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能翻閱華夏圖書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為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為海

朱由檢目光微縮,繼續發問。

而郭允厚隨即回應道:“如今這各地負責漕運糧食之事的大小官員,幾乎都由各地衙門自行管轄...”

朱由檢明白,漕運只不過是戶部如今農稅之弊端的冰山一角罷了。

真正出問題的大頭,絕對不是在漕運上這麼簡單。

要知道,糧食的問題是很關鍵的問題,而農業稅的徵收,也是很容易搞出些偏門名堂的。

簡簡單單的糧食,因產地、成色、飽滿度、水分、體積、重量等多因素,而會有上上下下,起起伏伏的價格區間,這其中朝廷扮演的角色原本是要為所有的不同區間制定一個合理的糧食收購價格。

畢竟這個所謂的收購價格,其實就是農民用來折抵農稅的重要依據。

“那如果說,朕想要徹查漕運之事呢?郭愛卿可有什麼好對策...?”朱由檢又一次開口說道。

對於漕運。

朱由檢沒有什麼別的想法,將來遲早都是要廢除的。

畢竟在海運面前,這種漕運的方式也顯得很是落後。

更別說。

大明如今已經開始逐步對於蒸汽機車的構想進行了實驗,相信不久之後,朱由檢覺得。

鐵路就能夠徹底的讓運輸的效率無限的翻倍。

至於漕運..

註定只是眼下一段時間的產物而已。

“回稟皇上,臣以為,這漕運之事,恐怕還得由東廠的廉政督查處進駐戶部..進駐漕運府及各地相關衙門,核查有關官員才行。”郭允厚此番說話,倒算得上中規中矩。

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郭允厚在第一時間就聯想到了正在自己家中的那幾位家鄉“故友”。

“既然如此,王承恩!”

朱由檢偏頭看向一旁,招呼王承恩說道:“召魏忠賢來。”

不一會。

魏忠賢便風塵僕僕的趕了過來。

剛一見面。

朱由檢第一句話便脫口而出:“朕要你的廉政督查處即日起選派人手,進駐戶部和漕運府,可有困難?”

問題被提出來,自然在朱由檢心裡已經成了定局。

更何況,魏忠賢進來第一眼不僅僅看到了朱由檢,還看到了躬身在一旁的郭允厚。

心中頓時猜測到了幾分,開口回應道:“回皇爺的話,此事..當然沒有任何問題,老奴明日便開始著手準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朱由檢滿意的點了點頭。

看向郭允厚說道:“漕運改海運之事,朕覺得大有可為,海運比起漕運有著明顯的便利,切不能因噎廢食,在魏忠賢進駐戶部這段時間你也別閒著了..想辦法解決此事吧。”

“臣遵旨..”郭允厚連聲應道。

漕運改海運,表面上看只是運輸方式的不同。

可實際上呢?

牽扯的問題極其之多,首當其中的問題不僅僅是要觸碰到一些可能存在的利益輸送。

最關鍵的還有,改了運輸方式之後。

這運糧的差事又當由誰來管轄呢?

原本的那些負責漕運之事的官員,又應當安置到哪裡去呢?

只不過。

這些問題。

郭允厚只能默默的放在心裡,只有回到戶部之後,召集官員再去想辦法。

在朱由檢這裡自然是不能夠說出來的。

但心中所想的事情,還是表露在了面色之上。

朱由檢似乎覺察到了郭允厚言語之間的那點遲疑。

開口說道:“這件事情關乎重大,此番改革牽扯的事情也不會小..這樣吧,東廠恐怕沒有辦法,朕讓錦衣衛來配合你..”

郭允厚一聽。

這哪是配合他幹事?

擺明了不就是給自己眼前擺個眼線?

但事到如今。

他也不敢有其他想法,只得連聲應了下來。

事情說完,郭允厚便被朱由檢招呼了出去,而將魏忠賢再一次留了下來。

“漕運府的事情,朕清楚,勢必會牽扯出不少的問題..朕問你一句,你現在還敢不敢幹?”朱由檢開口問道。

言語之中,還表露出了一點對於魏忠賢的期待。

要知道。

現在這件事情沒有比魏忠賢更適合的人手。

只聽魏忠賢開口回應:“回稟皇爺,這件事,老奴定當竭盡全力,把這其中的來龍去脈全部理清楚。”

點了點頭的朱由檢沒有再說什麼,只是微微嘆了口氣:“原本朕說將後金之事平定之後,便放你回鄉,但如今很多事情朕還用得上你..再幫朕一段時間吧,帶幾個接班的出來..”

魏忠賢有些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前面的那些都被他自動過濾掉了,最後的半句話才是重中之重。

讓自己培養接班人?

培養什麼接班人,接班東廠還是司禮監?

幾個接班人,那就證明在朱由檢的心中,將來司禮監,東廠,錦衣衛等等,都是要分為幾個人來管轄的。

魏忠賢只感到內心十分感動,讓自己選定。

無疑是對自己最大的信任,要知道這件事一般來說是輪不到他來說些什麼的,自古以來都是皇上說誰可以,誰就可以,哪有由前一個人指定後一個人的道理。

“老奴!老奴定當肝腦塗地..以報皇恩!”

..又跟著說了幾句不痛不癢,毫無營養的話後。

魏忠賢也轉身出了東暖閣。

而朱由檢,卻站在那遼闊的大明地圖前,久久不能平靜。

遼東..

安南..

山東水師..

廣東鄉紳叛亂..

福建鄭芝龍..

每一個地名都對應著一場可能存在的危機,山東的事情其實也不僅僅是水師這麼簡單。

要知道,朱由檢可比任何人都清楚。

山東如今還埋藏著一個關乎於他的統治和江山是否能夠坐的穩當的另外一個痛點。

那就是孔家。

大明讀書人,多以孔孟之道的學生自居。

而所學,也幾乎大部分為儒家經典。

如今大明正在不斷的縮減舊制科舉在人才選用之中佔據的比重,這樣的行為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危及到了儒家學說在讀書人眼中的地位。

朱由檢此舉,無疑是在挑釁天下讀書人。

想要改變他們心中古板、陳舊的觀念並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