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寒門巨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六章 雖明言和議,實欲緩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六章 雖明言和議,實欲緩兵

馬晁本懷怨氣,此刻卻笑道:“良將難求。陶都參以為任將軍尋常人?”

張忠趙對馬晁有些印象,但並未在乎。他隨口道:“固非常人,亦非卓才。某麾下曾有二將,一曰勒吉,二曰臺密合,皆可勝之。”

“還不是泉下亡魂。”馬晁經手許多軍務,自是知曉二人去年已被陳安平追斬,功勞算在鄭祖興頭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忠趙點頭,向陳安平說道:“這也是俺要招用蘇哈特的緣故。論及用兵,他亦可勝任將軍。”

“不知所謂。”馬晁一揮衣袖便不再搭理張忠趙。

陳安平卻不料張忠趙前事再提,便尋由頭推脫:“陶都參所言,某已致信朝廷,不必急於一時。今日召都參來,正為送代人使者入京。”

張忠趙點點頭,以為陳安平是讓他入京分說。

“某看文使者還有些隱情,你多多仔細。那少年是紀將軍長子,莫怠慢就是。”

“遵令。”張忠趙隨即領命。

他一出帳,便見一個中年文士與護軍高毅迎面而來。

來者正是左昌榮。

他見張忠趙似曾相識,剛想寒暄,卻擦身而過,張忠趙片刻不留,匆匆而去。

左昌榮卻無暇計較,只請高毅通稟。

謝九送馬晁出來,為二人稍作紹介,便請左昌榮入內。

“仲英,蘇公是有何急務,竟捨得差你來?”

左昌榮聽出責怪,但也沒有分辯,直言道:“党項欲和議,蘇公請教方略。”

“蘇公已知此事?”

“相公已知此事?”

二人一愣,隨即相顧而笑。

待蘇執禮、張堯文換過兩份文書,陳安平與左昌榮已有所掌握。

陳安平所收文書,乃党項派往大同的使者陳安平所寫,雖明言和議,實欲緩兵。

而蘇博山所收文書,是党項行在所出,除卻偽帝璽印,還有党項宰相、元帥的附署,其內容明言合議,實欲割地,只是以神射、鐵林兩軍為質,說的文雅。

相較而言,自然真假立辯。

“和議

與否,當決於朝廷。”陳安平率先表態,“這兩份文書,一併送去汴梁。”

諸人自無異議。

謝九立刻去尋高毅,令其追上張忠趙一行,請其稍待。

及至謝九回到帳中,陳安平已與三人議定,借和議之事,先行調配兵馬,隨時準備為龍溝堡解圍。

陳安平見謝九回返,就口述奏疏,由謝九書寫,蘇執禮謄清,以陝城帥司的名義向朝廷正式稟奏。

為免行路太快,陳安平讓張忠趙一行走秦、鳳、涇、原,也就是古渭道,直入關中。到了河中府,再乘船去汴梁。張忠趙得令後卻會錯意,這是後話。

謝九前去傳令,左昌榮卻無意告辭。

“相公,蘇公欲為鐵林軍解圍。”

“哦?”

陳安平也很想為龍溝堡解圍,但此前幾番試探,並不能如意。

如今宋軍自保有餘,進取不足。零波山諸堡寨既是屏障,也是負擔。

此前收留的諸軍敗兵,多數安置在這裡,他們膽氣已喪,守城或者還行,與党項人爭鋒實在做不到。

他們雜湊幾處,會州這裡轉運的軍糧,倒有不少要耗在他們身上,山路轉運艱難,還要防備党項人襲擊,幾十天下來,損耗頗高。

兩人走到沙盤前,左昌榮便為其講述蘇博山畫略。整體而言,先解龍溝堡之圍,再解平西堡之圍。

而為龍溝堡解圍之關鍵,就是要調集兩萬馬軍,阻斷党項援兵,至少也要擋住三天,越久越好。

而步軍則要調集四萬以上,與鐵林軍內應外和,將堡外党項兵馬由西自東擊潰,利用零波山諸堡的守軍,阻滯他們重新集合,遣一到兩軍追殺。

而其餘步軍則去支援馬軍,彼此掩護。

若能救出鐵林軍,則順勢前出平西堡,能驚走西夏人最好。即便不能,有水路運輸可以依靠,平西堡的通路也不至於斷絕。党項人得不償失,不撤兵的可能很小。

“調兵不易。”蘇執禮勸道。

陳安平點點頭。

“諸軍調遣的確需花心思。”左昌榮說道,“但

關鍵還是糧草。七萬大軍出動,肯定要動用近十萬百姓。考慮到損耗,二十萬石糧食必不可少。”

陳安平搖頭道:“兩萬石亦是難事。如今吳澤民不肯越雷池半步,某若多要糧草,他定會推諉。”

左昌榮也知吳元忠性情,要是不告訴他方略,那多要糧草便辦不到,可若告訴他方略,又恐軍機洩露,反壞大事。

“不能直接從河中府運嗎?”左昌榮建議到,“發運使劉公,不是已從孟州到了河中?”

“孟州重建,須得顧募百姓。”

陳安平點到即止,他並不認為三門白波發運使劉槐有此等膽色,敢扣下運往京師的糧秣,直接轉運至軍前。

“孟州的確重要。”左昌榮不甘心的嘆道。

若等太倉、龍門倉糧食運到軍前,只怕時機已逝。更可懼者,神射、鐵林兩軍能不能撐到這些糧食運到,尚未可知。

河陽縣,孟良渡。

這原是一處普通官渡口。相傳是仁宗朝抵禦西夏時,大將孟良轉運軍兵所設,後來成為河陽南北交通之用,渡外二里處有一處狄公廟,裡面西殿陪祀的據說便是孟良。

說書人倒對此有些印象,尋常百姓早就不曉得緣故。

因為孟州地震,其餘各處水陸碼頭都被損毀,便只孟良渡無事,左近鄉民多信狄公神驗,一傳十,十傳百。

如今到孟州的人,無不聽說這些奇談,有閒情逸致的也會來孟良渡外的狄公廟進香。

而朝廷為了重建孟州,尤其是河陽縣,所需物資也多從這裡轉運,說是百貨輻輳是誇張了。

但說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那真是貼切。大災之後的孟州,竟從這孟良渡顯出幾分生氣。

肩扛手挑,黑黝黝的漢子咬牙喊著號子,竭力往車馬行走。

每一步都似鐵錘砸地,又重又響。因為不便轉彎,還大聲喊著“當心”,“讓讓”。這讓號子的韻律被打斷,顯得忙亂。

砰。

肩上的貨物已落到馬車上。緊接著提一口氣,雙手將扁擔摘了,穩穩的放在車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