡的黑瞳鷹才能支撐片刻,但也僅是片刻!還未等我完全撤離,一道陰影直接就從頭頂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